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年轮2009|IPO重启增强融资市场活力 创业板开市掀开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新篇章

每日经济新闻 2022-12-09 00:22:10

◎2009年,A股市场首发上市公司数量和募资金额分别为99家和1878.98亿元,较2008年分别增长约3成和约8成。到了2010年,A股市场首发上市企业数量和募资金额更是分别达到了347家和4882.59亿元,首发募资金额纪录直到2021年才被重新打破。

◎截至2022年11月13日,创业板已有1214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近12万亿元。同时,创业板已由原来的核准制转变为注册制,也有了“三创(创新、创造、创意)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全新定位。

每经记者 王琳    每经编辑 魏官红    

在2008年大熊市中,新股发行制度存在的弊端被放大,被多方质疑。待市场趋稳,证监会在对新股发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之后,2009年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了一轮市场化改革。紧接着,桂林三金(SZ002275)在2009年6月29日成功发行上市,宣告A股IPO正式重启。

IPO恢复带来了融资市场的爆发式增长,2009年,A股市场首发上市公司数量和募资金额分别为99家和1878.98亿元,较2008年分别增长约3成和约8成。到了2010年,A股市场首发上市企业数量和募资金额更是分别达到了347家和4882.59亿元,首发募资金额纪录直到2021年才被重新打破。

除了新股发行恢复,2009年的另一大重头戏是创业板诞生,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创造了A股市场新的上市效率。经过13年发展,创业板成为了拥有超12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近12万亿元的巨大市场,其定位也由“创新性和成长性”逐渐演变为了目前的“三创四新”。

2009年,创业板开市首日受到投资者热情关注。摄于长春市某证券交易所内。 图片来源:IC photo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IPO重启

在上证综指跌破2000点后,2008年9月16日起,证监会暂停了IPO发行。在2008年之前,新股发行制度已引来诸多诟病,其弊端在2008年的大熊市中被放大。业界认为,新股发行制度主要的缺陷包括新股发行阶段的询价环节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询价流于形式;发行过程中有违公平原则,过度向机构投资者倾斜等。这就造成由于IPO发行价格过高等原因,新股在上市后被爆炒,出现股价大涨随后又大跌的剧烈波动。

在2008年的76只新股中,截至当年10月31日,就有56只破发。尤其是中国石油(SH601857)A股发行上市后首日暴涨、随后暴跌直至破发的表现,被市场认为是新股发行制度弊端的典型体现。

因此,市场对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呼声高涨。

随着二级市场逐步趋于稳定,在IPO重启之前,2009年5月22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启动了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随后在当年6月10日发布了指导意见的正式稿。改革提出了4项措施,核心内容是定价机制的市场化,例如,要求完善询价和申购的报价约束机制。

2009年6月26日,桂林三金发布新股发行公告,并于6月29日成功发行,标志着A股恢复IPO发行。

与IPO重启相伴的是,A股市场的融资额也迎来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2009年,A股市场首发募资金额和增发募资金额总共为4697.97亿元,大幅高于2008年的3130.06亿元。2009年A股市场首发上市公司数量和募资金额分别为99家和1878.98亿元,高于2008年的76家和1034.38亿元。

到了2010年,更是成为了A股IPO的一个大年。这一年,A股市场首发上市企业数量和募资金额分别为347家和4882.59亿元,超越了2007年的126家和4770.83亿元,刷新了首发上市企业数量和募资金额纪录,且首发募资金额纪录直到2021年才被打破。

IPO大年的背后,也是一场投行盛宴。Wind显示,2010年,总共有6家券商的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超10亿元,其中中信证券(SH600030)的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达到创纪录的29.03亿元,这一数字直到2014年才又被超越。

不过,2009年和2010年融资金额的大幅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新股发行中存在的“三高”问题(即高发行价、高发行市盈率、超高的募集资金)有一定关系,而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问题也被外界关注。

中国版纳斯达克——创业板酝酿10年后终诞生

在酝酿近10年后,创业板终于在2009年诞生。

早在1998年12月,原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向国务院提出“尽早研究设立创业板块股票市场问题”,设立创业板的想法由此产生。

到了2008年3月,证监会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不过,因受市场持续下跌以及IPO暂停等影响,直到2009年3月31日,证监会才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暂行办法》),宣告创业板即将落地。

在此之后,创业板的开市以极高效率被快速推进。2009年7月20日,证监会发布了创业板申请文件准则和招股说明书准则,并宣告7月26日开始受理创业板IPO申请;9月17日,特锐德(SZ300001)、乐普医疗(SZ300003)、神州泰岳(SZ300002)等第一批7家公司迎来了首发上会;9月21日,包括前述7家首发上会公司在内的10家公司刊登招股意向书开始招股,并在9月25日完成发行;10月30日,首批28家已完成发行的创业板公司同日上市,宣告创业板正式开板。

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在上市首日也遭遇爆炒,尽管创业板首批28只股票的平均发行市盈率高达56.6倍,但上市首日涨幅均在7成以上,其中涨幅超过1倍的有10只,领涨的金亚科技较发行价上涨209.73%。

创业板从最初就被寄予了中国版纳斯达克的厚望,因此,对于创业板的定位也备受各方关注。

2009年3月31日发布的《管理暂行办法》中,称创业板企业为“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2010年3月19日,证监会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板推荐工作的指引》,明确创业板重点扶持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等九大领域企业发展。

截至2022年11月13日,创业板已有1214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1.61万亿元。同时,创业板已由原来的核准制转变为注册制,也有了“三创(创新、创造、创意)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全新定位。

在13年的发展历程中,创业板诞生了宁德时代(SZ300750)这种市值近万亿元的世界级企业,走出了东方财富(SZ300059)这种涨幅数十倍的明星公司,也出现了乐视网、万福生科、金亚科技等造假企业,值得市场进一步思考。

封面图片来源:东方IC-416890936196280945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在2008年大熊市中,新股发行制度存在的弊端被放大,被多方质疑。待市场趋稳,证监会在对新股发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之后,2009年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了一轮市场化改革。紧接着,桂林三金(SZ002275)在2009年6月29日成功发行上市,宣告A股IPO正式重启。 IPO恢复带来了融资市场的爆发式增长,2009年,A股市场首发上市公司数量和募资金额分别为99家和1878.98亿元,较2008年分别增长约3成和约8成。到了2010年,A股市场首发上市企业数量和募资金额更是分别达到了347家和4882.59亿元,首发募资金额纪录直到2021年才被重新打破。 除了新股发行恢复,2009年的另一大重头戏是创业板诞生,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创造了A股市场新的上市效率。经过13年发展,创业板成为了拥有超12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近12万亿元的巨大市场,其定位也由“创新性和成长性”逐渐演变为了目前的“三创四新”。 2009年,创业板开市首日受到投资者热情关注。摄于长春市某证券交易所内。图片来源:ICphoto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IPO重启 在上证综指跌破2000点后,2008年9月16日起,证监会暂停了IPO发行。在2008年之前,新股发行制度已引来诸多诟病,其弊端在2008年的大熊市中被放大。业界认为,新股发行制度主要的缺陷包括新股发行阶段的询价环节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询价流于形式;发行过程中有违公平原则,过度向机构投资者倾斜等。这就造成由于IPO发行价格过高等原因,新股在上市后被爆炒,出现股价大涨随后又大跌的剧烈波动。 在2008年的76只新股中,截至当年10月31日,就有56只破发。尤其是中国石油(SH601857)A股发行上市后首日暴涨、随后暴跌直至破发的表现,被市场认为是新股发行制度弊端的典型体现。 因此,市场对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呼声高涨。 随着二级市场逐步趋于稳定,在IPO重启之前,2009年5月22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启动了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随后在当年6月10日发布了指导意见的正式稿。改革提出了4项措施,核心内容是定价机制的市场化,例如,要求完善询价和申购的报价约束机制。 2009年6月26日,桂林三金发布新股发行公告,并于6月29日成功发行,标志着A股恢复IPO发行。 与IPO重启相伴的是,A股市场的融资额也迎来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2009年,A股市场首发募资金额和增发募资金额总共为4697.97亿元,大幅高于2008年的3130.06亿元。2009年A股市场首发上市公司数量和募资金额分别为99家和1878.98亿元,高于2008年的76家和1034.38亿元。 到了2010年,更是成为了A股IPO的一个大年。这一年,A股市场首发上市企业数量和募资金额分别为347家和4882.59亿元,超越了2007年的126家和4770.83亿元,刷新了首发上市企业数量和募资金额纪录,且首发募资金额纪录直到2021年才被打破。 IPO大年的背后,也是一场投行盛宴。Wind显示,2010年,总共有6家券商的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超10亿元,其中中信证券(SH600030)的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达到创纪录的29.03亿元,这一数字直到2014年才又被超越。 不过,2009年和2010年融资金额的大幅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新股发行中存在的“三高”问题(即高发行价、高发行市盈率、超高的募集资金)有一定关系,而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问题也被外界关注。 中国版纳斯达克——创业板酝酿10年后终诞生 在酝酿近10年后,创业板终于在2009年诞生。 早在1998年12月,原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向国务院提出“尽早研究设立创业板块股票市场问题”,设立创业板的想法由此产生。 到了2008年3月,证监会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不过,因受市场持续下跌以及IPO暂停等影响,直到2009年3月31日,证监会才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暂行办法》),宣告创业板即将落地。 在此之后,创业板的开市以极高效率被快速推进。2009年7月20日,证监会发布了创业板申请文件准则和招股说明书准则,并宣告7月26日开始受理创业板IPO申请;9月17日,特锐德(SZ300001)、乐普医疗(SZ300003)、神州泰岳(SZ300002)等第一批7家公司迎来了首发上会;9月21日,包括前述7家首发上会公司在内的10家公司刊登招股意向书开始招股,并在9月25日完成发行;10月30日,首批28家已完成发行的创业板公司同日上市,宣告创业板正式开板。 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在上市首日也遭遇爆炒,尽管创业板首批28只股票的平均发行市盈率高达56.6倍,但上市首日涨幅均在7成以上,其中涨幅超过1倍的有10只,领涨的金亚科技较发行价上涨209.73%。 创业板从最初就被寄予了中国版纳斯达克的厚望,因此,对于创业板的定位也备受各方关注。 2009年3月31日发布的《管理暂行办法》中,称创业板企业为“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2010年3月19日,证监会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板推荐工作的指引》,明确创业板重点扶持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等九大领域企业发展。 截至2022年11月13日,创业板已有1214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1.61万亿元。同时,创业板已由原来的核准制转变为注册制,也有了“三创(创新、创造、创意)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全新定位。 在13年的发展历程中,创业板诞生了宁德时代(SZ300750)这种市值近万亿元的世界级企业,走出了东方财富(SZ300059)这种涨幅数十倍的明星公司,也出现了乐视网、万福生科、金亚科技等造假企业,值得市场进一步思考。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