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隆基452亿光伏大单,西安这样“拼经济”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1-19 22:33:13

同时,粉巷财经注意到,该时间点也是地方新领导班子换届完成后,马不停蹄力促的2023年开门红大单,动作快力度大,足见地方干实体经济的决心。

光伏巨头开年重磅动作,目前光伏行业最大扩产产能,耐人寻味的时间点,数次合作的西咸新区,452亿大单是信号,更是风向。

每经记者 张静  张文瑜    西安    每经编辑 贺娟娟

作为全球光伏巨头,隆基绿能(601012)的任何动作向来惹人关注。

1月18日,隆基公告宣布与西咸新区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欲投资建设年产100GW单晶硅片项目及年产50GW单晶电池项目,总投资额452亿元,开年便抛出大幅扩产计划。

就在不久前,隆基还宣布将其西咸新区年产15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的规划产能调高至29GW,而时间再往前推,隆基陆续在西咸投资落地了中央研究院、光伏产业园系列项目。

以上项目宣布的时间节点也非常有意思,刚好是在陕西两会结束的第一天,目前全国各地拼经济火力全开,去年底南方各地包机抢外贸订单刷足了关注,省两会定调下,陕西开年则拿下光伏市场的最大扩产项目,看点更足。

同时,粉巷财经注意到,该时间点也是地方新领导班子换届完成后,马不停蹄力促的2023年开门红大单,动作快力度大,足见地方干实体经济的决心。

光伏巨头开年重磅动作,目前光伏行业最大扩产产能,耐人寻味的时间点,数次合作的西咸新区,452亿大单是信号,更是风向。

隆基再投452亿

隆基和西咸新区的缘分不浅,且合作十分紧密。

最早的一笔投资是隆基绿能光伏产业园,总投资超过263亿元,建成后将是全球最大的单晶光伏电池生产基地。

此后,隆基又投资了被誉为“光伏大脑”的秦创原光伏创新中心·隆基中央研究院,旨在为下一代高效电池产业化提供研发技术支持和专利储备。据了解,去年7月25日,中央研究院在西咸新区已正式投用。

去年,隆基再次宣布在西咸新区投资年产15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就在不久前,15GW规划产能调高至29GW,并全面导入HPBC电池技术。

此次,隆基拟在西咸新区投资实施年产100GW单晶硅切片及50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合计总投资约452亿元,达产后年产值约1200亿元,实现税收约60亿元,带动就业1.5万人,实现每年发电约1330亿度。

技术层面,该项目将采用隆基自主研发的世界领先电池技术,与行业内通用技术形成代际差距,以技术创新引领全球能源转型发展,与秦创原总窗口西咸新区科技孵化的调性高度契合。

而该项目也是全球生产基地建设最大、光伏史上最大的扩产项目,加上此前的29GW,隆基在全球的光伏落地产能中,西咸新区将是重要的一级。

如此大规模的制造项目,尤其是光伏这类生产成本较高的新能源项目,往往这对地方承载、服务效率和营商环境要求极高。如此次计划投资的项目预计均为2024年3季度首线投产,2025年底达产,即中间不到两年时间。

粉巷财经注意到,隆基绿能持续在西咸新区追加投资,且给出如此高强度的时间节奏,正是得益于“西咸速度”与优质的营商环境支撑,极大提高了企业进场效率和降低了企业成本。

一个细节是,据西咸新区相关人士介绍,中央研究院自签约至投用仅用时4个月,电池项目自签约60天实现开工建设,150天完成43万㎡的主体建设,2个月完成300余台设备的安装调试并投产。

“中央研究院项目打造了隆基全球生产基地建设履约品质、服务效率标杆项目,此次452亿元的大单要不到两年时间完成,也是企业对西咸新区服务品质和效率的认可和信任。”地方区域观察人士称。

值得注意的是,隆基公告新投资的时间节点也颇有深意,刚好是陕西省两会闭幕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拼经济”共识的当下,粉巷认为,“开年大单”也释放出陕西主动出击,动作快力度大,2023年全力拼经济的信号。

此外,公开报道显示,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省长赵刚,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王琳,副省长戴彬彬等省市主要领导均出席了此次签约。

众所周知,隆基是本土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投下开年大单,足见省市两级,以及西咸新区对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重视和支撑,是西咸效率和速度的缩影。

实体和产业变现

隆基计划西咸再投452亿元大单,也是信号。

作为全球光伏巨头,同时为A股上市公众公司,参考隆基此前在各城市的布局,涉及到如此大体量的投资,且是高技术含量的核心主业相关项目,隆基向来审慎和严苛。

诸多投资落地的考量因素背后,除了地方营商环境和政府服务效能质量,粉巷财经注意到,产业上下游的协同和产业配套亦是隆基注重的重要关键因素之一。

显然,西咸新区近几年沉下心来,专注和潜心发展实体经济,坚持和长期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区域高质量发展和长期获益的心态和打法,打动了隆基。

外界普遍印象,西咸新区这几年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迅猛,首先是产业布局高精尖及附加值极高,比如代表性的沣东新城先进制造业,沣西的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空港的临空经济,以及泾河新城的新能源光伏。

其次,上述产业链上,龙头企业和大项目的扎堆落地,以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和项目的聚集。如首批北交所上市企业同力重工、日立能源为主体聚集的先进制造业,三一重工重投的智能制造,本土则有秦川机床为链主的高端数控机床,围绕隆基的光伏产业链。

其中光伏产业,是西咸新区重点打造3条主导产业链之一,在泾河新城布局了光伏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正围绕光伏新能源产业上下游及核心配套设备、材料建设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目前,光伏产业上下游已配套了诸多重点产业项目,隆基此次投的单晶硅切片及高效单晶电池项目,此前的光伏产业园系列项目和中央研究院总部,陕煤研究院新能源材料产业园和新能源核心材料一体化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拉普拉斯光伏及半导体工艺设备研发制造基地,创普斯磷酸铁锂产业园等。

粉巷财经粗略计算,以上项目总投资近千亿元,头部企业,核心重点项目,且均是大体量投资,耦合地方布局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的雄心,其实已经具备了放大互乘及产业虹吸效应。

隆基再下452亿元大单,也意味着西咸新区专注实体经济和战略新兴产业,已经开始“变现”,兑现为成如隆基这样大公司和大项目的投资。

其次,隆基此次继续加码西咸新区,背后也是其科创载力和能力的看好。西咸新区是陕西最大科创平台秦创原的建设总窗口,这种高规格、战略,高举高打的科创平台,能在人才、资本、技术和创新上给予企业的综合支撑,是西咸新区独特和差异化的竞争力。

隆基此前将支撑光伏技术研发创新的中台,中央研究院落在西咸也是如是逻辑,452亿元大单中包括单晶硅切片及高效单晶电池项目,是强技术项目,需要秦创原这样的专业科创平台支撑,此对龙头来说,有绝对的吸引力。

增长模式的变调

事实上,452亿元大单背后,除了是西咸专注和长期做实体经济和产业最终变现的结果,更深层次在于,反映了开发区增长方式的“变调”的风向,即真正的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各种国家级开发区的设立初衷,在于以更灵活的体制机制,以及差异政策优惠来驱动地方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开发区模式也的确造就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繁荣。

但早期开发区的增长模式,其重要的驱动力政策招商,天花板有限,且红利已经过去,依靠政策优惠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已经被消解和拉平,且造成开发区同质竞争、资源浪费、发展质量粗放等弊端。

当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刚刚结束的陕西省两会亦定调,要讲究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深度,着重强调了创新驱动和产业发展。

粉巷财经注意到,西咸新区的增长方式已经是在依靠产业招商和发展,以及创新驱动,经济的高质量已经领跑开发区了。


图片产业发展上,即前端围绕产业布局和招商,抓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高的高质量大项目、好项目投资落地,后端政府做好营商环境优化、资源精准对接与优化配置,来驱动新区高质量发展。

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11月底,西咸新区共签约213个项目,总投资2411.85亿元。世界500强14家,中国500强22家,50亿元以上项目13个,10亿元以上项目58个,以上模式已然是常规操作了。

而且,粉巷财经观察发现,这种模式已经成为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即新区做好实体和产业,“变现”为高质量企业和项目的落地,这些龙头又助力和带动地方产业上下游聚集,形成具有强吸引力的优势主导产业。

同时,西咸新区本来就是国内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立区以来西咸一直在探索和建设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的综合功能,秦创原是难得机遇也是舞台。

借助秦创原总窗口,西咸新区的增长方式已经在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变调,数据显示,2022年西咸新区新增科技型企业1033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137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90家,技术合同交易额135亿元,分别是2021年的1.8倍、2.4倍、2.5倍和1.2倍。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112%,新增孵化器15个、专业服务机构32个。新增基金7只,总规模61亿元,累计达17只、107亿元。

其实,隆基作为全球新能源技术附加值最强,最知名的巨头企业,选择再重注西咸,亦是秦创原总窗口创新驱动的最好佐证。

在粉巷看来,隆基投资不仅是缩影,其实更是信号和风向,452亿元的是省市两级包括西咸新区“拼经济”、高质量经济发展的信号。

且与多地寻求外资拉订单不同,这次拼经济的动作是从内部寻求增长,亦是地方经济具备内生动力的体现,优质本土企业催生出大单项目。此前,陕西预计全年GDP增长4.5%,总量将超过3.2万亿元,粉巷有理由对陕西未来经济保持乐观信心和期待。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作为全球光伏巨头,隆基绿能(601012)的任何动作向来惹人关注。 1月18日,隆基公告宣布与西咸新区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欲投资建设年产100GW单晶硅片项目及年产50GW单晶电池项目,总投资额452亿元,开年便抛出大幅扩产计划。 就在不久前,隆基还宣布将其西咸新区年产15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的规划产能调高至29GW,而时间再往前推,隆基陆续在西咸投资落地了中央研究院、光伏产业园系列项目。 以上项目宣布的时间节点也非常有意思,刚好是在陕西两会结束的第一天,目前全国各地拼经济火力全开,去年底南方各地包机抢外贸订单刷足了关注,省两会定调下,陕西开年则拿下光伏市场的最大扩产项目,看点更足。 同时,粉巷财经注意到,该时间点也是地方新领导班子换届完成后,马不停蹄力促的2023年开门红大单,动作快力度大,足见地方干实体经济的决心。 光伏巨头开年重磅动作,目前光伏行业最大扩产产能,耐人寻味的时间点,数次合作的西咸新区,452亿大单是信号,更是风向。 隆基再投452亿 隆基和西咸新区的缘分不浅,且合作十分紧密。 最早的一笔投资是隆基绿能光伏产业园,总投资超过263亿元,建成后将是全球最大的单晶光伏电池生产基地。 此后,隆基又投资了被誉为“光伏大脑”的秦创原光伏创新中心·隆基中央研究院,旨在为下一代高效电池产业化提供研发技术支持和专利储备。据了解,去年7月25日,中央研究院在西咸新区已正式投用。 去年,隆基再次宣布在西咸新区投资年产15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就在不久前,15GW规划产能调高至29GW,并全面导入HPBC电池技术。 此次,隆基拟在西咸新区投资实施年产100GW单晶硅切片及50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合计总投资约452亿元,达产后年产值约1200亿元,实现税收约60亿元,带动就业1.5万人,实现每年发电约1330亿度。 技术层面,该项目将采用隆基自主研发的世界领先电池技术,与行业内通用技术形成代际差距,以技术创新引领全球能源转型发展,与秦创原总窗口西咸新区科技孵化的调性高度契合。 而该项目也是全球生产基地建设最大、光伏史上最大的扩产项目,加上此前的29GW,隆基在全球的光伏落地产能中,西咸新区将是重要的一级。 如此大规模的制造项目,尤其是光伏这类生产成本较高的新能源项目,往往这对地方承载、服务效率和营商环境要求极高。如此次计划投资的项目预计均为2024年3季度首线投产,2025年底达产,即中间不到两年时间。 粉巷财经注意到,隆基绿能持续在西咸新区追加投资,且给出如此高强度的时间节奏,正是得益于“西咸速度”与优质的营商环境支撑,极大提高了企业进场效率和降低了企业成本。 一个细节是,据西咸新区相关人士介绍,中央研究院自签约至投用仅用时4个月,电池项目自签约60天实现开工建设,150天完成43万㎡的主体建设,2个月完成300余台设备的安装调试并投产。 “中央研究院项目打造了隆基全球生产基地建设履约品质、服务效率标杆项目,此次452亿元的大单要不到两年时间完成,也是企业对西咸新区服务品质和效率的认可和信任。”地方区域观察人士称。 值得注意的是,隆基公告新投资的时间节点也颇有深意,刚好是陕西省两会闭幕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拼经济”共识的当下,粉巷认为,“开年大单”也释放出陕西主动出击,动作快力度大,2023年全力拼经济的信号。 此外,公开报道显示,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省长赵刚,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王琳,副省长戴彬彬等省市主要领导均出席了此次签约。 众所周知,隆基是本土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投下开年大单,足见省市两级,以及西咸新区对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重视和支撑,是西咸效率和速度的缩影。 实体和产业“变现” 隆基计划西咸再投452亿元大单,也是信号。 作为全球光伏巨头,同时为A股上市公众公司,参考隆基此前在各城市的布局,涉及到如此大体量的投资,且是高技术含量的核心主业相关项目,隆基向来审慎和严苛。 诸多投资落地的考量因素背后,除了地方营商环境和政府服务效能质量,粉巷财经注意到,产业上下游的协同和产业配套亦是隆基注重的重要关键因素之一。 显然,西咸新区近几年沉下心来,专注和潜心发展实体经济,坚持和长期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区域高质量发展和长期获益的心态和打法,打动了隆基。 外界普遍印象,西咸新区这几年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迅猛,首先是产业布局高精尖及附加值极高,比如代表性的沣东新城先进制造业,沣西的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空港的临空经济,以及泾河新城的新能源光伏。 其次,上述产业链上,龙头企业和大项目的扎堆落地,以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和项目的聚集。如首批北交所上市企业同力重工、日立能源为主体聚集的先进制造业,三一重工重投的智能制造,本土则有秦川机床为链主的高端数控机床,围绕隆基的光伏产业链。 其中光伏产业,是西咸新区重点打造3条主导产业链之一,在泾河新城布局了光伏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正围绕光伏新能源产业上下游及核心配套设备、材料建设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目前,光伏产业上下游已配套了诸多重点产业项目,隆基此次投的单晶硅切片及高效单晶电池项目,此前的光伏产业园系列项目和中央研究院总部,陕煤研究院新能源材料产业园和新能源核心材料一体化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拉普拉斯光伏及半导体工艺设备研发制造基地,创普斯磷酸铁锂产业园等。 粉巷财经粗略计算,以上项目总投资近千亿元,头部企业,核心重点项目,且均是大体量投资,耦合地方布局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的雄心,其实已经具备了放大互乘及产业虹吸效应。 隆基再下452亿元大单,也意味着西咸新区专注实体经济和战略新兴产业,已经开始“变现”,兑现为成如隆基这样大公司和大项目的投资。 其次,隆基此次继续加码西咸新区,背后也是其科创载力和能力的看好。西咸新区是陕西最大科创平台秦创原的建设总窗口,这种高规格、战略,高举高打的科创平台,能在人才、资本、技术和创新上给予企业的综合支撑,是西咸新区独特和差异化的竞争力。 隆基此前将支撑光伏技术研发创新的中台,中央研究院落在西咸也是如是逻辑,452亿元大单中包括单晶硅切片及高效单晶电池项目,是强技术项目,需要秦创原这样的专业科创平台支撑,此对龙头来说,有绝对的吸引力。 增长模式的“变调” 事实上,452亿元大单背后,除了是西咸专注和长期做实体经济和产业最终变现的结果,更深层次在于,反映了开发区增长方式的“变调”的风向,即真正的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各种国家级开发区的设立初衷,在于以更灵活的体制机制,以及差异政策优惠来驱动地方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开发区模式也的确造就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繁荣。 但早期开发区的增长模式,其重要的驱动力政策招商,天花板有限,且红利已经过去,依靠政策优惠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已经被消解和拉平,且造成开发区同质竞争、资源浪费、发展质量粗放等弊端。 当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刚刚结束的陕西省两会亦定调,要讲究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深度,着重强调了创新驱动和产业发展。 粉巷财经注意到,西咸新区的增长方式已经是在依靠产业招商和发展,以及创新驱动,经济的高质量已经领跑开发区了。 产业发展上,即前端围绕产业布局和招商,抓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高的高质量大项目、好项目投资落地,后端政府做好营商环境优化、资源精准对接与优化配置,来驱动新区高质量发展。 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11月底,西咸新区共签约213个项目,总投资2411.85亿元。世界500强14家,中国500强22家,50亿元以上项目13个,10亿元以上项目58个,以上模式已然是常规操作了。 而且,粉巷财经观察发现,这种模式已经成为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即新区做好实体和产业,“变现”为高质量企业和项目的落地,这些龙头又助力和带动地方产业上下游聚集,形成具有强吸引力的优势主导产业。 同时,西咸新区本来就是国内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立区以来西咸一直在探索和建设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的综合功能,秦创原是难得机遇也是舞台。 借助秦创原总窗口,西咸新区的增长方式已经在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变调,数据显示,2022年西咸新区新增科技型企业1033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137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90家,技术合同交易额135亿元,分别是2021年的1.8倍、2.4倍、2.5倍和1.2倍。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112%,新增孵化器15个、专业服务机构32个。新增基金7只,总规模61亿元,累计达17只、107亿元。 其实,隆基作为全球新能源技术附加值最强,最知名的巨头企业,选择再重注西咸,亦是秦创原总窗口创新驱动的最好佐证。 在粉巷看来,隆基投资不仅是缩影,其实更是信号和风向,452亿元的是省市两级包括西咸新区“拼经济”、高质量经济发展的信号。 且与多地寻求外资拉订单不同,这次拼经济的动作是从内部寻求增长,亦是地方经济具备内生动力的体现,优质本土企业催生出大单项目。此前,陕西预计全年GDP增长4.5%,总量将超过3.2万亿元,粉巷有理由对陕西未来经济保持乐观信心和期待。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