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长安号”首次载货回程 陕西与中亚铁路贸易实现有来有往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3-22 01:18:05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俊明    

每经记者 李俊明

随着中亚货运班列“长安号”首次载货返程,这意味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中国陕西与中亚地区铁路贸易真正实现“有来有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西安国际港务区获悉,首趟“长安号”国际货运回程班列已经从哈萨克斯坦发车,预计将于3月25日左右抵达西安港。“长安号”回程所载的货物为初榨油,系陕西一家本土粮油公司——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菊集团)进口。爱菊集团国际部部长李琳向记者表示,公司今年将在哈萨克斯坦建成粮油生产基地,届时“长安号”载物回程将成常态。

“长安号”首次返程背后,是中国陕西与中亚铁路贸易首次实现“有来有往”。目前已经获得国际代码的“西安港”(国际代码:CNXAG),定位为国内首个内陆港,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西安正在努力与中亚实现货物互通,并输出产能。

“长安号”首次实现回程

来自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消息称,载着2000吨初榨油的中亚货运班列“长安号”,3月20日从哈萨克斯坦多斯托克驶入新疆阿拉山口岸,预计将于3月25日左右抵达西安港。

新筑镇,汉代时位于漕运渠南侧,由于地处渭河渡口,自古以来便是物资集散地和南北交通要冲。2010年底,随着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在这里建成启用,“新筑”再次成为西安与外界交流的一个关键词。负责“长安号”发车的西安铁路局新筑站站长张义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是“长安号”从2013年11月开通以来首次回程。

此次“长安号”所载的初榨油为陕西本土企业爱菊集团进口。李琳告诉记者,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带动下,公司将投资方向转向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且已经在当地投建了粮油加工基地。

据了解,爱菊集团生产的米面油在西安市场的占有率均在30%以上,覆盖率达100%。记者获取的一份西安市政府批复文件显示,当地政府有意将爱菊集团在哈萨克斯坦投建的粮油基地,作为西安的放心粮食基地。

哈萨克斯坦出产的小麦、牛羊肉、鸡蛋与蜂蜜为纯天然、无污染的农副产品,据爱菊集团评估,其在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但受制于进口配额和检验检疫限制,目前均无法直接进入西安。不过,记者从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从哈萨克斯坦直接进口牛羊肉、蜂蜜和鸡蛋的谈判已经提上日程,此举或将扩大“长安号”回程班列的货物种类。

事实上,目前“长安号”最大的掣肘在于返程货物短缺。不过,李琳透露,爱菊集团在哈萨克斯坦的粮油生产基地将于今年建成,届时“长安号”载物回程将成为常态。

2016年将开行150班

资料显示,“长安号”2013年11月28日从西安首发。据西安铁路局新筑站统计,截至2016年2月29日,“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共开行162班,其中2015年开行95班。

张义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长安号”已实现从运营初期的每月1班到现在每周2~3班的常态化运营。

另据记者了解,目前“长安号”货源主要来自陕西、甘肃、宁夏、山东、江苏、河北、上海和浙江等地。其中,外地货源约占70%。“鉴于货物量加大,‘长安号’2016年将开行150班。”张义称。

尽管向西发运的货物量一直在增加,但在本次“长安号”班列回程之前,陕西并无回程班列。“这也意味着,自‘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中国陕西省与中亚地区铁路贸易首次实现‘有来有往’。”西安国际港务区一名负责人对此次“长安号”回程如是评价道。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西安港”正式启用。内陆港的定位使得西安必须在跨境铁路运输方面发力。对外贸易“有去无回”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西安港”作为内陆港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而本次“长安号”回程班列则成为回程破冰之旅。

上述西安国际港务区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长安号”回程班列的开行,为内陆地区与中亚、欧洲开展贸易往来,特别是通过铁路从当地进口大宗的货物、物资,探索了一条道路,为在陕西打造国内最大的、辐射全国乃至周边国家的内陆港奠定了基础。

上述负责人认为,“长安号”国际货运回程班列的开行,会吸引更多贸易人士的注意,并形成良性循环,会有更多的国内企业通过“长安号”出海。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