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2015年沪指遭GDP“撞”了三次腰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1-20 00:40:21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余强    

◎每经记者 余强

长期以来,习惯了GDP高增速的A股投资者,对于经济数据并不敏感。不过,由于近年来经济结构转型,增速放慢,市场对于GDP增速的关注同样逐步增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虽然2015年A股跌宕起伏,不过巧合的是,在每季度GDP数据公布当日,以传统产业为主的沪市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从这一角度来看,GDP俨然成为了股市情绪指标。

GDP变身股市情绪指标

2015年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5年1季度经济数据,其中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创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同季最低增速。当日,正处于牛市上升期的沪指一改上升势头,最终下跌1.24%。

2015年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GDP同比增长7%,彼时市场刚经历罕见的异常波动,随着国家队入场,正处于反弹期。不过,就在数据公布当日,沪指却下跌3.03%。市场似乎对这种没有显著变化的增速数据显得很失落。

2015年10月19日,在国庆假期后,市场迎来金秋行情,沪指仍处于上升期。三季度公布GDP增长6.9%,成为2015年前三季度增长最慢的一个季度,对于已经开始下降的GDP增速,沪指依然下跌了0.14%。

低增速或逐步被市场接受

从2015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当日市场的不同程度反映来看,宏观经济数据对于市场仍然有一定影响,特别是近年经济结构转型,增速下滑,市场对于经济数据更为敏感。另一方面,从上述三次数据公布日沪市的表现来看,市场对于低增速的经济数据的接受度正在不断提升。昨日公布的2015年全年经济数据,虽然并不亮眼,但是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一位私募人士表示,经济数据不好是预期中的事,经济减速是常态,市场会逐渐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到2011年,GDP增速保持在两位数左右,A股从6000点左右一路下跌至2000点附近,陷入三年的熊市;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上半年,GDP增速落在7%左右,A股却大涨近3000点,再次冲上5000点。未来数年,经济将维持在低速增长格局下,这对股市有何影响仍然值得关注。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