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小苹果“拼”出千亿产业 六大苹果产区重构上行新通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21-10-31 21:58:23

“一天一苹果,疾病远离我”。作为一种常见的大众水果,苹果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超过2000年,形成了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黄河故道及秦岭北麓、西南冷凉高地四大主要产区。

不同产区的苹果各有特点。论品牌,烟台苹果家喻户晓;论颜值,洛川苹果赏心悦目;论汁水,山西运城人说,咬一口万荣苹果,得咽两口才能说出话;而论甘甜,新疆阿克苏苹果的冰糖心令人回味无穷……

中国人在“吃”上向来讲究,吃出健康、吃出新意,也成为中国人“舌尖”上的诉求。怎么更好迎合消费者分级分层的消费需求,为他们第一时间带来最想咬一口的好苹果,又将远离城市优质产区的苹果最大范围推广到市场中?拼多多再次行动起来。

为助力苹果丰产丰收,10月27日起,拼多多连续推出“苹果丰收季直播”及万人团等活动,联合山西、陕西、山东、甘肃、四川、新疆六大苹果产地,开启苹果“双11”。其间,拼多多将在供应端坚持“源头分级、产地直发”的模式,销售端借助百亿补贴、限时秒杀、万人团等扶持资源,帮助产地农户卖得多、卖得远、卖得好。

在时刻充满着变化与机遇的商业世界里,农业的颠覆与重构正在成为一个产业新风口,未来,乡村将被开辟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新战场。作为全国领先的农产品上行平台和电商助农的先行探索者,拼多多正带领着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投身农业和乡村振兴的浪潮中。

四川凉山的盐源苹果,连年跻身拼多多“苹果畅销榜”前列。在大山深处种了近30年苹果的廖顺安说,他家果园今年的产量全部供果给电商平台拼多多 李里 摄

“丑苹果”拼成网红苹果

长在高山,远离城市,在无重工业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中孕育,成就了盐源苹果色泽厚重、香味浓郁、肉质细脆、汁多爽口的特点,尤其是越往中心,糖分越多,形成了少有的冰糖心特色。

除了多汁鲜美之外,盐源苹果最大的特点是“丑”,由于自然生长不套袋,可以更充分地吸收阳光,但枝叶的遮挡导致阳光照射不均匀,历经风沙导致苹果表皮粗糙、果形不规则,比不得市面上其他苹果的光鲜亮丽,长相朴素的盐源苹果也因而被亲切地称为“丑苹果”。2010年,盐源苹果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盐源县隶属凉山彝族自治州,建县历史悠久,有建制的历史长达2000多年。古代的盐源县曾以“盐铁之利”而繁荣,以“南丝绸之路”而兴盛。得天独厚的自然光热条件,让盐源出产的苹果大放异彩,成为连接盐源与外界的重要经济纽带。

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2020年,盐源县苹果总面积为42万亩,产量55万吨,产值30亿元。盐源县的电商产业自2015年起步,短短几年苹果线上销售占比一跃升至50%左右。

过去,盐源苹果主要靠线下收购商上门收购再层层分销,而电商的普及,则直接对接了产地和消费者的需求。在农产品“零佣金”的基础上,拼多多首创“农地云拼”模式,实现“拼购+产地直发”,拼购将消费端分散、临时的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归集效应,为产地提供长期稳定的订单,帮助小农户融入大市场。

“打通线上销路之初,苹果电商普遍存在无分类、卖通货等情况,导致价格上不去,农民利益无法实现最大化。”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各地农产品电商培训中,盐源的新农人在平台的建议下一手抓源头分级、一手抓销售分类,更好地实现优果优价。

2020年以来,即便是经过了自然天灾、疫情阻断的考验,盐源苹果仍然源源不断地走出大山,充分验证了市场对于盐源苹果的认可。在连续的困难考验面前,电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20年,盐源苹果在拼多多“苹果畅销榜”排名第一,打败了其他产区的苹果;在今年遭遇异常天气影响的情况下,盐源苹果仍在榜单高居第五,且仍有潜力冲击榜首。

离太阳最近,离城市最远。盐源苹果从养在大山的“丑苹果”,正在逐渐成为全国消费者熟知的“网红苹果”。

“农地云拼”让农产品坐上电商快车

“丑苹果”逆袭的故事正在中国的一个又一个农产品产区上演。

为匹配平台逾8亿用户分级分层的消费需求,寻找他们最想咬一口的好苹果,拼多多选果团队自8月起就深入山西运城,陕西洛川、礼泉,山东荣成,甘肃天水、庆阳,四川盐源,新疆阿克苏等优势产区,调研种植情况,培训、发展更多强供应链的产地商家入驻。

电商的影响力不止体现在渠道上,在这两年来,整个苹果产业的业态都有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像有了拼多多这样的大电商平台之后,商家会更加有组织地去园子里选果订果,按照需求采摘、包装和运输。这也从侧面反映,电商逐步进入生产链的前端,成为打造生产、物流、消费一体的新型产业链条的重要力量。

过去6年,拼多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分布式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农地云拼”模式,将分散的农业产能和分散的农产品需求在“云端”拼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的全国市场。在拼多多的这种模式下,产业上下游实现了供需的精准匹配,通过产地直发的模式,平台将农产品从田间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而农民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改良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上,并从中获利。

通过“农产品上行”计划,拼多多一直在加强农特产品的产地直采,节约中间成本,让利消费者和农户。不过在助农的道路上,“农产品上行”之外,拼多多对于农业的探索还在继续。

在今年二季度财报披露后,拼多多宣布将专门设立100亿元农业科技专项基金,即“百亿农研”专项。专项旨在面向农业及乡村的重大需求,不以商业价值和盈利为目的,致力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科技普惠。

从探索“农地云拼”模式到设立“百亿农研专项”,拼多多正在尝试用电商方式改造传统农业产业链,推进“人才本地化、产业本地化、利益本地化”策略,以及“培育致富带头人+探索科技扶贫应用+创新产业扶贫产品”的完整体系。

电商助农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我们最大的农业梦想,是希望消费者能吃得更好、更健康,同时能帮助农民变得更为富裕,有奔头。”拼多多董事长兼CEO陈磊曾公开表示:“拼多多希望做正确的事情,为世界带来有意义的变化。”拼多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受益者,拼多多也一直有着自己的农业梦想。

以苹果为例,苹果已连续多年蝉联拼多多销售规模最大的水果品类。今年1~9月,该平台的苹果销售额同比增长翻番。“8亿多消费者的需求非常多样,百亿补贴、万人团、秒杀等不同的入口,归集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在云端精准对接供消两端。”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0年,拼多多实现农产品上行2700亿元,规模同比翻倍,在电商行业中占比最高。业内认为,中国农业巨大的市场规模和落后的小农模式,为拼多多发挥优势、改造传统农业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从长远来看,这也是拼多多的大好机会。

同时,随着各地不断推进双创活动,返乡的农民工、退伍军人、大学生等成为“新农人”的主体,当更多新农人返乡创业,在拼多多等平台持续推进“农研”项目的背景下,整个农业链路也将不断向前进步,带动了当地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的轨道。

中国农业大学智慧电商研究院院长、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沛认为,电商助农近年发展迅速,发展态势良好。“去年和今年,由于疫情影响,部分农产品出现滞销,大家都积极应对,依靠拼多多等综合电商平台以及一些农产品专业电商平台,可以缩短农产品供应链条,加之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农副产品能够尽快从产地到销地。

在郭沛看来,目前我国进入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期,未来5年内,电商助农仍将是我国许多地区的重要扶持领域,将继续得以快速发展并对促进乡村振兴发挥重要作用。” 文/江雨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