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专题

每经网首页 > 专题 > 正文

常外污染追踪:常州否认周边土壤和水遭到污染 两种检测结果遭质疑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4-19 16:24:05

常外污染事件继续发酵,常隆化工所涉及的两家上市公司诺普信和江山股份都第一时间发布公告给予撇清。然而此事并未消停,在经过梳理之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央视从家长手中获得的检测报告,与今年2月份常州官方公布的检测报告结果差距较大,两种检测结果谁真谁假成为焦点。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记者 查道坤

常外污染事件继续发酵,常隆化工所涉及的两家上市公司诺普信和江山股份都第一时间发布公告给予撇清。然而此事并未消停,在经过梳理之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央视从家长手中获得的检测报告,与今年2月份常州官方公布的检测报告结果差距较大,两种检测结果谁真谁假成为焦点。

此外,4月19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收到常州市政府新闻办发来的关于常外报道的声明显示,否认周边土壤和水遭到了污染,并且否认央视报道中,学生中有个别被查出了淋巴癌、白血病等恶性疾病的情况。

两种检测结果遭质疑

据记者了解,常州市官方在事件爆发之前,曾经对常隆化工所在地块进行过土壤修复。记者获取的《常隆(华达、常宇)公司原厂址地块污染场地土壤修复调整工程验收技术方案》显示,在2011年3月至2011年5月,常州市新北区政府委托原常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对常隆地块内的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和风险评估,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常隆地块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污染较重,用于商业开发的环境风险不可接受,必须对污染场地实施修复。

此外,上述方案还显示,在2013年8月,常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了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方案研究,将污染场地-6米以上的污染土壤挖出,-6米以下未达到修复目标的污染土壤采取隔离的措施。污染地下水修复采用原位化学氧化的修复方法。

对此,南京一家环境研究所的李祥林教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这些化学固废此前深埋在地下,挥发性相对较慢,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相对较弱。但是经过深挖之后,就会导致污染物被释放出来,导致学生不适的原因,应该是这次深挖之后的污染物释放。”

上述说法,在常外的环评报告中得到了证实。根据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新北校区新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显示,场地开展修复后,会产生一定的空气污染,而且如果学校在修复验收完成前使用,必须注意常隆地块修复产生的污染对在校师生的影响。

随后,在2014年3月,常隆化工污染地块进行了修复工作,然而在修复工作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之下,2015年9月,常州外国语学校整体搬迁至新北区龙虎塘街道的新校区。在新校区使用三个月之后,学生陆续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

然而,今年2月3日,对修复地块启动工程验收程序,根据监测方案,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包括两部分:场内和场界的监测、周边敏感保护目标监测。另外还针对场地的污染特征,委托第三方完成了多种特征因子比对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环境空气中的特征污染物基本未检出,个别检出指标远低于国家标准,且三个采样点无明显差异,工程已达到预期环保治理效果。3月下旬,学校、家长分别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常州外国语学校校区室内空气、土壤、地下水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检测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常州官方公布的检测结果,则与学生家长公布的检测结果相差甚大。其中,学生家长张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实朴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受他们委托进行了与学校同样的检测,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学校的检测报告7页,我们有118页,我们的检测报告发现有多项不应出现而出现的化学物质,如水样中氟化物、碘化物超标,以及金属锰、铁等也在超标之列,并且明确说明了检测结果不达标。”

两种检测结果为何差距这么大,不得而知,但是关于两种检测结果谁最为客观,成为关注的焦点。对此,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根据学生家长公布的检测结果显示,检测出来的超标固废,长期接触会导致白血病和肿瘤的发生,常州当地在短时间内出现这么多群体性的症状,发病率这么高,应该与该地块严重污染有很大关系。

在环保业内人士看来,潘教授的说法,明显对常州官方公布的检测结果并不认同。

常州否认土壤和水被污染

对于外界的质疑,4月19日上午,常州市政府新闻办发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关于常外报道的声明中作出了具体的回应。

其中,关于到底有多少学生出现身体异样的问题,央视报道中称,常州外国语学校先后有641名学生被送到医院进行检查。有493人出现皮炎、湿疹、支气管炎、血液指标异常、白细胞减少等异常症状,个别的还被查出了淋巴癌、白血病等恶性疾病。

对此,声明中回应称,2016年1月11日至2月29日,全市8家医院共接诊常外学生就诊及体检597人,检查结果正常的464人,部分检查指标异常133人。

而对于查出了淋巴癌、白血病等恶性疾病的说法,常州官方回应称,目前没有发现有学生白血病病例,仅有一例淋巴癌,但该学生是在学校搬迁至新校区之前、于2015年9月确诊的。

央视的报道中称,常外附近的原常隆化工厂地块,在对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中,土壤、地下水里以氯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污染物为主,萘、茚并芘等多环芳烃以及金属汞、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普遍超标严重,其中污染最重的是氯苯,它在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浓度超标达94799倍和78899倍,四氯化碳浓度超标也有22699倍,其它的二氯苯、三氯甲烷、二甲苯总和高锰酸盐指数超标也有数千倍之多。

对此,常州官方的声明中表示,今年2月15日,原常隆地块土壤修复调整工程通过验收,专家组作出结论:工程已达到预期环保治理效果,空气质量监测完全达标。为进一步控制该场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风险,当地编制了《常隆(华达、常宇)公司原厂址地块环境监控方案设计工作大纲》,并于2016年2月通过专家评审。目前正按照大纲要求,制订五年实施方案,持续开展地块及周边敏感目标的空气、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工作,以及地下水控制性修复工程。同时,官方还称,他们得到的结论是,该地块的生态隐患是可控的。

声明表示,根据检测结果显示,检测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要求。并且自2011年起,经过多次监测,结果表明,常外校区的土壤和地下水没有受到常隆(华达、常宇)地块污染的影响。此外,监测数据表明,常外地块土壤和地下水未受到污染。

在声明中,对于常外附近地块是否存在偷埋危废问题。常州官方表示,2015年11月6日—11月19日,在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的全程监督下,由有资质的专业队伍依据举报人现场指认地点进行钻孔28个,并对重点疑似区域逐一挖掘,挖掘面积345平方米,挖掘深度达到6米。现场共挖掘出30公斤填埋物,包括残破铁桶两个(其中一只内有少量黑褐色粘稠物)、小包除草剂(包装袋注明为“高渗异丙隆”)三包,未发现大量具有化学品特征物质的填埋痕迹。

除了作出否认之外,在声明中常州官方还表示,目前常隆化工地块已经变更地块用途,调整修复方案。由新北区政府组织专家制定并实施原常隆地块应急处理方案和土壤修复调整方案,同时将该地块用途由商业开发调整为绿化和配套设施用地,并由环保部门加强施工监管。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常州官方的声明因与家长的说法相差较大,从而引起外界质疑,但是由环保部和江苏省政府组织的调查组已经到达常州进行核查,并且教育部也表示对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问题高度重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启动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察机制,由国家督学赴常州进行专项督导,并将及时发布有关督导情况,切实维护学生身心健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最新了解的情况是,常外污染事件爆发之后,该校学生出现了转学潮,截至目前已经有46人转学。

责编 靳水平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常外污染追踪:常州否认周边土壤和水遭到污染 两种检测结果遭质疑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