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自动驾驶商业化拐点已至?商用车物流尝试跑通“最后一公里” 专家:预计2025年有近百万辆需求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1-10 17:40:57

每经记者 范文清    每经编辑 孙磊

在商用车领域,自动驾驶正在从测试示范应用向无人驾驶商业化应用阶段加速拓展。

1月9日,千挂科技正式发布面向中国干线物流运输市场的智能驾驶运输工具AutraOne。千挂科技联合创始人丁飞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该运输工具由千挂科技与东风柳汽联合研发,基于乘龙H7型重卡牵引车,定制配套130方低风阻厢式挂车,搭载了千挂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系统AutraPilot,可在长途运输中实现“双驾变单驾”,降低运营成本。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目前,我国快递快运行业一级干线运输平均线路长度为1200公里,单程驾驶时长超过17小时。面对超长途距离运输作业,大多数快递快运企业采用车内双司机的轮替驾驶模式,通过每年多付出一个额外驾驶员成本,来确保运输安全性及人员持续性。

在丁飞看来,将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长途干线物流,通过“人-机轮替驾驶”模式,即货站到收费站之间的城区道路由人类驾驶员完成,收费站到收费站之间的高速路段由智能驾驶系统完成,可以在长途运输中取消第二驾驶员,并降低第一驾驶员的工作强度,使运营成本大幅降低。

“我们曾经有过测算,在长途运输中‘双驾变单驾’后,五年累计可节约人力成本超过75万元。”丁飞并没有向记者透露,搭载千挂科技的AutraPilot智能驾驶系统后,商用车的单车成本将增加多少,但他很确定地表示,一年之后用户可以回本。

事实上,自2023年以来,自动驾驶技术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开始变得活跃起来,以干线物流、矿山、港口等为代表的部分商业化进度较快的场景,已经实现了向客户批量交付带有自动驾驶功能的产品。整个商用车自动驾驶市场已经从早期的产品测试运营阶段,开始向商业化落地阶段迈进。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商用车的应用场景有强烈的智能化刚需。”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看来,目前我国物流行业有三大突出问题:一是货车驾驶员“大龄化”现象严重,已形成1000万人的就业缺口;二是物流企业的人力和燃油成本约占到总成本的一半;三是货车保有量占比虽然不高,但致命的交通事故占比却达1/4。

“对乘用车而言,自动驾驶是好玩;对商用车而言,自动驾驶则是降成本。智能驾驶可以降低商用车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单车驾驶员可以由两个减成一个,事故率也会大幅下降。”张永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正是基于自动驾驶与商用车应用场景的高相关性,张永伟预计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政策的推动下,2025年商用车仅L2级辅助驾驶系统市场每年将有近百万辆的需求空间。

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在吸引着资本的关注。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我国商用车自动驾驶产业累计融资总金额为90.9亿元,累计投融资事件数为22起,包括驭势科技、零一汽车在内的商用车造车新势力融资表现较为突出。丁飞向记者透露,目前千挂科技也在按计划推动融资工作。

虽然发展前景广阔,但自动驾驶在商用车领域的商业化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待解决。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汽运中心主任周炜认为,技术上的长尾问题仍是自动驾驶商业化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自动驾驶的一个关键点是要保证安全性,所以就算技术上可以解决99%的道路场景,剩下的1%才是难点所在。这就是长尾问题。”周炜说。

对此,千挂科技也在尝试通过其智能驾驶运输工具AutraOne跑通自动驾驶技术在物流领域商业化的“最后一公里”。据丁飞介绍,目前AutraPilot 已正式投入于干线物流运输的实际作业之中,为千挂科技战略合作伙伴,包括顺丰快递、聚盟共建、福佑科技等物流头部企业,提供了超过300次的长途干线物流运力服务,总里程超过28万公里,包括单程1100km的两头四挂背靠背双向对发的固定路线订单,以及单程超过2100km的临时订单等,均以单司机模式按时、安全完成。

“我们想借此产品跑通自动驾驶在物流领域的商业模式。”丁飞向记者透露,其智能驾驶运输工具AutraOne将于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批量交付。此外,千挂科技基于端到端人工智能模型的新一代智能驾驶系统软件,已进入到公开道路的实际测试阶段,未来将进一步加速AutraPilot系统能力的持续提升。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自动驾驶 商用车 物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