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一种新水果诞生!中国科学家培养出“脆蜜”,是龙眼+荔枝的后代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8-27 00:10:55

每经编辑 程鹏    

龙眼×荔枝=?

据华南农业大学微信号8月25日消息,华南农业大学刘成明教授团队育出世界上第一个龙眼与荔枝杂交的属间杂交新品种——“脆蜜”。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龙眼和荔枝杂交的新品种,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据育种团队负责人、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刘成明介绍,“脆蜜”是历时15年研发出来的,选育了石硖龙眼和紫娘喜荔枝作为杂交对象。

7850801927415622656.jpeg

 

图片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微信号截图

“‘脆蜜’最初被称为‘石紫脆蜜’,它是以石硖龙眼为母本,以紫娘喜荔枝为父本,通过属间杂交育种的方式,选育出的一个新品种。”刘成明介绍道。

该品种兼具石硖龙眼和紫娘喜荔枝的一些优点,其果肉嫩脆,完全无渣,糖度高达20-24%,“‘脆’和‘蜜’很好地概括了它的特点。”刘成明说。

5874678076875012096.png

脆蜜究竟是荔枝还是龙眼?

据广州从化发布,近日,在鳌头镇水西村“脆蜜”属间杂交新品种种植基地举行的晚熟优质龙眼荔枝属间杂交新品种“脆蜜(SZ52)”现场观摩品鉴会上,记者见到了“脆蜜”的真颜。

3467828574523771904.png

那么,这个杂交品种究竟是荔枝还是龙眼呢?

育种团队负责人、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刘成明解释道,事实上,“脆蜜”仍然是一个龙眼品种,不过其果肉很嫩,这点与荔枝类似,另外,“脆蜜”果皮的龟裂片很明显,呈疙瘩状,这也是荔枝才有的特点。

 

刘成明表示,上世纪90年代,果树育种学上有一个热点领域,那就是将植物不同种、属、甚至科间的原生质体通过人工方法诱导融合,然后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再生杂种植株的技术。

3075261871662828544.jpeg

 

图片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微信号截图

当时,不少科研团队都在做相关工作,刘成明也打算在荔枝和龙眼上进行探索,但是结果一直出不来。于是他决定换个思路,做两属之间的有性杂交。通过不断试验,他努力寻求得到杂交种子的技术手段。在只有千分之几的成功率下,最终获得了成功。

它的果实近圆形,果皮呈黄绿色,果实较大,平均单果重11.5 g。而它的果肉较厚、呈蜡黄色,可食率70.8%,糖度高达20-24%,吃起来果肉嫩脆,完全无渣,且风味清甜多汁,具有香气。

2367898322928556032.jpeg

 

5874678076875012096.png

 

脆蜜有哪些优势?

 

据专家介绍,“脆蜜”以其晚熟性和抗寒性可以使龙眼产区北移,扩大产区,拉长产期,将来中秋节也能吃到广东龙眼。

 

 

1222580492062629888.png

 

“从07年人工有性杂交开始,历时15年了,这个过程真的不容易。”刘成明说,现在培育出来的“脆蜜”身上有很多优势。

首先,“脆蜜”的成熟期比石硖龙眼晚15~20天,可以错开集中上市时间。

449070507685971968.jpeg

 

图片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微信号截图

其次,“脆蜜”枝条生长能力很强,树势壮旺。水西果园在2020年3月开始嫁接“脆蜜”,2021年就已经开始挂果,这与“脆蜜”的生长特性有关。据介绍,“脆蜜”一张复叶上有7对小叶(石硖龙眼为5对,荔枝只有3对),小叶很大,总叶片面积大,光能利用效率高,因此,孕育的花穗和果穗也较大,容易实现高产稳产目标。

“脆蜜”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更耐低温,抗寒性强。2021年1月,潮州经历了-3~-4℃的低温,同一区域的石硖龙眼枝条受冻严重,叶片干枯发黄卷曲,冻害程度达到4级,但“脆蜜”叶片只有轻微受害,冻害程度仅为1级。所以,在刘教授看来,位于广州北部的从化,在推广这一品种方面,是具有很好的前景。

2020年3月,从化鳌头镇水西村“脆蜜”属间杂交新品种种植基地做了第一个试吃的“螃蟹”,进行高接“脆蜜”,并于2021年8月实现了挂果。

1616257683124091904.jpeg

目前基地刚开始进入成熟期,采摘期能持续至9月中旬,明显延长了龙眼的鲜果供应期。今年是第二年挂果,产量预计在4000~5000公斤,主要以定制销售为主,目前基地的“脆蜜”已经全部预订出去。目前,“脆蜜”在广东潮州、湛江、广州从化、清远连州、四川泸州和重庆永川等试验基地均表现良好。几天前,还刚刚通过了广东省新品种审(评)定的现场鉴定。

 编辑|程鹏 杜恒峰

校对|王月龙

封面图片来源:华南农业大学

2777513922006373376.png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广州从化发布、华南农业大学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921734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