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ofo、途歌科技、健康猫……为何齐齐倒在2018寒冬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1-27 11:03:18

成功的企业都是相似的,而失败的案例却各有各的不幸。这些在2018年失败的创投案例,则值得被回顾和给人警醒。

每经记者 李蕾    每经实习记者 唐如钰 姚亚楠    每经编辑 肖芮冬    

Upload_1548505983340.thumb_head
图片来源:摄图网

创投失败年年有,寒冬之下尤其多。

2018年的创投圈有太多故事可以讲,有天之骄子创业者的惨败,有披着自主创新外壳项目骗投资,也有行业的集中“爆雷”和最短时间的投资退回。其中,有一些案例值得被回顾与记住——“记”不是为挽歌,而是告诫。

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特意梳理了2018年创投失败七大案例。

小黄车ofo:最全面的溃败

2018年你最想撤回的操作是什么?

不知道近1500万焦急等待退款的ofo用户,他们是否会首选撤回押金,但对于砸进更多真金白银的ofo投资人来说,一定想第一时间按下撤回键。

数据来源:记者据CVSource投中网、公开资料整理,下同

2018年,共享单车的泡沫再也吹不下去了,ofo的大败局似乎也难以逆转。

与供应商对簿公堂、被爆出与投资人决裂、捆绑P2P遭用户唾弃、联合创始人分道扬镳,失败的创业者和企业很多,但像ofo这样四面楚歌、千夫所指,实属罕见。

究其原因,纵向要面对传统自行车从生产到回收的全流程,横向要面对互联网人才整合、全球化布局,这些纷繁错杂的问题对于年轻的戴威来说,显然是超纲了。

伴随着ofo被一轮轮资本快速催熟,戴威性格中倔强高傲的一面也被越放越大,不可避免地裹挟着ofo与各方走向最终决裂,无法协调好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平衡好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创业者最终还是要吞下自己和资本共同酿造的苦果。

时至今日,共享单车开创者、摩拜天使投资人李斌依然认为,能够把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中国交通真正面临的问题完美地连接起来,共享单车毫无疑问是一个挺酷的事情,“但在中国做任何事情最后都容易跟风,没有对原创思想的尊重,整个行业被非良性的竞争裹挟着往前走,把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很好的初心很快就拖入一个泥潭。”

途歌科技:最不“吸取教训”的失败

与ofo一样,2018年同样未能将“互联网+应用场景+大交通”成功结合的还有共享汽车平台途歌科技(以下简称途歌)。

在新一轮千万级美元融资过去两个月后,途歌陷入了用户追债退押、总部员工讨薪、CEO王利峰被围堵的四面楚歌之中。似乎又一讲着共享故事、要解决一线城市出行难题的美好愿望在去年冬天破灭了。

破灭的背后则是途歌的重资产、重运营模式,即便是一年内拿到两轮千万级美元的“输血”,也难以赶上其“流血”的速度。其服务滞后的地勤团队,以及随借随还模式造成的找车难、用车贵等问题,一方面给用户较差的用车体验,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大批车辆被闲置沦为“僵尸车”。

一言以蔽之,途歌的问题也是共享经济老生常谈的投入大、盈利难、软硬件维护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去年9月,途歌被曝出退出南京,地方员工抱怨公司迟迟不报销其垫付的停车费与油钱、“僵尸车”现象严重等问题;10月,途歌拿到海纳亚洲、真格基金、凯欣亚洲的新一轮融资,也被戏称为投资者的“临终关怀”。

途歌的困局,不是孤例。2018年可以说是共享经济全线崩溃之年。太多惨烈的故事告诫创业者,当经营陷入困境、资金紧张,用户挤兑押金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显然,倒在2018年的企业仍未吸取教训、谨记押金是负债而非资产的道理。

共享经济,最终的落脚点仍是经济。若仅打着互联网思维的旗号讲着模式的故事,心安理得烧着投资人的钱、用着消费者的押金,同时又长期无法突破成本高昂、运营粗糙的困局并实现盈利,那共享经济便只剩“共享”二字,虚假繁荣过后则是创业机构人去楼空,投资人追债、消费者维权的一地鸡毛。

腾讯投资差评:最快速的失败

验证一次投资的成败需要多久?

从2018年5月23日,差评宣布完成由腾讯TOPIC基金(腾讯兴趣内容基金)领投的3000万A轮融资,到2018年5月28日差评又宣布主动退还相关投资,短短五天时间内,腾讯在科技新媒体领域的首笔投资就被群嘲失败。

创立于2015年的差评从微信公众号起家,因其运营者屡屡抄袭、剽窃其他原创内容,长久以来差评被冠以“洗稿”的恶名,称得上是行业公敌。而一向宣称保护原创的腾讯,突然官宣投资了一个“洗稿大V”,不仅这笔投资的尽职调查、投资逻辑饱受质疑,连同腾讯的价值观也开始被指出现问题,作为一家互联网巨头,这比被批“没有梦想”严重百倍。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腾讯紧急发布声明称,若此次投资与腾讯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不符将协商退股,马化腾也在朋友圈盖章业务部门没有做好尽职调查。尽管腾讯公关总监张军一再解释称,投资差评并非公司级投资,请大家不要以一个团队的一次决策来断定为腾讯立场,但这种说法显然难平市场的指责。

一面宣称注重对原创优质内容的保护,要打造健康的内容生态,一面又投资以“搬运工”著称的“洗稿大v”,这着实让人难以分清是这笔投资的尽职调查、投资逻辑还是更大的企业价值观出了问题。2014年~2016年是内容创业赛道投资较为火热的阶段,当初炙手可热的项目逐渐步入商业验证阶段,腾讯这笔引发差评如潮的投资,不仅为产业投资者上了生动一课,也向自媒体行业中依靠刷量注水、洗稿抄袭进行商业变现的泡沫制造者做出了警告。

学霸1对1:最意想不到的失败

宽赛道、大风口行业、荣获2017年度品牌影响力教育机构的在线辅导平台却在2018年倒闭了。不仅投资者意想不到,即便是对公司了如指掌的创业者一时也难以承受这个霹雳。

作为95后的创始人,曲斐煊曾将创业视为“一场只准成功不准失败的战役,因为肩负了太多人的无条件信任”。遗憾的是,这场战役在学霸1对1三周年纪念日这天,以公司欠薪停业、家长员工纷纷维权告终。

事实上,教育培训项目除了受资本热捧外,还有因学费都是预交制具备现金流相对充裕的特点。《每日经济新闻》曾报道,2018年7月、8月学霸1对1的营收达到了1600万元左右。那么,已有一定成绩的机构为何突然倒闭?

具体原因,恐怕只有曲斐煊才清楚。但不可否认的是,学霸1对1是如今教育培训行业的缩影。随着选手的增多,一方面机构获客成本不断增长、优质师资难抢、难留。

一位教育培训行业资深从业者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即便是一流的培训机构优秀师资力量也流失严重,“不少名师为更高的薪酬或自主创业离开平台”。另一方面,行业也面临着教育效果判断缺乏客观标准、口碑转换难等困难。

此外,2018年也被视为教育培训行业的监管大年,去年3月以来教育部多次发文对培训教师资格、机构运营环境、证照等行业问题进行了严格规范。8月22日发布的《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80号)更明确要求培训机构,“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财务与资产管理的规定,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合规成本增高、预付金减少意味着平台现金流变短,2019年可能有更多的机构会倒下”,前述从业者如是说道。

据公开资料显示,学霸1对1的主要资方为国金投资和隽泰投资,具体投资金额未公布。但无论金额大小,这家成绩不差的机构突然倒闭,着实让投资人与市场都震惊了一回。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支撑教育培训机构活下去、走更远的永远是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稳定的生源和资金链这四大核心要素。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

2019年在监管、资本双收紧之下,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如此,对那些符合资质的培训机构而言,除了要练好内功、未雨绸缪,还需“勒紧腰带”方能熬过冬天。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ofo 途歌科技 差评 学霸1对1 红芯浏览器 寓见公寓 健康猫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