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大卫·赫尔:科幻是一个世界性文学,中国已处于领军地位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0-19 20:32:56

◎曾创作过《天幕坠落》的大卫·赫尔借此次2023成都世界大会的契机再度来到成都,他表示,“我坚定地相信科幻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学,而中国的粉丝和科幻作家在此已经处于一个领军地位。”

每经记者 杜蔚    每经编辑 杨夏    

当今世界上最受瞩目、历史最悠久、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科幻文化主题活动——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正在火热举办中。

此次科幻大会为期5天(10月18日~22日),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近300名科幻文学大家参会,令2023年成都的科幻星空格外闪亮。“我坚定地相信科幻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学,而中国的粉丝和科幻作家在此已经处于一个领军地位。”10月19日,著名科幻作家、《天幕坠落》作者大卫·赫尔在大会间隙接受了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

大卫·赫尔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已与中国科幻结缘28年

提到大卫·赫尔的名字,想必幻迷们并不陌生。今年67岁他,凭借1995年第4期《科幻世界》杂志刊登的《天幕坠落》,在中国名声大噪。

《天幕坠落》以小女孩米兰达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在臭氧层破坏之后,最后的防护“遮阳幕”坠落,人类被迫转入地下,父亲用全身的器官换来了钱供家人生存的感人故事。1995年9月16日是第一个世界保护臭氧层日,中国环保署曾将这篇小说作为保护臭氧层的宣传材料翻印散发,另一本著名杂志《读者》在同年底转载了这篇作品。

在1997年和2007年,大卫·赫尔两度受邀到中国参加《科幻世界》举办的大会。

“这是我第三次来中国,其实我第一次来中国时是1997年,当时我的书出版之后就受邀来到北京参加一次科幻大会。”大卫·赫尔表示,在北京的会议结束后,他就来到成都,和这里的科幻学者和粉丝交流。“我非常期待能够在这几天的会议中,跟这些伙伴们再次见面。”

大卫·赫尔认为,本次世界科幻大会“应该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说明中国的科幻粉丝和科幻作家已经在世界科幻占得了一席之地。我坚定地相信,科幻其实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学,而中国的粉丝和科幻作家在此已经处于一个领军地位。”

采访中,大卫·赫尔还谈到了最让自己担忧的一个问题。“气候变暖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达到了我的小说《天幕坠落》中的一个临界点。一切都变化得很快,似乎一夜之间就可以发生灾难。所以每个国家都应该联合起来,立即采取行动,来解决现在的环境问题。如果不这样做,可能未来地球依然存在,但是人类已经不存在了。”

大卫·赫尔与主持人对谈。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科幻是书写未来的文学,需要拥有全球视野

大卫·赫尔的父亲是个科幻迷,所以他从小读着黄金时代的科幻长大。业内对大卫·赫尔的科幻作品评价是,“他笔下世界有绚烂,有黑暗,有细腻温情,也有粗犷不羁”。

今年《科幻世界·译文版》的4月刊上,又刊登了大卫·赫尔的新小说《十年不晚》。这部小说是讲述一位大厨的幽灵,对他的敌人复仇的故事。“其实大部分人都不太清楚,我在22、23岁的样子就出版过一本关于厨师的书。”大卫·赫尔告诉记者,在成为一名科幻作家之前,他原本是位专业厨师。

“我认为食物在写作当中也可以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我想通过写作(《十年不晚》),融入一些触觉味觉之类的元素。”大卫·赫尔说。

今年4月出版的《科幻世界·译文版》再次刊登了大卫·赫尔的小说。

图片来源:《科幻世界·译文版》微博

大卫·赫尔认为,科幻是一种书写未来的文学,需要拥有全球视野。在谈到面对AI等科技给文学创作带来的冲击,年轻人该如何创作出好作品时,大卫·赫尔表示,“我在读故事的时候,其实并不知道写故事的作者年纪有多大。所以,他们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我并不太关心,而是只关心呈现在我面前的这些文字是否有价值。”

“作家在写故事之前一定要进行大量阅读,做相关的写作调查。”大卫·赫尔直言,他在创作前都会通过网络进行一些故事的品阅。“我认为这样之后,写出的内容才有价值,很多年轻作家投入心血也能写出很好的故事。”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