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科幻年,让我们回望历史——《中国科幻口述史》,献礼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

另起一行 Another One 2023-02-10 23:36:04

✦ 新 书

✦《中国科幻口述史(第一卷)》

2023年,世界科幻大会第一次来到中国举办,成都即将成为亚洲第二座举办世界科幻大会的城市。八光分文化与成都时代出版社联合推出精装三卷本《中国科幻口述史》,作为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的特别献礼,为全世界科幻迷奉上珍贵而生动的中国科幻历史图景。

 

 

✦ 一本书,带你在聊天中读懂中国科幻发展史

本书以图像和文字,生动记录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中国科幻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名家巨擘所走过的路程,梳理中国科幻发展脉络,全方位展现科幻发展历史,生动再现中国科幻人筚路蓝缕、薪火相传,最终迎来世界科幻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的逐梦征程,献礼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其中,出版于2022年末的第一卷已先行上市,预计在今年世界科幻大会启幕之前三卷本出齐。

1903年,鲁迅在译完儒勒·凡尔纳的《月界旅行》后写道:“导中国人群以行进,必自科学小说始。”20世纪初,鲁迅、梁启超等有识之士把科幻引入中国,认为科幻能够激发国人新的梦想和想象,其中包含着国家所需要的科学精神和现代化力量。

从那时起,科幻在我国发展已走过一百二十年,科幻文化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开枝散叶,结出丰硕的成果,中国科幻人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追梦之路,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八光分,指光在真空中行进八分钟的距离——既是阳光到达地球的距离,也是孕育生命的距离。

自2016年成立以来,杨枫带领自己的八光分团队深耕科幻领域,同步启动了中国科幻口述史项目,以采访、拍摄驻川中国科幻巨擘为起点,于2017年结集出版《追梦人——四川科幻口述史》,该书在第二年就相继获得第9届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非虚构作品金奖”和第29届银河奖“最佳相关图书奖”。

《追梦人》中部分采访对象在做完口述史之后溘然长逝,其中,第一个离开的是周孟璞(1923.5.24-2016.10.31)。周孟璞老先生出生于法国蒙彼利埃,7岁随父母回国,其父周太玄是“少年中国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母亲王耀群是四川第一位女博士,周孟璞曾主编过《科幻爱好者手册》,从科学走向科普,科幻好像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宿命。其后,文化大家流沙河(1931.11.11-2019.11.23)也撒手人寰,流沙河老先生讲述自己和科幻的渊源成为绝唱。

采访对象先后辞世,永不可能重新现身再口述一次,历史就这样凝固在纸面上,这一点让杨枫前所未有地意识到此项目的“抢救”属性——必须与时间赛跑,抢救保存珍贵的科幻口述史档案,同时也为中国科幻的研究和探索积累史料。

五年来,杨枫带领团队陆续采录、收集了海量珍贵的科幻史一手资料,建立起可谓浩瀚的影像、文字资料库,2021年底,成都申办世界科幻大会成功的消息传来,作为申幻的重要助力团队之一,八光分准备向首次来到中国举办的世界科幻大会献上一份厚礼,重启中国科幻口述史这一“抢救式”采访项目便提上了日程。

另起一行是成都时代出版社旗下年轻的人文出版品牌,定位是从书籍出发、以当代城市发展为原点,不断拓展阅读边界,连接世界、连接都市人的生活、情感与想象。作为城市级出版社的全新品牌亮相,团队想选择一本能够匹配城市底蕴和风格的书,既立足于城市,又面向未来。

品牌联合创始人侯雯雯是前一本《追梦人》的读者,在得知杨枫团队有意重启这个”抢救式”口述史项目之后,积极促成了此次合作。

八光分&另起一行两个团队随即结成联合工作小组,开始连续不断的头脑风暴,为了使这次呈现的口述史更系统更完整,双方决定做一套三卷本精装版《中国科幻口述史》,考虑到已经完成采访的高龄嘉宾讲述的内容中有太多东西需要时间去消化,包括里面涉及不少敏感的人和事,整理起来耗时很长。

以及少数几位嘉宾的采访计划受疫情影响一延再延,需要灵活应变、见缝插针地寻找时机完成视频访谈,所以最终放弃一次性推出整套书的做法,而是每一卷分开出版,给后续工作留出更加充裕的时间。

五年之后重启的抢救式采访项目,对此前已有的文图内容进行了大量、细致的修订增补,仅第一卷就更新图片近百张,在史料的珍贵性、图片的丰富性、信息的准确性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此外,还新增十余位采访对象。全书二十余位采访对象,除了“何(何夕)慈(刘慈欣)康(王晋康)松(韩松)”等当下蜚声国内外的科幻作家,亦有一手缔造《科幻世界》神话的前行者杨潇、谭楷;既有97岁高龄的王麦林、92岁高龄的萧建亨,也有已经辞世的王晓达(1939.8.8-2021.2.24)、杜渐(1935.4.2-2022.8.22)等功勋卓著的老前辈,构成煌煌三卷本《中国科幻口述史》,移针匀绣地编织出细密的新中国科幻史全貌,献礼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

出版于2022年末的第一卷,采访了七位功勋卓著的科幻名家:科幻世界杂志社首任社长杨潇和首任总编辑谭楷、文化大家流沙河、科幻学者/作家/教授吴岩、知名科幻作家王晋康、刘慈欣,以及他们背后的重要科幻推手姚海军——

✦ 七位科幻名家的集体回顾

✦ 以回忆拓宽想象的疆域

杨潇

中国科幻,生生不息。

谭楷

科幻小说就像跳水——那个十米高的平台就是科学,一定要爬到科学高度,然后跳出花样来,就是幻想。

流沙河

没有想象力的人,是灵魂的残废。

王晋康

科幻能让全人类走在同一条路上。

吴岩

我们人类跟历史、自然打交道的时候,需要新的思想,科幻小说恰恰就产生新的思想。

刘慈欣

文学是文学,电影是电影。但科幻电影可能让科幻文学有一个新的出口。

姚海军

科幻是一种无处不在的颜色,而科幻小说展现的是整个人类的美梦与噩梦。

✦ 七位功勋卓著的科幻名家

✦ 构画科幻文学发展的历史全貌

✦ 1979年,成都,杨潇如何把一本濒临倒闭的《科学文艺》,做成了后来世界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期刊《科幻世界》?

✦ 1989年,圣马力诺,杨潇如何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单枪匹马去往海外参加世界科幻协会年会,完成了中国科幻和国际的首次接轨?

✦ 1997年,北京,五名美国、俄罗斯宇航员空前绝后地同时被请到中国参加国际科幻大会,时任科幻世界杂志社总编辑的谭楷为他们准备了什么惊喜?

✦ 而今在科幻教育领域桃李满天下的吴岩,少小以写评论出道,曾是哪些老一辈科幻作家的铁杆“追星族”?

✦ “中国科幻四天王”中的刘慈欣和王晋康交情如何?

✦ 中国科幻百废待兴之时,王晋康如何拯救了这个领域?

✦ 最初,《三体》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三体》之后,刘慈欣下一部写什么?

✦ 从林场工人到“中国的坎贝尔”,打造传奇的重要推手姚海军,自己如何也成了世人眼中的传奇?

以史为经,以人为纬,间或不同受访者的彼此印证、交叉描述,跨领域、多视角地展现中国科幻所走过的半个多世纪艰难而辉煌的历程,脉络清晰,透射出中国科幻事业艰难却坚定的足迹,充分见证中国科幻人历久弥坚的执着与情怀。

如同科幻大家阿瑟·克拉克所说,是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人类区别于变形虫,因为变形虫永远想象不出大象,更别说创造大象了。

希望作为想象力和创造力载体的科幻文学,能够为城市书写更好的未来,引领人类通向更美好的世界。

责编 马原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