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每经热评|5月CPI、PPI低位运行不改经济向好趋势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6-13 22:20:37

每经特约评论员 宇文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物价数据。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2%,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整体仍在低位运行。5月CPI同比涨幅小幅回升,主要在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由于市场供应充足,5月份猪肉等食品价格有所回落,演唱会、电影等部分服务价格有所上涨。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4.6%,降幅较上月扩大1个百分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下行,国内外工业品市场需求总体偏弱,带动PPI降幅扩大。

CPI虽低位运行但略有扩大,PPI降幅扩大,凸显需求偏弱的压力还在,市场也存在着担心通缩的声音。笔者认为,PPI和CPI低位偏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去年上半年全球大宗货物价格高企的基数惯性,今年同期价格处于下降趋势,我国是全球主要的大宗商品进口国,因此受到的输入性传导影响也大。这就导致我国PPI处于低位运行状态。此外,随着国际原油和有色金属价格的持续走低,也会对我国相关行业的价格造成影响。不仅如此,原油价格偏低,不仅拉低了PPI,也对终端成品油价格带来影响,也影响了CPI。此外,相比去年,工业品和生活消费品都处于相对充裕的供应状态,供多于求的市场逻辑,使工业品和消费品价格高不起来,也使PPI和CPI处于低位。

虽然有诸多原因,但5月份的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订单指数均回落且都低于荣枯线,还是表明需求不足的矛盾相当突出,需要综合施策。

一方面,分析CPI、PPI要有系统思维,不能简单化为通缩。CPI、PPI是两个经济学指标,自然可以通过两个指标的同比、环比进行定量分析,但不可以轻易定性。因为宏观经济运行是复杂、动态的过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定量分析或可对宏观经济运行提供趋势性走向,但不可轻易限定。譬如,全球各大机构对全球经济的预测,也是定期进行动态调整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多次下调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2022年4月报告中的3.6%下调至2023年4月报告中的2.8%。看中国的CPI、PPI,既要看到低位运行和需求不足的逻辑关系,也要看到两个指标低位运行的客观原因,还要看到CPI略有扩大的情况,更要看到中国经济复苏的趋势不改。所以,需求弱虽是事实,但未必是通缩。

另一方面,中央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判断是准确的,既指出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也给出了稳经济、稳就业、提收入、促消费的系统性举措。所以,尽管CPI、PPI低位运行不达预期,但是经济复苏的势头依然向好。从世界银行到IMF,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都超过5%。这也意味着,中国经济能够实现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是大概率事件。这一增长速度,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中堪称优良。只要经济复苏的趋势不改,CPI、PPI低位运行的小问题就会在经济复苏的大局中得到解决。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虽然是全球经济第一大贡献国,但是解决价格运行问题的方案是不同的。从美国到欧盟再到英国,刺激经济时往往会货币政策“大放水”,由此积累的通货膨胀难以消化时,又会通过货币紧缩政策的“猛药”来抑制通胀。这种顾此失彼、滥用货币政策手段的做法,美联储已经用到极致,目前货币紧缩政策尚未终结,已经引发美国中小银行倒逼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美国之所以如此,主要是靠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托底。但从本周期的美联储粗暴加息看,美元的剩余价值已不多。

中国货币政策向来是多手段综合运用,既不会“大水漫灌”刺激经济,也不会旋紧货币政策阀门猛地紧缩。所以,CPI、PPI指标虽具有普遍的经济学意义,但中国和西方经济体还是有细微差别,因为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民生,既和市场密切相关,又与政策手段脱不了干系。

5月份CPI、PPI低位运行,发出市场需求不足的信号,需要更精准的政策手段稳经济、提收入、促销费,但无需过度担忧通缩。毕竟,中国经济复苏向好的趋势没有变,而且CPI、PPI低位运行也给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提供了空间。

(作者系财经学者)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经济 PPI CPI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