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读懂“敦煌女儿”樊锦诗的“一生择一事” 传记电影《吾爱敦煌》启幕首届金熊猫奖“大家一起看电影”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9-12 22:39:55

◎“敦煌承载了历史,樊锦诗代表了现实,因此这应当是一部以历史为背景的现实人物传记片。”《吾爱敦煌》导演苗月表示,来到敦煌,留住敦煌,传承敦煌,是樊锦诗本人一生的事业线、命运线。

◎在苗月看来,樊锦诗的人生如同壁画一样层层覆盖,她是她自己的人生画师。“当我们看到老年樊锦诗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穿越一层层画面和颜色覆盖的樊锦诗,看到青春的樊锦诗、中年的樊锦诗,揭开一层层生命的底色,还原一个人物的层层人生。”

每经记者 丁舟洋    每经编辑 魏官红    

9月12日,作为首届金熊猫奖重要配套活动的“大家一起看电影”展映在成都峨影1958电影城举行了启动仪式。首届金熊猫奖的启幕影片,也在“大家一起看电影”启动仪式上面向观众展映。

《吾爱敦煌》以第三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坚守大漠半个多世纪的经历为主线,记叙了一代又一代敦煌人守护与传承的故事。当片末饰演樊锦诗的演员陈瑾与樊锦诗本人的交流画面出现时,一位女性知识分子坚韧而深情的传奇形象定格在大众心中。

“敦煌承载了历史,樊锦诗代表了现实,因此这应当是一部以历史为背景的现实人物传记片。”《吾爱敦煌》导演苗月表示,来到敦煌,留住敦煌,传承敦煌,是樊锦诗本人一生的事业线、命运线。

据了解,首届金熊猫奖“大家一起看电影”展映活动将持续至9月21日,一批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制作精良的高质量影片将与观众见面。活动共计放映影片120场次,还将组织多场影迷互动交流会,活动结束后,部分优秀影片将推送至院线影城,在四川省范围内广泛开展公益放映。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择一事、爱一人、终一生”

从青丝到白发,樊锦诗将一辈子献给了敦煌莫高窟文化艺术的传承事业,诠释了“择一事、爱一人、终一生”的质朴信念。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莫高窟用一千年时光营造出的彩塑壁画是盛大的,然而,敦煌此后经历了数百年的落寞、荒凉,二十世纪初又遭遇了西方列强的掠夺,莫高窟一度成为饱受沧桑苦厄的历史老人。直到新中国成立,敦煌莫高窟建立了专业的保护研究机构,敦煌才渐渐回到了历史文化应有的盛大庄严之中。今天,敦煌来到了一个对其无比尊重、无比呵护的时代,这也是一个科学技术大步发展的时代。敦煌,真正来到了可以盛大传承的时代。

“拍摄敦煌,我们的电影选择在敦煌盛大的背景下,一个知识分子的人生旅程。”苗月说,“70年的时光,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来到敦煌,他们是艺术家、是大学生、是专家学者、是技艺高超的工匠……他们从青春到老年,一生交给敦煌,成为敦煌的儿女。在他们之中,有一位特别的女性樊锦诗,二十多岁从北大毕业后来到敦煌,从此再未离开。”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在敦煌研究院办公区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里,伫立着一座并不高大的石材雕塑,雕塑的名字叫《青春》。雕塑的主体是一个年轻女孩子,意气风发,短发飞扬,背着背包、拿着草帽,充满动感地走来——这正是樊锦诗青春时代的模样。

“敦煌,一头连着民族的文脉,一头连着现实社会,中间是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的人生历程。”苗月说,“知识分子樊锦诗,是敦煌的传承人,是我们电影的主角。”

在樊锦诗的生命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她的丈夫,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创建者彭金章。两人是北大同窗,毕业后一个奔赴西北,一个奔赴武汉,近20年分离两地。千里之距没有冲淡两人的感情,因为怀揣着对同一份事业的赤忱热爱,他们是爱人,也是彼此最坚强的后盾。

因为理解妻子对敦煌的无法割舍,1986年,近50岁的彭金章放弃在武汉大学已有的成就,奔赴敦煌,与妻子一同守护敦煌,终其一生。影片中,彭金章由黄品沅饰演,电影再现了两人“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的故事。

既有深沉的情感、冷静的理智 也有勇敢火爆的脾气

寂寞,始终是莫高窟守护者们的关键词。

《吾爱敦煌》中有这样一句旁白,老年的樊锦诗对想要来到敦煌工作的年轻文物研究工作者说,“即使到了今天,每天,最后一辆旅游大巴驶出莫高窟,黄昏时分,莫高窟便和一千多年前一样,寂静无声……”

寂寞,也在于逆商业洪流。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如何协调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是樊锦诗接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职务之后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

樊锦诗曾在自传中回忆道,为了发展地方经济,某旅游公司曾想要和莫高窟捆绑上市。消息一出,樊锦诗寝食难安。这一幕也在影片中得到展现。“樊锦诗忧心如焚,六十岁、七十岁的年龄里,为了守住莫高窟,樊锦诗成为了一个火爆的老太太,拍桌子吵架骂人,樊锦诗常常放弃了知识分子的矜持。既有深沉的情感、冷静的理智,也有勇敢火爆的脾气,樊锦诗创造了知识分子与众不同的样子。”苗月说。

要浓缩呈现一位不平凡人物大半生的经历,其实并不容易,常常需要一些意向性的标志作为线索。苗月说,樊锦诗非常喜欢莫高窟259窟中一尊微笑的佛像,并将其称之为“禅悦佛”。“影片中,我们就让这尊禅悦佛多次出现在樊锦诗的人生不同阶段的画面中,还有她的情感和思想中。”苗月表示,禅悦,是樊锦诗的精神引领和寄托。“为了达到人生禅悦一般的境界,她要经历各种人生的苦乐考验,寂寞的青春,与爱人长达19年的两地相思,艰辛的中年时代,对儿子和家庭的歉疚,60岁之后,成为了敦煌研究院的第三任院长,她才体会到最大的人生考验来自使命和职责,她必须承担好保护研究弘扬的重任……”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诸多对樊锦诗人生形成了影响的人物,或者是被樊锦诗所影响过的人们,都会出现在影片中,人物众多,但不喧嚣。”苗月告诉记者。

在苗月看来,樊锦诗的人生如同壁画一样层层覆盖,她是她自己的人生画师。“当我们看到老年樊锦诗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穿越一层层画面和颜色覆盖的樊锦诗,看到青春的樊锦诗、中年的樊锦诗,揭开一层层生命的底色,还原一个人物的层层人生。樊锦诗有很多的层面,有很多层的画面,层层覆盖,形成了她人生的厚度。”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电影 文化 熊猫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