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更多

每经网首页 > 更多 > 正文

高调唱戏温和收场 “渝十条”成楼市调控转折样本?

2010-05-25 01:17:02

每经记者  张敏  发自北京

        “特别房产消费税”最终未能出现在5月21日出台的“渝十条”中。

        从3月24日传出重庆将开征“特别房产消费税”以来的短短两个月间,“国十条”和更加严厉的“京十条”陆续出台,促使市场成交量几遭“腰斩”,房价走势趋稳。

        同时,在市场传言愈演愈烈时,关于“上海即将开征房产税”的消息被高层断然否认。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在处于政策效果观察期的未来两三个月间,中央不会有更严厉的调控措施出台。

        从高调宣称将开征“特别房产税”到“渝十条”的温和收场,重庆的做法是否会成楼市调控转折的样本?

        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即将出台的“地方版”调控政策中,多数会在“国十条”的基础上“做减法”。

二三线城市房价平稳

        “‘国十条’的目的是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重庆并不在其中。”中国指数研究院西南分院总经理汪勇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汪勇表示,目前重庆市区的房价仅为4000~5000千元/平方米,且从去年以来,房价涨幅缓慢。即使在4月17日“国十条”出台后的一个月间,重庆市的房价和成交量也没有明显变化。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重庆市的房价环比涨幅为0.5%,远低于1.4%的全国平均水平,而同期,京、沪两个一线城市的房价环比涨幅分别为2.6%和1.1%。

        数据还显示,今年以来,重庆市的商品房成交量维持在每天450套至600套之间,尽管略低于去年底的成交水平,但仍维持在相对高位。

        汪勇表示,重庆的市场供应充足,且外来的投资性需求较少,主要以本地需求为主,因此重庆市的房价一直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根据媒体报道,重庆市国土房管局的相关负责人近期表示,国家新政发布以来,重庆楼市运行已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新政“抑投机、遏房价”的成效初显。

        根据已经披露的  “特别房产消费税”征收方案,该税种的征税对象为“单套商品房价超过300万元、房价相当于市场均价3到5倍”的房屋。

        汪勇认为,这类房源本来就很少,且按照目前供需平衡的市场状况,重庆没有必要开征“特别房产消费税”。

        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向每经记者表示,重庆的市场状况是多数二、三线城市和西部城市的缩影。他表示,如果这些城市能够严格执行现有政策,足以遏制房价上涨的势头,没有必要出台税收政策。

地方版调控多数做“减法”

        与浙江省已经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类似,“渝十条”的政策着力点主要集中在在增加保障房供应、严控大套型商品房建设、提高多套房贷款利率、整顿市场秩序等方面。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还表示,将严格执行“国十条”,即对贷款购买首套自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大幅度提高。

        与此前北京出台的“同一家庭限购一套住房”相比,“渝十条”显然温和很多。同样地,浙江、青岛出台的调控新政,也显得较为温和。

        陈国强表示,由于住建部并未界定“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因此除个别东部城市外,多数城市未来出台“地方版”调控政策时,会在“国十条”的基础上“做减法”。

        他认为,由于政策效果已经十分明显,从中央的层面看,未来不大可能有更严厉的政策出台。

        而外界所认为的  “更严厉政策”,主要是指千呼万唤中的“房产税”。

        针对上海即将开征房产税的传言,据媒体报道,国税总局新闻处处长牛新文近日表示,地方政府无权出台房产税。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所长助理黄汉权17日也对媒体表示:“三年之内免谈房产税”。

        陈国强表示,尽管不排除房产税未来有出台的可能,但近期国家将不会有“重磅政策”出台。多数业内人士也认为,在经历近一个月来的市场剧变后,房地产调控政策很可能走向“软着陆”。

相关新闻

发改委:“三年内免谈房产税”严重失实

每经记者  宛霞  发自北京

        针对近期媒体报道“房产税三年内不会出台”的说法,昨日(5月24日)国家发改委辟谣称其研究所研究人员的讲话不代表发改委官方立场,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也没有就房地产问题对外发表相关言论并接受媒体采访。

        5月17日,有媒体报道称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所长助理黄汉权接受采访时表示:三年之内免谈房产税。该报道见报后被社会广泛关注,甚至引发了对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走向的疑问。

        发展改革委有关部门表示,产业研究所属于研究机构,其研究人员所发表的意见只是个人观点,上述有关房产税的言论“内容严重失实,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该媒体还就房地产问题报道了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的讲话。对此,发展改革委有关部门表示,孔泾源司长并没有接受这家媒体采访。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