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商业精选

每经网首页 > 商业精选 > 正文

台泥董事长辜成允:行业拐点在“十二五”

2011-09-28 01:08:51

Default-thumb_head 每经记者  吴文坤  发自杭州

    台湾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泥),可以说是中国水泥行业2011年并购重组最频繁的企业之一。

    台泥由辜振甫一手创办,这个曾经显现老迈之态的企业,在辜振甫之子辜成允2003年接手后重获新生,几年的时间就迈入了中国水泥企业前10强的行列。

    在上周六(9月24日)举行的第四届水泥浙商大会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台泥董事长辜成允。他表示,水泥行业将在“十二五”期间出现拐点,台泥的发展目标是保持中国水泥企业前10强的地位,为实现这一目标,台泥不会放弃任何发展机会。

前10强产能只占行业两成

    水泥行业产能过剩,是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在不久前指出,“十二五”期间,我们将面临全国性产能过剩的挑战。2010年末,我国已经拥有新型干法生产线1273条。预计今明两年还有253条生产线建成投产,新增熟料产能31842万吨,届时水泥总产能将达25.81亿吨。

    值得关注的是,在上述水泥产能中,行业前10强的产能占行业的比重仅为2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大企业占总产能90%左右的比例。根据有关部门对产业集中度的要求,到2015年,前10强企业的水泥产量占行业总产量的比重将在35%以上,熟料产能比重将在50%以上。

    “整个水泥行业的结构在‘十二五’期间将迎来一个拐点。”辜成允表示,新的产业集中度要求,将引发市场质变,对整个市场生态和未来的操作方式、企业的竞争与协同会有很大的影响。

    除在水泥业务上继续扩张外,台泥当前也在与水泥相关的环保业务上采取措施,并期待在大陆抓住与水泥产业相关的环保方面的机会。

    辜成允介绍,台泥在生活垃圾的处理上有很多经验,旗下公司处理了台湾五分之一的生活垃圾。“这也是大陆水泥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辜成允表示,台泥针对水泥厂处理生活垃圾的技术及可行性已经有了大量论证,也对投资成本和效益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华南、西南将成未来发展重点

    “2008年,台泥在大陆的产能突破2000万吨,居华南地区之首;2011年,台泥在大陆的产能将突破5000万吨,提前完成2012年宏愿。”谈及台泥发展目标的提前实现,辜成允言语中透露着一丝喜悦。

    反观台泥的扩张历史,与其大规模的并购有着直接的关系。

    2009~2010年,依托其香港上市公司台泥国际(01136,HK),台泥斥资38亿港元顺利完成对昌兴矿业集团位于大陆的水泥业务并购后,2011年又进行了一系列并购。2011年7月,台泥国际以4.07亿美元收购瑞安建业旗下贵州凯里市水泥厂的全部股权;8月,台泥国际以1.3亿美元成功购得贵州赛德水泥97.94%股权;8月26日,台泥国际宣布拟以不高于16亿元的价格收购重庆科华80%权益、万州科华股权及石柱科华股权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进行并购的同时,台泥的战略目标也不断调整。资料显示,2008年台泥的目标是在2012年争取成为全国水泥行业前3强,该目标在2009年变更为2012年在全国实现产能5000万吨,不再提及前3强的排名目标。

    另外,辜成允透露,未来区域发展的重点将会是华南、西南地区。“华南是根据地,西南是华南市场的延伸。”辜成允表示,在上述两个区域的并购发展,将使得台泥能够把点连成线、线连成面,实现联动。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