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传统金融风控需用好数字化手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20-11-06 18:20:57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若山发现,尽管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但传统银行做风险控制,“只不过是把过去线下的习惯经验、手段方法,搬到了线上。对于传统金融业而言,怎么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风险控制,还是一个很高的挑战。”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每经编辑 杨欢

1.thumb_head

论坛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吴林静 摄

关于金融科技的发展,有个观点是——由于传统金融的缺位,让科技公司找到了发展的机遇,同时响应了被忽视的需求,获得异军突起的发展之力。如今,传统金融业也意识到了金融科技的力量,正在求新、求变、求突破“堵点”。

“数字化建设正在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破局利器。”11月6日,第三届进博会普惠金融建设和数字化发展”主题论坛举行,中国银行行长王江在会上表示,疫情催化了金融服务的数字化改造,新技术的应用又降低了普惠金融的服务成本,再加上小微企业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渴求,发展普惠金融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愈发凸显。

然而,作为大型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是围绕大客户、大行业展开,涉及到小微企业的服务经验和客户基础,远远不足。普惠金融无疑将给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监管体制带来一场业务模式和体系的升级改造。

疫情催化,普惠金融迫在眉睫

根据世界银行、经合组织(OECD)和Facebook联合开展的全球中小企业调查,2020年1至5月全球超过四分之一的中小企业已经停工关闭,尚在营业中的企业超过一半表示月收入同比下降50%以上。

需求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疫情之下,普惠金融的发展更加迫切、更加重要。

王江表示,通观国内,已经逐步建立起了大中小型金融机构都参与的多元化、广覆盖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受到疫情的催化,金融服务的全流程有了数字化的探索,包括贷前调查、贷后管理等多个环节,从过去由线下渠道完成业务的流程变为线上完成。

再加上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渗透,也帮助普惠金融提高了风险识别的精准性,同时大幅降低了普惠金融服务的成本。

不过,在普惠金融数字化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堵点”。王江提到,传统银行的经营、监管模式,在服务效率、经营成本方面存在痛点难点,亟需依靠新的技术来打通。

“从长期看,数字普惠金融模式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不过数字技术只是手段,要想真正实现普惠金融长期可持续发展,仍需要各类金融服务提供商不断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深入挖掘小微企业的需求潜能,帮助其提升造血功能和‘打渔’本领。”王江说。

替代数据,破解“白户”首贷难

众所周知,大企业是传统金融业服务的“主流”,无论是个体居民还是小微企业,其融资需求很难被满足。

症结就在于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会上提到的“信用白户”,“没有信贷记录的‘白户’或‘准白户’,难就难在首次批贷,他们在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没有信用记录”。

有数据显示,我国2019年1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75%没有信用卡,63%以上的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尚未被满足,这个庞大的群体正是普惠金融要服务的重点目标。没有信用数据,就成为困扰传统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多年的一大难题。

对此,央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余文建提到了近几年不断发展的“替代类数据”。“比方支付数据、商务数据,可以作为替代类的数据提供给商业银行辅助完成信贷决策。”余文建建议,当依靠大数据风控,为这些“信用白户”完成首贷后,通过借贷的多次循环,就能形成征信,进入一个循环的通道。

有替代数据作支撑,方法也具备可行性,但为什么普惠金融提出许多年,传统金融业依旧未能形成爆发性的突破呢?反而让蚂蚁金服炒火了“普惠金融”的概念,根据招股书,蚂蚁金服每年信贷业务增速高达4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若山给出了他的观察。因为在多家金融类上市公司任独立董事,李若山发现尽管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但传统银行做风险控制,“只不过是把过去线下的习惯经验、手段方法,搬到了线上。对于传统金融业而言,怎么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风险控制,还是一个很高的挑战。”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传统金融 普惠金融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