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养殖水貂体内发现变异新冠病毒,可能导致新冠疫苗无效,世卫组织最新回应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0-11-07 07:47:53

每经编辑 赵庆

人工养殖的水貂传播变异的新冠病毒,影响到底有多大?世卫组织最新回应了。

当地时间11月6日,世卫组织举行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以来,不同动物感染过新冠病毒,也有可能再传回人类。令人担心的是,水貂这样的哺乳动物是很适合新冠病毒的动物宿主,新冠病毒可能在这些物种内逐渐变化。需要在农场内确保生物安全,避免新冠病毒再从动物传给人类。现有证据显示,变异后的新冠病毒行为并无不同,只是在具体特征上可能有轻微区别,但仍是同一种病毒,其具体影响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确定。

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表示,世卫组织已对超过17万个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展开追踪,还没证据显示此次水貂体内新冠病毒出现的变异会影响疫苗效力,目前尚不能得出结论。

当地时间11月6日,丹麦广播电视台(DR)报道,丹麦血清研究所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丹麦发现了5种不同的貂类变异新冠肺炎病毒,即cluster 1— cluster 5。初步研究表明,与非突变型病毒相比,第5组中的这种病毒对抗体敏感性降低,这已在实验室实验中得到证明。

这一发现令人担忧,因为它可能会对新冠肺炎疫苗产生影响。还使用相同的方法检查了来自cluster 1的病毒,但是没有发现降低的抗体敏感性的证据。其他变体(cluster 2–4)也正在测试敏感性。但是,这些研究需要花费数周时间,因为需要培养病毒。

在丹麦,从6月初到10月中旬,在5102个样本中,有214例检测到来自貂类变异新冠肺炎病毒。8月和9月在5个水貂养殖场和12个样本中发现了“Cluster 5”病毒。其中11例来自北日德兰半岛,西兰岛1例。这表明迄今为止,在靠近感染养殖场的北日德兰半岛,貂类变异新冠肺炎病毒的感染是主要的问题。

因为在养殖水貂体内发现变异新冠病毒,或可向人类传播,丹麦政府4日宣布将捕杀全国1700万只水貂。更让人担心的是,丹麦政府表示,变异的新冠病毒可能导致研制中的新冠疫苗无效。此前全球已有多个关于哺乳动物受新冠病毒感染的报告,但病毒变异并威胁到疫苗效果的情况尚属首次。

据新华社,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4日说,鉴于卫生部门在养殖貂身上发现的一个新冠病毒变种已传给人,政府将宰杀养殖场内所有貂,数量至多1700万只。

弗雷泽里克森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卫生部门在人体和貂体内发现多个新冠病毒毒株,它们对抗体敏感度降低,意味着可能削减疫苗作用。“貂体内变异的病毒可能威胁到今后疫苗效力”,甚至“存在从丹麦蔓延至其他国家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宰杀所有貂”。

这些发现基于丹麦负责处理传染病的国家血清研究所在实验室做的测试。丹麦卫生部门已将相关信息分享给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丹麦警察总长托基尔·福格德说,宰杀行动将“尽快”开始。不过,要在1000多家养殖场宰杀1500万至1700万只貂,“任务非常艰巨”。

丹麦是世界上最大的貂皮生产国。按照丹麦卫生部门说法,207家貂养殖场检测到新冠病毒,多数病例发生在日德兰半岛北部。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