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机构

每经网首页 > 机构 > 正文

美两党续唱对台戏 违约阴云笼罩市场

2011-07-27 01:13:33

每经记者  孙立云  发自上海   

    两党主要领导人周一分别公布了他们的备选方案,但双方给出的裁减赤字的数额及方法均未能获得对方的肯定。违约大限已经迫在眉睫,但两党领导人仍互不相让。

    奥巴马表示,“两党已经就削减赤字的总量达成一致,目前争论的焦点是如何实现削减开支的计划。”当地时间周一晚上9点,奥巴马在电视演讲中再次重申,美国正面临紧迫的违约风险,不断加剧的赤字威胁将会对经济产生  “严重”破坏。离美国财政部公布的8月2号大限仅剩一周不到的时间,奥巴马敦促国会议员搁置政见分歧,两党领袖必须在接下来的几天内达成一项公开的、折中的协议,并在国会获得通过。

    而众议院议长共和党领袖博纳似乎对奥巴马的“危言”并不买账,他认为,目前的“危机氛围”都是奥巴马总统营造出来的。奥巴马发表电视演讲后不久,他就立即回应,“总统先生总是不停地说,我们需要一个‘均衡的’方法,而他所谓的‘均衡’就是——给多一点,花多一点。事实上,6个月之前总统就在诉求自由裁决权,今天还是一样,但这肯定不会发生。”

两党互相指责

    共和党最终决定采用博纳的“两步走”计划。具体为:第一步,将赤字上限提高1万亿美元,同时政府需给出削减1.2万亿财政赤字的方案;第二步,上调债务上限1.6万亿美元,政府需再给出减少1.8万亿财政开支的方案。众议院部分共和党人士尚未表示支持该提案。据悉,近日众议院将对这一方案进行投票表决。

    但是共和党领袖博纳给出的“两步走”计划并未赢得奥巴马的同意。奥巴马在周一晚间的电视演讲中说道,短期方案并不能解决长期问题,主权评级依然可能被下调,利率会因此上升,经济也会动荡。

    奥巴马及民主党主要领导人均认为这一方案可能会导致新的债务上限分歧。参议院民主党领袖里德称,博纳提出的方案不可行,因为该方案不能给予金融市场足够的信心,“共和党人只是在试图为难奥巴马总统,而没有考虑到怎么做对这个国家来说才是最好的。”

    而民主党领袖里德提出的方案是,未来10年美国政府减少2.7万亿美元开支,并一次性将政府债务上限上调2.4万亿。这一方案包括结束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并因此减少1万亿战争相关支出。民主党人似乎已经放弃争取增加税收的打算,这是早前双方分歧的重要方面。目前,该方案已经获得奥巴马首肯。

    白宫发言人JayCarney称,里德提出的减赤方案已经做出重大让步。民主党参议员舒默更是指出,如果共和党拒绝这个方案,说明他们希望看到违约发生。

    但博纳依然认为这一方案  “充满欺骗性”。他表示,“本周,在参议院试图通过一个充满假账和花招的法案同时,众议院也将通过一项根据上议院两党领导人共同意愿制定的提案。”

短期违约担忧加重

    市场开始对美国可能违约做出反应,但尚未出现奥巴马所担忧的“剧烈动荡”。周一美国财政部标售两期国债均获超额认购。其中,3个月国债得标利率为0.060%,较上次(6月27日)标售的3个月国债得标利率0.025%,上升了3.5个基点。超额认购率为4.38。6个月国债得标利率为0.100%,与上次持平。超额认购率为4.77。3个月国债得标利率上升从侧面反映了投资者开始变得慎重。

    为遏制因美债违约忧虑升温带来的市场动荡,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上调了对美国公债期货保证金的要求。又于周一晚间宣布,周四结束营业时将提高公债担保品的折减率。这两项举措意味着交易商和投资者必须以更多美国公债来担保其持有的CME期货或期权。

    周一,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以及纳斯达克指数均小幅下跌。截至周二19时,美元对主要货币稍有下跌。而2年期、5年期、10年期美国国债价格也稍有下跌。

    周二,1年期与5年期国债CDS价格出现首次反转。1年期国债CDS昨日激增至80个基点,高出5年期国债CDS23个基点。这表明为100万1年期美债购买保险的价格比5年期高出2300美元。市场对于违约的担忧开始加重。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