每日经济新闻
首页-房产

每经网首页 > 首页-房产 > 正文

浙江又一国企“退房” 万科17.8亿接盘杭钢5城8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 2018-03-04 10:40:22

近日,浙江省属国企杭州钢铁集团以约17.8亿元的底价,成功转让下属位于5个城市的8个房地产项目股权包,接盘方为万科。对于浙江省属国企的“退房”行为,分析人士认为,在地价、房价相对较高的背景下,此时有序退出地产业务,也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

每经编辑 程成    

___2.thumb_head

每经记者 程成 每经记者 曾健辉

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深入,楼市整体虽呈平稳局面,但在土地端,房企在土拍市场拿地越来越难、代价越来越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房企土地购置面积2.5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5.8%;土地成交价款却同比增长49.4%至1.36万亿元;土地购置均价同比增长29%至5349元/平方米。

基于此,在二级市场上,房企土地、项目收并购动作越来越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浙江产权交易所网站于3月2日发布的一则成交公告显示,浙江省属国企杭州钢铁集团(以下简称杭钢集团)以约17.8亿元的底价,成功转让下属房地产项目股权包。万科(000002,SZ)官网信息显示,其为该股权包的接盘方。

据悉,上述股权涉及了杭钢集团在浙江省内杭州、台州、嘉兴、诸暨,以及安徽省马鞍山市的8家地产公司。

万科以17.8亿底价拿下股权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杭钢集团于去年11月23日在浙江产权交易所挂出国有股权产权预挂牌公告,欲转让下属房产项目股权包。

上述公告显示,股权包共涵盖8家房地产公司的部分股权,分别是杭州紫元康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65%股权、杭州紫元康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65%股权、富阳东润置业有限公司40%股权、台州紫元银通置业有限公司35%股权、诸暨紫元康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65%股权、嘉兴市东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5%股权、嘉兴紫元置业有限公司65%股权、马鞍山紫元置业有限公司65%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股权包对受让方资格要求较为苛刻,要求受让方(或受让方母公司)位于克而瑞公布的2016年年度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前30名;受让方(或受让方母公司)经拥有中国证券市场或银行间债券市场资质的评级机构认定2016年度主体长期信用评级为AAA级。

最终,万科以17.8亿元底价成功竞得上述股权包。对于此次收购杭钢集团股权包,万科方面表示,这是其首次参与浙江省属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2017年万科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就曾表示,混改能够做到双方共赢,万科当时已经收到很多参与混改的邀请,以后如果万科宣布参与某些企业的混改,大家也不必吃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上述股权包中位于杭州的3家公司主要涉及杭钢紫元旭润和府、杭钢尚堂府和紫玉福邸3个房地产项目。杭州透明房产网信息显示,紫元旭润和府自2016年底开盘以来,859套房源去化近6成,而杭钢尚堂府和紫玉福邸处于尾盘状态。

浙江省属国企有序“退房”

此次成功转让下属房产项目股权包,意味着杭钢集团有意淡化房地产开发业务。公开信息显示,杭钢集团为浙江省属大型国有企业,现已发展形成以节能环保、钢铁制造和金属贸易产业、智能健康、教育与技术服务为主的“2+2”产业格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浙江省属国企通过转让股权的方式来剥离房地产业务,这已不是首次。

2016年4月,嘉凯城(000918,SZ)曾发布公告称,其3家国有大股东——浙江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浙商集团)、杭钢集团和国大集团拟联合转让上市公司52.78%的股份,作价约36.09亿元。转让完成后,国大集团持股比例减半至9.42%,浙商集团和杭钢集团则完全退出。

同年9月,物产中大(600704,SH)在浙江产权交易所挂出股权转让公告,其旗下子公司中大地产、物产实业和物产民爆拟以16.5亿元的价格打包挂牌15家涉及房地产业务公司股权。而物产中大的实际控制人为浙江省国资委。

2017年5月,浙江省农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浙江产权交易所公告称以9.07亿元转让浙江润和房产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最终,招商蛇口以底价竞得上述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浙江省属国企纷纷“退房”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始自2014年的浙江省国企改革。当年9月,浙江省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次年,浙江省国资委《关于加快推进省属国有资产证券化工作的实施意见》经浙江省政府同意后转发,该意见提出支持省属企业明晰主业,推进资产重整组合。此外,根据“浙江在线”的报道,浙江省国资委在2016年曾出台意见,指出房地产业务将不再作为省属国有企业主业,并要求省属国有企业3~5年平稳有序剥离房地产业务。

“早期,部分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国企会涉及房地产业务,但很多在房地产领域做的规模不大、品牌不响,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的背景下,这类国企想再继续扩张房地产业务的难度越来越大。”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前一些重点城市的地价、房价相对较高,对这类国企来说,此时有序退出地产业务,也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

不过,严跃进同时认为,相对于通过转让地产相关股权获得收益,国企更应该注意到当前全国性的国企改革这一大的背景。“通过剥离地产这一非主营业务,可以更好地将人力、物力集中到主营业务上,对夯实主业、增加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浙江又一国企“退房” 万科17.8亿接盘杭钢5城8项目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