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比招商策略会更大的“丁蟹”:史上已多次成功预测行情见顶

每日经济新闻 2015-12-09 01:44:03

作为资本市场先知先觉者的产业资本,对股市的影响力度极大,因此其动向一向值得重点关注。观察A股历次牛市可以发现,牛市的高点往往对应着产业资本的集中减持潮。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杨建 实习记者 胡敏超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作为资本市场先知先觉者的产业资本,对股市的影响力度极大,因此其动向一向值得重点关注。观察A股历次牛市可以发现,牛市的高点往往对应着产业资本的集中减持潮。

在2016年1月8日之前,持股占5%以上的主要股东和高管减持仍被禁止,之后股东减持潮会不会再度爆发?产业资本密集减持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产业资本密集减持,A股走势是否会一蹶不振?

昨天(12月8日),招商证券策略会被股民朋友圈刷屏,大盘相应跳水67点,然而一位私募圈大佬却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一A股市场的丁蟹效应并不算什么,只是短期‘小蟹’,真正影响中长期大趋势的超级‘大蟹’,投资者尚未发现。”用一句话概括,产业资本的集中减持潮,是大盘见顶的先行指标。

观察A股历次牛市可以发现,牛市的高点与产业资本的集中减持潮大致同步。记者通过Choice数据测算,时间从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11月30日,以周为单位,提取在一周内合计减持规模达到100家以上的数据为观察对象。

统计数据表明,产业资本的集中减持并不意味着A股马上见顶,但却是市场中长期趋势即将转向的重要警示信号。虽然产业资本减持可以预测行情见顶,不过能更精准预测市场的是张道达投资手记,该栏目开栏至今已有近20年。今年6月股灾前,张道达已持续一个月看空股市;11月27日早晨,张道达提示“警惕黑色星期五”,之后大盘大跌两百点。现在,只要您关注微信公众号“每经投资宝”,就可以提前一天收看张道达先生的最新观点,每晚9点,不见不散!

减持潮1

沪指跌逾20%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时间回到上一轮大牛市中,A股市场从2005年6月10日的998点一口气上涨到2007年5月30日的高点4335点,大盘在2年时间内上涨超334%。在2007年牛市见顶前,出现了产业资本大量减持的情况。记者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牛市中期即2007年4月和5月,产业资本减持市值由当年3月份的49亿元暴增至115亿元和106亿元,随后回落。

在2007年5月27日当周,有139家公司出现产业资本减持,占当时上市公司的比例为9.44%,在减持当周大盘下跌4.28%。随后爆发了著名的“5·30”大跌,上证指数暴跌930余点,跌幅超过20%,不少个股出现连续跌停。在出现减持高潮后,市场发生了连续6周的中级调整。

减持潮2

沪指跌逾69%

2007年,上证指数上涨了2586点,涨幅达96.6%,成为全球表现最强劲的市场,随着股市上扬,沪深两市的总市值从2006年的8万亿元上升到2007年底的32万亿元,这也催生了股东强烈的套现欲望。在2007年12月份和2008年的1月份,重要股东减持参考市值再次暴增至百亿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7年12月30日当周,出现了129家上市公司减持高潮,占当时上市公司数量的比例为8.32%。大盘在随后的11个多月里开始剧烈调整,沪指从高点5500点下跌至低点1664点,11个月里下跌了3836点,区间下跌幅度超69%。

减持潮3

沪指跌逾24%

随着沪深股指不断创出反弹新高,大非(较大数量的限售股)股东抛售股票的行为愈演愈烈。在2009年7月5日当周出现100家的减持潮之后,市场后续又出现了连续的减持高潮。其中7月5日当周出现100家减持潮,产业资本减持公司的家数占上市公司比例为6.16%。

市场在2009年7月5日当周出现了减持峰值后,大盘在随后的第三周开始出现调整,在第四周大盘下跌4.44%,第五周下跌6.55%,第五周下跌2.8%。第六周下跌3.38%。在5周的时间内最大跌幅超24%,下跌超839点。

减持潮4

沪指跌逾30%

有意思的是,在2009年9月20日当周出现减持潮后,市场开始构筑顶部,但在2009年11月8日当周出现减持高潮后,随后又出现了连续三次减持高潮。此外在11月8日当周出现116家减持潮,占上市公司数量比例为6.88%。11月22日当周出现119家的减持潮,占比为7.05%。12月6日当周出现119家的减持潮,占比为7.02%。2010年1月3日当周出现114家的减持潮,占比为6.64%。

记者注意到,当市场出现产业资本密集减持潮后,大盘便深度陷入调整当中,沪指从2009年12月4日的高点3319点一直调整到2010年7月的低点2319点,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下跌1000点,区间大盘下跌幅度超30%。

减持潮5

沪指跌逾33%

在2010年10月31日、11月7日、11月14日、12月19日以及2011年1月2日当周,市场在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里,连续出现了五次减持高潮。2010年10月31日当周出现112家的减持潮,占比为5.61%。11月7日当周出现121家公司的减持潮,占比为6.03%。11月14日当周出现126家公司的减持潮,占比为6.26%。12月19日当周出现116家公司的减持潮,占比为5.66%。2011年1月2日当周出现100家公司的减持潮,占比为4.85%。

由此大盘开始了长达一年左右的调整,从2010年11月11日高点3186点下跌至2012年1月6日低点2132点,期间下跌超1050点,区间大盘下跌超33%。

减持潮6

沪指跌逾22%

沪指在2011年10月24日的2307.15点触底反弹后,产业资本减持的步伐反而有所提速,截至2011年11月份,产业资本共减持120.28亿元,其减持的主要渠道大宗交易市场在11月的成交量也因此创下年内新高。在11月6日当周出现115家的产业资本减持潮,占上市公司数量的4.98%。11月20日当周出现110家的减持潮,占比4.75%。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2月至4月,产业资本连续减持233亿元,而在2011年11月当月,产业资本连续减持124.53亿元。

记者注意到,在2011年11月6日当周出现峰值后,市场在2011年11月20日当周又出现了一次减持高潮,随后大盘从2011年11月7日高点2536点起,开始了长达一年时间的调整,到2012年12月4日阶段性低点1949点,开始了超570点的调整,区间下跌22.7%。

减持潮7

沪指跌逾44%

截至今年6月17日,2015年以来123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产业资本减持公告,累计减持市值高达4771亿元。产业资本纷纷选择抛售手中股份,直接推动了A股的坠落。

数据显示,在2015年5月17日出现133家减持潮,占上市公司数量比例为4.87%;5月24日出现142家减持潮。5月31日出现148家减持潮,占比为5.38%;6月7日出现127家的减持潮,占比为4.61%;6月14日出现130家的减持潮,占比为4.68%。

大盘在2015年6月14日当周开始了剧烈调整,从6月12日5178点的高点调整至8月26日的低点2850点,短短两个多月时间里,大盘下跌2328点,下跌幅度超44.9%,期间千股跌停多次出现。

【专题策划】

距限售令“到期”仅一月 减持潮将重现?

历史数据揭秘四波减持低谷:大盘企稳要看这个神奇信号

A股为啥低迷?投资者在等基本面明朗

老法师看盘:短线调整或延续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作为资本市场先知先觉者的产业资本,对股市的影响力度极大,因此其动向一向值得重点关注。观察A股历次牛市可以发现,牛市的高点往往对应着产业资本的集中减持潮。 在2016年1月8日之前,持股占5%以上的主要股东和高管减持仍被禁止,之后股东减持潮会不会再度爆发?产业资本密集减持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产业资本密集减持,A股走势是否会一蹶不振? 昨天(12月8日),招商证券策略会被股民朋友圈刷屏,大盘相应跳水67点,然而一位私募圈大佬却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一A股市场的丁蟹效应并不算什么,只是短期‘小蟹’,真正影响中长期大趋势的超级‘大蟹’,投资者尚未发现。”用一句话概括,产业资本的集中减持潮,是大盘见顶的先行指标。 观察A股历次牛市可以发现,牛市的高点与产业资本的集中减持潮大致同步。记者通过Choice数据测算,时间从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11月30日,以周为单位,提取在一周内合计减持规模达到100家以上的数据为观察对象。 统计数据表明,产业资本的集中减持并不意味着A股马上见顶,但却是市场中长期趋势即将转向的重要警示信号。虽然产业资本减持可以预测行情见顶,不过能更精准预测市场的是张道达投资手记,该栏目开栏至今已有近20年。今年6月股灾前,张道达已持续一个月看空股市;11月27日早晨,张道达提示“警惕黑色星期五”,之后大盘大跌两百点。现在,只要您关注微信公众号“每经投资宝”,就可以提前一天收看张道达先生的最新观点,每晚9点,不见不散! 减持潮1 沪指跌逾20%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时间回到上一轮大牛市中,A股市场从2005年6月10日的998点一口气上涨到2007年5月30日的高点4335点,大盘在2年时间内上涨超334%。在2007年牛市见顶前,出现了产业资本大量减持的情况。记者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牛市中期即2007年4月和5月,产业资本减持市值由当年3月份的49亿元暴增至115亿元和106亿元,随后回落。 在2007年5月27日当周,有139家公司出现产业资本减持,占当时上市公司的比例为9.44%,在减持当周大盘下跌4.28%。随后爆发了著名的“5·30”大跌,上证指数暴跌930余点,跌幅超过20%,不少个股出现连续跌停。在出现减持高潮后,市场发生了连续6周的中级调整。 减持潮2 沪指跌逾69% 2007年,上证指数上涨了2586点,涨幅达96.6%,成为全球表现最强劲的市场,随着股市上扬,沪深两市的总市值从2006年的8万亿元上升到2007年底的32万亿元,这也催生了股东强烈的套现欲望。在2007年12月份和2008年的1月份,重要股东减持参考市值再次暴增至百亿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7年12月30日当周,出现了129家上市公司减持高潮,占当时上市公司数量的比例为8.32%。大盘在随后的11个多月里开始剧烈调整,沪指从高点5500点下跌至低点1664点,11个月里下跌了3836点,区间下跌幅度超69%。 减持潮3 沪指跌逾24% 随着沪深股指不断创出反弹新高,大非(较大数量的限售股)股东抛售股票的行为愈演愈烈。在2009年7月5日当周出现100家的减持潮之后,市场后续又出现了连续的减持高潮。其中7月5日当周出现100家减持潮,产业资本减持公司的家数占上市公司比例为6.16%。 市场在2009年7月5日当周出现了减持峰值后,大盘在随后的第三周开始出现调整,在第四周大盘下跌4.44%,第五周下跌6.55%,第五周下跌2.8%。第六周下跌3.38%。在5周的时间内最大跌幅超24%,下跌超839点。 减持潮4 沪指跌逾30% 有意思的是,在2009年9月20日当周出现减持潮后,市场开始构筑顶部,但在2009年11月8日当周出现减持高潮后,随后又出现了连续三次减持高潮。此外在11月8日当周出现116家减持潮,占上市公司数量比例为6.88%。11月22日当周出现119家的减持潮,占比为7.05%。12月6日当周出现119家的减持潮,占比为7.02%。2010年1月3日当周出现114家的减持潮,占比为6.64%。 记者注意到,当市场出现产业资本密集减持潮后,大盘便深度陷入调整当中,沪指从2009年12月4日的高点3319点一直调整到2010年7月的低点2319点,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下跌1000点,区间大盘下跌幅度超30%。 减持潮5 沪指跌逾33% 在2010年10月31日、11月7日、11月14日、12月19日以及2011年1月2日当周,市场在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里,连续出现了五次减持高潮。2010年10月31日当周出现112家的减持潮,占比为5.61%。11月7日当周出现121家公司的减持潮,占比为6.03%。11月14日当周出现126家公司的减持潮,占比为6.26%。12月19日当周出现116家公司的减持潮,占比为5.66%。2011年1月2日当周出现100家公司的减持潮,占比为4.85%。 由此大盘开始了长达一年左右的调整,从2010年11月11日高点3186点下跌至2012年1月6日低点2132点,期间下跌超1050点,区间大盘下跌超33%。 减持潮6 沪指跌逾22% 沪指在2011年10月24日的2307.15点触底反弹后,产业资本减持的步伐反而有所提速,截至2011年11月份,产业资本共减持120.28亿元,其减持的主要渠道大宗交易市场在11月的成交量也因此创下年内新高。在11月6日当周出现115家的产业资本减持潮,占上市公司数量的4.98%。11月20日当周出现110家的减持潮,占比4.75%。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2月至4月,产业资本连续减持233亿元,而在2011年11月当月,产业资本连续减持124.53亿元。 记者注意到,在2011年11月6日当周出现峰值后,市场在2011年11月20日当周又出现了一次减持高潮,随后大盘从2011年11月7日高点2536点起,开始了长达一年时间的调整,到2012年12月4日阶段性低点1949点,开始了超570点的调整,区间下跌22.7%。 减持潮7 沪指跌逾44% 截至今年6月17日,2015年以来123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产业资本减持公告,累计减持市值高达4771亿元。产业资本纷纷选择抛售手中股份,直接推动了A股的坠落。 数据显示,在2015年5月17日出现133家减持潮,占上市公司数量比例为4.87%;5月24日出现142家减持潮。5月31日出现148家减持潮,占比为5.38%;6月7日出现127家的减持潮,占比为4.61%;6月14日出现130家的减持潮,占比为4.68%。 大盘在2015年6月14日当周开始了剧烈调整,从6月12日5178点的高点调整至8月26日的低点2850点,短短两个多月时间里,大盘下跌2328点,下跌幅度超44.9%,期间千股跌停多次出现。 【专题策划】 距限售令“到期”仅一月减持潮将重现? 历史数据揭秘四波减持低谷:大盘企稳要看这个神奇信号 A股为啥低迷?投资者在等基本面明朗 老法师看盘:短线调整或延续 距限售令“到期”仅一月减持潮将重现? ◎每经记者杨建实习记者胡敏超 值得注意的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统计数据中发现,近10年A股市场出现了多次较为明显的产业资本密集减持潮,其中第一波密集减持潮出现在2009年5月10日~9月20日;第二波是在2009年11月8日~2010年1月3日;第三波在2010年10月31日~2011年1月2日;第四波出现在2015年5月17日~6月14日。 减持潮常伴随大调整 据统计,在选出的25组数据当中,一周之内减持公司家数占当时所有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在5%左右时,是市场出现调整的信号。而在25组数据中,最低的是2015年3月15日当周出现103家公司减持,占当时所有上市公司总数的3.87%;最高的是2007年5月27日当周出现了139家公司减持,占当时上市公司总数的9.44%。 在所统计的25组数据中,虽然不是每次出现减持高潮都会伴随调整,但是市场一旦出现比较明显的密集减持潮之后,在减持高潮出现的当周,市场可能会处于构筑顶部的状态,随后市场就会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 在过去10年中,产业资本减持高峰出现在2007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5年。回顾过往行情,在2007年的减持高峰过后,2008年迎来大跌;在2009年、2010年、2011年三次减持高峰过后,市场同样屡创低点。只有2012年出现减持高峰后市场仍然处于底部横盘区间。 进入2015年,上证指数在摸高5178点后进入调整期,产业资本的减持步伐不但没有停止,还有加速趋势。产业资本在2015年3月份以来加速减持,而在2015年5月22日,作为创业板风向标的全通教育发布公告,公司大股东拟减持5.35%股份。作为最了解上市公司的市场参与者,产业资本高位出逃,对市场来说可能是要面临调整的信号。而市场在2015年5月份市场创出243亿元的净减持历史新高后,大盘在6月份出现连续暴跌。 限售令1月8日到期 在产业资本选择减持“落袋为安”的浪潮中,一些公司股东甚至不惜违规高比例减持。6月以来,因公司股东或高管违规减持,深交所已对16家上市公司发出监管函,涉及事由集中在“控股股东或持股5%以上股东超比例减持未披露”及“短线交易”两个方面。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初至5月18日,已有956家上市公司出现了产业资本减持行为,合计减持市值约2955.24亿元。而在2014年,产业资本减持的股份合计减持市值约为2505.58亿元。半年不到的时间,产业资本无论减持股份数量还是减持市值规模,均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从减持的行业分布来看,今年5月以来,银行、有色金属、房地产及钢铁、电力及电力设备居前。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产业资本出现加速减持现象,绝对不应该被漠视,股价越上涨,只会引来产业资本的加速套现行为。一旦牛市走完,其后果将慢慢呈现。记者梳理以往几次牛市数据发现,产业资本减持并不意味着一家公司股价达到阶段性顶部,往往在出现密集减持后的一段时间后,特别是产业资本密集减持加速、大股东减持是股市出现阶段拐点的警示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8日,证监会发布公告称:从7月8日起6个月内,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股东及董监高等人员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目前距离限售令“到期”的时间仅剩一个月,届时压抑了半年之久的重要股东减持潮会不会再度爆发?让我们拭目以待。 历史数据揭秘四波减持低谷:大盘企稳要看这个神奇信号 ◎每经记者杨建 没有只涨不跌的行情,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行情,因此投资者都知道应该高抛低吸。 既然产业资本集中减持潮对应着牛市的高点,那用什么来衡量市场的低点? 答案仍然可以在产业资本动向上找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历史数据显示,在产业资本减持于一个较长时期内处于地量水平后,沪指往往会迎来一波上涨。这个规律如同产业资本减持潮对应牛市高点一样,屡试不爽。 统计数据显示,在产业资本密集减持潮之后,A股市场易现巨幅调整,那么有无相应数据可以提前挖掘市场企稳信号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统计后发现:在产业资本密集减持潮之后,减持公司数达到地量水平时,即产业资本认为股市已到跌无可跌的地步时,市场容易出现企稳信号。 记者利用Choice数据,以周为单位统计了2005年1月1日~2015年11月30日期间,一周内产业资本合计减持规模低于40家的情况,以及此时指数的运行情况。通过梳理近10年产业资本减持数据,记者注意到,史上有四次较大规模的产业资本减持低潮期,此后指数也很快触及大底或阶段性底部。 换言之,在产业资本出现减持低潮后,行情走势会趋于企稳。过去10年中,产业资本减持低谷期出现在2008年、2010年、2013年和2014年。而当时大盘点位也是处于阶段性底部甚至历史大底。如2008年产业减持低潮之后,沪指处于2400点低位;2010年减持低潮之后,沪指在2380点低位区域;2013年产业资本减持低潮期,沪指处于2100点底部;在2014年产业资本减持低潮期后,沪指处于2035点的底部区域。 当然,除了观察大势,也要把握当下行情,对此,融资盘龙虎榜能揭示出嗅觉灵敏的资金的最新狙击对象,公众号“添升宝”每天早8点送出潜力牛股,上周一轰中包括法拉电子和力帆股份在内的12只涨停股,昨日斩获包括浙江东日在内的3只涨停股,多位私募操盘手表示,“添升宝”对把握短线机会有效。 第1波减持低谷后沪指涨77% 回顾过往行情,2008年A股大跌给投资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大小非”减持。2008年全年,沪深两市“大小非”合计公告减持解禁股份832笔,合计减持金额414.89亿元。2008年1~3月,沪指在3300点~5500点区间运行,“大小非”在沪指运行于相对高位的区间时减持力度加大,3个月内合计减持106.94亿元。 2008年4月21日,沪指创调整新低,“大小非”减持成众矢之的,证监会推出“大小非”大宗交易平台。 2008年5月14日,上证所发布《证券异常交易实时监控指引》,规范“大小非”违规减持;当年7月21日,证监会又出台规定加强“大小非”减持信息披露,要求“大小非”减持需定期披露。此前,沪指一度考验前期低点。 此后,产业资本出现第一波减持低潮期,2008年8月3日当周~11月9日当周,产业资本连续13周出现减持地量(即所有产业资本一周减持的上市公司数量合计低于40家,下同),沪指连续大跌近尾声,在2008年10月31日出现1664点大底,并从此开始迎来一波高达1814点的反弹行情。沪指从2008年10月31日的1664点低点上涨至2009年8月7日的3478点高点,期间累计涨幅达77%。 第2波减持低谷后沪指涨17% 中登公司数据显示,2010年1月,沪深两市股改限售股份共解禁25.8亿股,较2009年12月环比减少近五成,当月,“大小非”减持解禁股5.72亿股,不仅环比减少53.4%,更是降至2009年1月以来的一年内低点。同时,2010年1月“大小非”日均减持解禁股0.29亿股,也创下15个月以来的新低。 此外,数据显示,2010年1月,大小非减持数量占当月成交量的比重相较前一个月大幅下降。根据相关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转让限售股取得的“财产转让所得”将按20%的比例征收个人所得税。有业内人士表示,2010年“大小非”减持数量大规模下降,不仅与A股下跌时投资者减持意愿不足有关,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上述限售股转让征收个人所得税新规的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第二波产业资本减持低潮出现在2010年5月30日当周~7月25日当周,产业资本连续7周出现减持地量,大盘于2010年7月2日见到2319点阶段性底部,20周之后,大盘上涨至11月12日的3186点,涨幅达16.95%。 第3波减持低谷后沪指涨23% 2013年A股市场以震荡整理为主,全年沪指跌4.82%,深成指跌6.6%,但这并未影响到上市公司高管套现热情,诸多原始股东一到解禁期满就跑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无疑是2013年的投资热点,这类题材股也成了套现重点。 2013年,A股上市公司收购游戏公司的案例屡见不鲜,相关个股呈现短时间加速上涨态势,这类公司大多集中在中小板和创业板,由于原始股东入股成本极低,股价大涨使得账面收益更加丰厚,解禁后自然有强烈的减持需求。而相应公司通过中报释放业绩,抛出“高送转”配合股东减持的案例不在少数。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2013年中报公布之后,市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产业资本减持低潮期,2013年6月23日当周~12月8日当周,产业资本出现连续17周的减持低潮,近半年时间产业资本均处于减持地量期,大盘在2013年6月28日砸出低点1849点之后,到2013年9月13日触及阶段性高点2270点,涨幅为22.76%。 第4波减持低谷后沪指涨151% 2014年上半年,除创业板指小涨外,其余主要指数均下挫。股指表现不给力的同时,上半年上市公司遭遇减持的消息此起彼伏。统计数据显示,以公告减持时间计算,2014年上半年,698家A股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遭重要股东合计净减持606.89亿元。 彼时大盘也处于底部区域,产业资本减持动力也在减弱,2014年1月12日当周~6月22日当周,出现了连续20周的减持地量,随后指数一路拉升,开始了A股史上第二轮大牛市行情,沪指从2014年3月14日当周1974点低点,一路涨到2015年6月12日的5178点高点,区间涨幅达151%。 A股四大魔咒 @中石油魔咒 中石油魔咒算是A股市场的头号魔咒,自2007年底中石油上市以来,只要这只票大涨,其他个股,特别是各种题材股一定会暴跌。以至于中石油成了A股最有效的看空信号。 @4·19魔咒 历史数据显示,4月19日前后A股常会出现一次大跌:2007年4月19日,上证指数大跌4.52%;2008年4月18日(19日为周末),上证指数大跌3.97%;2009年4月19日,上证指数大跌1.19%;2010年4月19日,上证指数重挫4.79%;2011年4月19日,上证指数大跌1.91%;2014年4月21日(19日为周末),上证指数跌1.52%。 @世界杯魔咒 在A股历史上,世界杯期间A股低迷概率也很大。数据显示,在A股经历的五届世界杯期间,其中三跌两涨。而2010年的世界杯期间,上证指数从3000点左右下跌至2400点,跌幅高达15%。 @招商策略会魔咒 近年来,招商证券一年两次的策略会成为A股“大杀器”,几乎每次召开都引来市场大跌。数据显示,2011年12月13日~14日,招商2012年度策略会,上证指数分别大跌42.95点和20.07点;此后,该规律在2012年~2015年的年度策略会及中期策略会上都得到显现。昨日(2015年12月8日),招商证券2016年度策略会召开,沪指再度大跌1.89%。 A股为啥低迷?投资者在等基本面明朗 ◎每经记者余强 毫无意外,招商证券再一次“战胜”市场。昨日(12月8日),2016年度招商证券投资策略会在深圳召开,此前一直担心招商策略“魔咒”的投资者们还是领略了下跌的苦楚:A股全线下跌,沪指跌1.89%,收于3470点;创业板指跌1.70%,失守2700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分析人士认为,虽然每逢招商策略会,A股似乎真的必经一劫,但下跌更深层次的因素是:在IPO启动+注册制推进的背景下,普通投资者暂时未能吃透政策动向,因而谨慎心理大增。 招商策略魔咒持续 近日,一封所谓小散致招商证券的信爆红网络。信中以小散的语气表示:近几年来,贵公司(招商证券)一召开年度策略会,市场就会大跌的“招商证券策略会魔咒”一直流传,且数次均有应验,与港股市场中的“丁蟹效应”异曲同工。为此,贵公司的年度策略会也常为股民们所调侃,把贵公司的策略看成市场转向的风险标。 昨日,2016年招商证券策略会议在深圳召开,与此同时,A股市场在经历周一震荡后,开始新一天的交易。沪指在早盘低开后便在震荡中持续走低,市场担忧的招商策略魔咒再一次应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了近年来招商证券策略会当日市场表现,发现该魔咒准确率惊人:2011年12月13日~14日,招商证券2012年度策略会,上证指数两个交易日分别下跌42.95点、20.07点;2012年12月13日~14日,招商证券2013年年度策略会,上证指数开会当日跌21.25点,次日涨89.15点;2013年12月11日~12日,招商证券2014年年度策略会,上证指数分别下跌33.32点、1.37点;2014年12月9日~10日,招商证券2015年年度策略会,上证指数12月9日当天大跌163.99点,次日涨83.74点。 政策动向成关注焦点 虽然招商策略会魔咒再一次应验,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与其将市场下跌单纯与招商策略会挂钩,不如探究市场基本面。从目A股行情表现来看,热点散乱、成交不振,市场经历上周“假风格转换”后再次陷入低迷。进一步来看,本年度最后一个月将发行28只新股,对市场的抽血效应不可小觑。此外,资金进一步被降低杠杆,监管风暴持续,使得增量资金减少,场外资金越发处于观望之中。 在招商证券此前发布的策略周报中同样表示:投资者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从国内外宏观数据(经济、海外、汇率、美元等)来看,都缺乏支持短期继续上涨的理由;从股票市场震荡程度、板块轮动、个股赚钱效应和两融流入状况等各方面情况来看,也不太支持短期持续上涨;从市场涨幅来看,已进入此前救市后的宽幅震荡区域中间位置,不易突破;IPO重启与注册制推进的消息让部分投资者原先的做多心理有些松动。 北京望道投资管理公司投资总监王杰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他认为当前市场低迷的主要原因是有关注册制推进的消息,一般投资者拿捏不准后市政策动向,观望气氛浓厚,从而产生落袋为安的心理。
预测行情见顶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