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太和文明论坛| 李俊峰:需让美国按照《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履行减排义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8-26 18:22:09

气候变化这么多年来比较纠结,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讨论气候变化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完成了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第一次评估报告之后,气候变化从科学上来说,已经达到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可。气候已经发生变化,出现了冰川溶化问题、气候反常等问题,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共同的责任。但是,在这之后,可能出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每经编辑 李彪    

每经记者 李彪

2017年8月25日至27日,在太和智库发起主办,每日经济新闻战略合作的首届“太和文明论坛”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分会场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李俊峰表示,美国之所以退出《巴黎协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气候变化进程太缓慢,效率太低,一切问题到了气候变化情况下就进展缓慢,这是最大的问题。

对于如何应对的问题,李俊峰认为,最好的选择就是利用美国没有宣布退出《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让美国参照公约来履约。

李俊峰介绍,气候变化这么多年来比较纠结,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讨论气候变化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完成了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第一次评估报告之后,气候变化从科学上来说,已经达到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可。气候已经发生变化,出现了冰川溶化问题、气候反常等问题,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共同的责任。但是,在这之后,可能出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李俊峰称,达成公约是很快的,大家没有太多的分歧,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一直到90年代,中国和发展中国家一块儿在促成《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时候,达成的CBDR(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一个历史性的贡献,到现在还在坚持这些东西。公约所确认的共同区别责任是多年谈判的基础,所有的分歧、争议、妥协、共识都是围绕着CBDR在展开。

据了解,1997年达成的《京都议定书》应该是完美体现公约精神的法律文件,《京都议定书》的贡献在于启动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进入法制化。2007年达成的《巴厘路线图》,最终形成了一个双轨制。2009年,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确定了后来2度、1.5度温控目标。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太和文明论坛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