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个股聚焦

每经网首页 > 个股聚焦 > 正文

圣诞节“拜财神”?平安“金融双十一”4天销售587亿

2014-12-28 23:17:00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涂颖浩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涂颖浩 发自上海

中国平安蕴酿多日的“金融双十一”活动——“财神节”上周正式亮相,涵盖平安旗下17个业务单位的18款爆款理财产品,拉开了一场为期19天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营销大战。

在业界人士看来,在今年“双十一”及“双十二”期间曾取得不俗销售业绩的平安,此次自己 “造节”,一方面是缘于面对快速崛起的互联网金融的危机感,同时也是对平安自身互联网金融战略的一次大检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得的“财神节”最新销售数据显示,自12月22日活动开始以来,截至12月25日,前4天累计销售额达到587.48亿元。

平安“造节”

此次“财神节”活动由平安集团牵头,旗下产险、寿险、银行、证券、陆金所等17个业务单位共同参与。

对于平安“财神节”的来源,业内流传着两个小段子。

一个是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在2012年年报致辞中的一段话:“尽管在过去一年里我们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但两个和我同姓的年轻朋友的成绩让我不敢有丝毫沾沾自喜,他们创造的两个数据深深地震撼了我,一个是阿里巴巴集团‘双十一’191亿元的单日销售额,另一个是腾讯微信用户数突破3亿。”

另一个段子是在去年众安在线的启动仪式上,“三马”(马明哲、马云、马化腾)首次同台,当谈及网上卖保险会否取代传统模式时,马云说,互联网什么都可以卖,财产险、寿险虽然复杂,但可以用技术来简化。

知情人士介绍,平安“财神节”想打造一场惠及全体网民的金融消费狂欢节,成为消费者的“金融双十一”。

一位平安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提前半年就开始为这次“财神节”做产品准备,发起本活动的初衷是努力尝试新技术、新渠道、新产品,提升公司“线上+线下”的服务能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自12月22日活动开始以来,截至12月25日,“财神节”前4天累计销售额达到587.48亿元,其中平安银行一款“财神节”专属理财产品销售额已破百亿。

PK“双十一”

平安高管在为“财神节”造势时称,淘宝“双十一”是“败家”,平安“财神节”是“拜财神”。由此看来,“财神节”对标“双十一”的意图明显。

据平安内部人士透露,“财神节”的内部销售目标,是超过阿里2014年“双十一”571亿元的总交易额。

不过,上述平安内部人士指出:“严格来讲,财神节与 ‘双十一’不是竞争关系,因为产品形态、购买人群完全不同。唯一相同的是,在一个狂欢节里,买卖双方快速达成交易,互利共赢。目前客户反响强烈,不排除今后将此活动固定下来。”

业内人士表示,平安“财神节”吸引的是中等收入,有保险、理财需求的人群,毕竟金融产品的门槛相对要高些。截至目前,平安包揽了保险、银行、证券、信托、基金在内的金融全牌照,从产品丰富度上看,这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的。

从活动的噱头而言,阿里“双十一”以网络流行词“光棍节”为噱头,早期并未引起广泛的关注,直至2012年以后才蜕变为网购狂欢节。“财神节”的推出节点与平安夜(12月24日)相呼应,借“平安”二字的彩头;在持续时间上,本次“财神节”定于12月22日~1月9日,持续时间更长。

上述平安内部人士称,在产品销量之外,平安内部评判活动成功与否还有其他标准,如新客获取、平台流量、客户口碑、媒体评价等。

一直走互联网金融前列的平安,2014年中报披露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的规模与用户数显著增长,其中,陆金所金融资产交易规模同比上涨近10倍,P2P交易规模上涨超过6倍,陆金所二级市场交易规模上涨近25倍。此外,万里通、壹钱包2.0、平安好车、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金融业务在规模和用户数量方面也均有明显增长。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