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沉睡”150余年,它惊艳出水!

每日经济新闻 2022-11-21 14:15:38

每经编辑 程鹏    

CFF20LXzkOzYg5icJQbMZXQia9lvexnolzRNrYPyuIwpDhezChUE9QBiaOHHR8wHmdlTo8ypD1uTt3v6keViak1nXg.png

天时,地利,人和!经过7年的水下考古调查勘探,1个多世纪前的谜团终将揭开。

azXQmS1HA7lDRtDrtZCekufUyI8rmicFesIicyaWcbicknk2QicBqgRTARJHFOO1Ft62HYf9jxXv8VSJicmveVwYFicg.png

11月21日拍摄的长江口二号古船桅杆出水画面。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据人民日报,2022年11月21日0时40分,长江口横沙水域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新的历史性突破——22根巨型弧形梁组成的沉箱装载着古船,经过4个多小时水下持续提升后,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中部月池缓缓露出水面,古船桅杆清晰可见,时隔150多年,长江口二号古船重见天日。

据悉,长江口二号古船几天后将被“奋力轮”带入杨浦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开启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新阶段。

随后,11月21日上午,#中国水下考古又一大发现#的词条冲上热搜。

CFF20LXzkOzNs7KqeZa6442COrY8iaUIy9gXHYicO5u6t5E3TRsnfdAURdiaI31JlCgOJKpKyvhTicibrda59ZdXWWA.jpg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长江口二号古船成功打捞出水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21日报道,采用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我国迄今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的木质沉船——长江口二号古船于今日在长江口水域成功实施整体打捞。

FPmf3cddXrJ6HtmC5VIxA3DVibwBS568W23dvPibZnkbfysU7KeUVNgAkO2d2UrVga1YyTuJAXibmLOtZxMicokImQ.jpg

古船模拟图

从20日夜间到21日凌晨,万吨“大力”号与我国自主研发的古船整体打捞专用工程船“奋力”轮携手,在长江口二号古船所在长江口横沙水域完成各项调试,启动智慧打捞监控系统,对这艘清代沉船实施水下整体打捞。

azXQmS1HA7lDRtDrtZCekufUyI8rmicFeoOo9P1FdxCk9Z3sMg8oJJllq7QibrGlAicYeuehGKX5Om6gllJFicXuzQ.png

11月20日拍摄的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出水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长江口二号水下考古遗址,包括古船船身、海水和淤泥,被紧紧包裹在22根钢铁弧形梁构成的“考古沉箱”中,整体重达8800余吨,在提升作用下以每小时约4米的速度逐渐浮出水面。21日零时40分,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桅杆率先出水。

EJfBYyWDbE81sOL4gZNPFk1DJkoibroF6sZpjLb7NjuGPHlmSyg6AuZgVcnDep1JnUMW0vGrPZKFF4L1G9FxWPw.jpg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副局长周东荣告诉记者,11月20日至25日,长江口海域有大风天气,气象、潮汐等条件复杂多变,打捞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时间窗口”被一再压缩。

azXQmS1HA7lDRtDrtZCekufUyI8rmicFexJ3xCKBb6cRYruwfUo9dDYIMic4u4FM6jibz0iaLf9Jm2HPOkV6zhB05A.png

11月20日拍摄的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azXQmS1HA7lDRtDrtZCekufUyI8rmicFe80xpCVTDzCUGTSCzibHrib4oklaOQh1qF34jjZf9eAOMNpSoKvkXyVgg.png

11月20日拍摄的“大力”号。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azXQmS1HA7lDRtDrtZCekufUyI8rmicFetic6Z7z5CtjQv1ZZGO8BIYtruubjvl4RG9BQlffklsRMuS8oHn6Mx2g.png

11月21日,工作人员下水给桅杆“穿上”保护衣(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长江口二号古船成功打捞出水,是水下工程技术与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完美结合,为国际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中国案例、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说。

据悉,未来数天内,根据气象潮汐条件,“奋力”轮将“怀抱”长江口二号古船驶往位于上海杨浦滨江的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让长江口二号古船在黄浦江畔“安家”。

CFF20LXzkOxWFaIZkFezpRUVTqlmOrq1VibYNXCiadmmkicXcYGqfHSoXJ2NpnoVUDTXqqNamnbKRuoPmBRFTAib8g.jpg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古船发现于7年前

载有大量文物,超600件入库清理

综合新华社、上海新闻广播,2015年,上海市文物局组织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开展水下考古重点调查时,通过声呐扫测发现了一艘木质古船,考古编号为“长江口二号”,它也是全国水下文物普查期间首次主动发现并进行考古调查的古船。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孙键说,很多沉船的发现都是偶然性的,“比如渔民打捞有发现会喊我们去,但长江口二号是我们主动去发现的,要摸清水下家底。”

EJfBYyWDbE81sOL4gZNPFk1DJkoibroF60cVE9SYJ1MY4Oov6CvRIlbN7XaIIhT3yLbxQjxLibKTyoIJS6KtyAuQ.jpg

长江口二号古船是一艘清代贸易商船,船长约38.1米、宽约9.9米,已探明有31个舱室。它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木质帆船之一。填补了我国清代晚期大型木帆船研究空白。“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发现,印证了上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更是近代上海作为东亚乃至世界贸易和航运中心的珍贵历史见证。”上海市文物局局长方世忠说。

QvZej5zN2tticrUTNyOZGDLsOIh2JeA8qEj4aoZR3QIHNQ0bRhXY8cr94uyXd9Yd9aiaH8G0OQfnMHSyxZGUbZDA.jpg

通过选取4个进行小范围清理,发现舱内有码放整齐的景德镇窑瓷器等精美文物,在船体及周围还出土了紫砂器等大量文物,共计600余件。

CFF20LXzkOzNs7KqeZa6442COrY8iaUIySsniabicsibYxdcBMrWaH7wFyXN0qfd9WpYe6bkKdU0OShibiaGvATxib6Iw.png

CFF20LXzkOzNs7KqeZa6442COrY8iaUIyQhaKWk7mEs3IKeViaibSka6Co99cF13gicwpQcy7KMzw9twj9PIkKfQxw.png

CFF20LXzkOzNs7KqeZa6442COrY8iaUIy4icAhk0FiavEXSfXeiaqsECFAEd9MmdrCKMLZ6jM65ohw1GL11rQibHBRw.png

这件绿釉杯,同样出自景德镇窑,更为难得的是杯底的“同治年制”款,对于我们了解“长江口二号”的时代大有帮助。

再来看这件诗文杯,集“诗、书、画、印”于一体,一面写着“明月微风响,青声枕上闻”,一面写着“林中生玉竹,月下美人来”。长江口二号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又和国内外的哪些地方、那些人产生了联结?也许文物会告诉我们答案。

CFF20LXzkOzNs7KqeZa6442COrY8iaUIysvm3DWxiaH15lg5qsMby7jiahQk75POgs6QfxVjhia3EYwhtBCNib5CXSQ.png

就如同这个青釉水烟罐,专家推测产自越南,目前长江口二号出水的仅此一件,有专家据此推测,古船上也许有越南籍船员。甚至船上的木材,经鉴定也有出自东南亚一带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上海已经是沿海最大贸易港口之一。

CFF20LXzkOzNs7KqeZa6442COrY8iaUIy6gwvBcicKAIkvFF5yZfHkuBulGegUfMHpBaTF6wxlhceMTawKibRG7Vw.png

而在出水的文物中,一个木桶的残件,上书“时泰”二字,专家推测,这可能是当时一个“商号”的名称,就像现在的贸易公司一样,也生动再现晚清时期的贸易图景。

CFF20LXzkOzNs7KqeZa6442COrY8iaUIynhx4AzIghicaOPLejGsBwpbp528P2WSZHRPibwVSkSze99vKiaXBMxPWA.png

这件高足杯,出自元代的龙泉窑,那么为什么清代的沉船遗址中,会出现元代的“古董”呢?专家推测也许是作为船上的古董,被船员有意带入的,也许是出自其他沉船遗址,那么在长江口二号的周围,会不会埋藏着更多的“时间胶囊”?一切都等到长江口二号出水后揭晓答案。

CFF20LXzkOzNs7KqeZa6442COrY8iaUIylbTbXibpUaMg45NkUTsrxpuu3iaKiavKJjnGPbVIIvKwt4iaPFS5eqKlJg.png

编辑|鹏 杜波

校对|卢祥勇

图片来源:新华社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上海新闻广播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