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3个月内一次降息两次降准 中国“抗通缩战”全面打响

每经网 2015-02-28 19:39:07

今日(2月28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5年3月1日起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其中一年期存款利率下调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至2.5%。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今日(2月28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5年3月1日起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其中一年期存款利率下调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至2.5%。

这是央行今年首度降息,三个月内央行已经进行两次降准和一次降息操作,此次降息也在此前机构研究者的预料之中,而且时点还略微提前。

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即将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将证实实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凸显放松货币政策的必要性。最值得关注的数据是CPI和PPI,其中后者是反映工业部门景气度的重要指标,1-2月通胀乏力可能已经引起了央行的警惕。

此次央行降息也标志着中国抗通缩战役全面打响,此前来自央行旗下的《金融时报》接连两天刊发了《通缩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当前形势下对货币金融政策的建议》两篇文章。

当时文章就指出,货币政策要维持流动性的适度充裕,下一阶段,为应对通缩的可能,央行应对法定准备金率、基准利率等传统工具进行适时、适度调整,保持适度的流动性。现在看来,这两篇文章颇有吹风预热功效,而此次降息原因似也含在这两篇文章内。

文章作者、中国城市金融学会秘书长詹向阳还称,今年的货币政策定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我理解,松紧适度意味着货币政策调整的空间和弹性较大,应在稳健基础上向宽松方向适度调整

央行节后迅猛降息

春节假期过后,并未等到一些数据公布,央行就赶在全国两会前降息,尽管速度够迅猛,但并不突然。

自去年开始,中国经济基本面始终在对抗潜在经济增长率下行,改革与增长的博弈下,经济增速一直在7%-7.5%之间徘徊。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今年仍旧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外界普遍认为,此稳健的水平线应该比2014年有所宽松。

汪涛说,虽然对于货币政策放松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及相关风险仍存在争议,但央行有必要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

其给出的几点原因是:在资本外流和实际利率攀升的背景下避免金融条件被动收紧;减轻企业还息负担、防范金融风险。

“虽然以往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目前的经济结构失衡,但这并不意味着目前在面临通缩压力和金融稳定风险的情况下央行仍应坚持货币政策不放松。”汪涛说。

摩根大通亚太区副主席李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中国经济在转型中,是新周期的开始,将从高速增长直接转向中高速增长,2015年中国经济速度可能放缓到7.2%,政府需要出台新的货币政策拉动经济。

实体企业融资成本问题始终在被议论和探讨。中国央行开展的银行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贷款总体需求自2014年第二季度以来不断下滑。第四季度的扩散指数为64.9%,低于第三季度的66.6%,并创出2008年末金融危机达到高潮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是企业盈利能力低下、对未来没有把握以及难以降低当前贷款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反映。据彭博估算,家庭和企业现有贷款的还本付息成本约占GDP的30%。

海外情况也颇为利于央行做出降息决定。

浦发银行报告称,2月后,海外市场投资者风险偏好情绪回升,道琼斯指数创出新高,年初以来德国DAX指数、欧洲斯托克600指数涨幅更分别达到13%和14.3%。目前,欧洲经济复苏、美联储的“耐心”对于中国市场均将是支持性的,这既减缓人民币贬值压力,也一定程度打开了国内降息的窗口。

“抗通缩战”全面打响

节后公布的首个宏观数据是汇丰PMI初值,事实上,这个数据并不难看。2月汇丰PMI初值为50.1,重新站至荣枯线以上,大部分指标均出现反弹。

但业界普遍认为,这个数据“噪音”颇多。

国泰君安报告就称,2月数据可能因为节假日分布形成数据噪音,我们不可基于这一单月PMI初值而过于乐观,经济走势的进一步明晰仍需后续数据验证。我们倾向于认为目前经济增长动能仍明显偏弱,政策仍需进一步宽松以防范深度通缩的风险。

还有一些数据在显示基本面并不牢靠,中钢协2月粗钢产量数据并未有反弹,2月发电耗煤数据也弱于1月。作为需求另一源头的地产销售也趋势不明。另一个值得重视的指标是就业,就业指数并未出现改善,反而低于前值;还有价格指数,也仍在低位。

浦发银行判断,目前国内通缩和经济下行风险依然较大。物价方面,预计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仅在1%左右,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跌幅将接近4%。物价走低导致名义营收放缓,促使企业推迟投资。

在上述背景下,央行降息确认键按下就不显得那么突然和突兀,并且今年立春时节,央行也有一次普降存准操作,连续进行降准和降息操作直指中国正面临的通缩危情。

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需要关注由于CPI涨幅下降而导致的通胀预期变化的可能性。如果出现较为普遍的通缩预期,而且这种预期开始产生抑制投资和推迟消费的影响,则对经济增长是不利的。

一季度就已经降息和降准各一次,货币政策还有没有后招?业界普遍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渣打银行刚刚公布的2月中小企业信用指数由1月的56.8降至54.2,反映近期央行货币放松政策对实际经济的影响仍需一段时间才能充分显现。

其观点认为,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仍持谨慎态度,从积极方面看,中小企业整体融资成本略有下降,整体融资成本指数由1月的46.7降至44.6 ,表明自2014年11月央行降息后中小企业新增贷款成本下降。非银行融资成本变动不大。

渣打认为,当前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持续不景气将增强市场对中央进一步放松政策的预期,预计2015年上半年,央行将实施两轮降低存款准备金率(RRR)举措,每轮降准50个基点;并伴随有两次降息举措,每次降息25个基点;预计同时中央还将出台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