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8年末特刊-证券/理财

每经网首页 > 2018年末特刊-证券/理财 > 正文

2018年淡化指数 看清机会与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 2017-12-28 18:00:17

目前市场普遍预测,2018年面临的主要不利因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利率上涨;其次,是地缘政治因素;第三,就是警惕“灰犀牛”。

每经编辑 张道达    

____.thumb_head

CFP图

(张道达)

牛市?熊市?震荡市?

一直以来,大家都在纠结这样一个问题。尤其是在2017年,大家似乎都想得到答案。然而,眼看2017年即将过去,大家却越来越感到迷茫。2017年的行情,既不像牛市,也不像熊市,大家距离答案似乎越来越远。

2018年即将来临,在新的一年中,又将是怎样的一轮行情在等待我们?是牛市,还是熊市?未来的一年,有哪些风险值得我们警惕,又有哪些机会值得我们期待?

在2017年的少数派报告中,达哥和牛博士再次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的邀请,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展望:三大风险需要提防

牛博士:感谢达哥对2017年的精彩总结。那么对于2018年,达哥认为哪些因素将会对A股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道达:在宏观经济层面,达哥并不是专家。不过,市场普遍的预期是,2018年中国经济将继续沿稳健增长的趋势运行,2018年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要分析2018年影响A股市场的因素,我更愿意首先考虑风险因素,只有对2018年重大不利因素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从容应对来年的市场。

近一段时间,我也参考了不少机构对2018年市场的分析研究。目前市场普遍预测,2018年面临的主要不利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利率上涨。2017年美联储已经3次加息,预计2018年还会有3次加息。在这样的加息周期中,2018年全球范围内将进入货币紧缩周期。暂时来看,中国央行还没有紧跟美联储步伐开始加息,但实际利率已经有所上行。我个人认为,2018年央行大幅收紧货币的可能性很小,但即便是小幅收紧,对资本市场而言,都是不利因素。

其次,是地缘政治因素,例如中东等,这里就不过多阐述。

第三,就是警惕“灰犀牛”。2017年以来,管理层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既要防范“黑天鹅”,也要提防“灰犀牛”。中国面临的“灰犀牛”有哪些?房地产泡沫、人民币汇率走向,以及银行不良资产增加等,以上这些因素都值得重点关注。

憧憬:三“小牛”齐头并进

牛博士:谈完风险,再来谈谈机会吧。2017年A股市场白马股的牛市已经深入人心,那么2018年市场风格依然会是既有白马股吗?毕竟,2017年很多消费类白马股已经涨幅很大了。

道达:你说的,确实是个问题。2017年家电、白酒等不少消费类白马股涨幅巨大,2018年能否继续保持强势,存在不小的分歧。但不论如何,我认为价值投资风格依然会贯穿在2018年的行情中。

就上证50指数而言,现在平均市盈率大概在12倍左右,考虑到2018年盈利增长因素,我认为蓝筹股2018年相对于海外其实依然有估值优势。2018年,国际机构资金预计还将流入A股约3000亿元增量,这些资金进来,或许还会青睐既有蓝筹股。

牛博士:那么,哪些类型的蓝筹股,有望蕴藏投资机会?

道达:我个人认为,A股2018年可能是另一种价值投资的路径,或者说是价值投资的其他表现形式。

2017年,是白马蓝筹这一头牛独步天下,而2018年,有可能变成三头小牛:白马蓝筹牛(包括一线和二线)、科技创新牛和新兴产业牛。所以,在进行投资时,建议不再按照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分类去区别对待和观察公司,而是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相结合,去寻找有核心竞争力或者选对了行业赛道的公司。

具体来看,首先是“新兴产业牛”。这里面包括: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5G产业链、物联网产业链、大数据产业链和人工智能产业链等。

其次,是“科技创新牛”,比如在芯片技术、新药研发(包括基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方面的领导型公司。

第三,还是“白马蓝筹牛”。这里所指的白马股,主要是各行业的龙头公司。只要行业没有进入下滑周期,而是继续保持增长,它们的龙头公司都是存在机会的。毕竟,海外资金进入A股市场,不可能对各个行业的大部分公司都有深入的了解,海外资金会选择的,只能是各个行业的龙头公司。

操作:做好趋势波段

牛博士:最后,我还想问的是,2018年大盘走势会是怎样?我相信,这也是广大投资者希望了解的,要想对2018年投资做到心中有数,还是有必要对大盘走势有一个提前预判。

道达:就2017年的行情来看,沪指虽然在年中跌到过3016点,11月也见到过3450点的高点,但是到了年末,还是又回到了3300点附近。2017年的大盘,基本上还是围绕3300点这个中枢在震荡,这也是A股市场缓慢复苏的过程。

尽管2017年上下波动的幅度,就是大概300点的空间,但不同类型的个股,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走势,对不同的投资者而言,买入的个股类型不同,获得的是截然不同的投资结果。所以,展望2018年,我认为过于强调大盘指数的意义已经不那么大了。

如果一定要说指数,眼光可以放得更长远一些。2016年初,大盘在2638点见底后,其实最近两年来,大盘实际上是在以3000点为中枢的区域,展开上下波动,这种波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的重心是在不断向上,这主要是由优质个股的价值回归和重估造成的。而价值股的市值增长,是超过了垃圾股的市值萎缩的,所以大盘总体还是向上的。而2018年,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牺牲股市这个直接融资市场,这个可能性几乎为零,正常人都不会做这个选择。所以对于股市还是不要过于悲观,做好趋势波段就行了。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投资特刊 淡化指数 股市 风险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