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银行

每经网首页 > 银行 > 正文

银行卡清算格局生变 新势力觊觎“第二银联”

证券时报 2014-11-10 09:06:58

证券时报记者梅菀刘筱攸

银行卡清算市场进一步开放提上了日程。由银联独家垄断的市场将得到改变。对这个市场垂涎已久的国际卡组织、国内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等“新势力”,都在静待相关细则的出台。而第二家卡组织的诞生,将使得国内卡收单清算市场的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亟待细则出炉

10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放开和规范银行卡清算市场,提高金融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多年以来,银行卡清算市场的主角只有一个,就是中国银联。中国银联是由政府支持下建立的转接清算机构的典型,由于中国银联需要同时扮演转接清算组织机构和构建跨行交易与支付体系的多重职责,这也是现在一直被诟病“垄断”的主要原因。

卡组织牌照放开之后,对于已在中国浸润多年的Visa和Master这两大国际卡组织来说,申请中国国内银行卡清算牌照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其官方口径也毫无二致:对中国开放银行卡清算市场表示欢迎,希望早日看到实施细则,并期待早日在中国开展境内业务。

事实上,不论对于国际卡组织,还是国内大型商业银行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最首要的是准入标准的确定,是否有外资持股比例限制?需要具备怎样的资质或技术条件?对此,中国社科院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表示,在改革过渡期,必然会有传统规则的适用性弱化、新规则仍然缺位的矛盾,国内的相关细则应针对清算组织的发展,把握可能的风险点,尽快构建以国际惯例为基准、以中国特色为补充的新游戏规则。

他说,从跨行转接清算组织变革角度看,主要需考虑法律风险、系统性风险、运行风险和结算风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促进转接清算业务更加规范发展的问题。对于未来银行卡清算机构的准入规则,可能需要高度重视清算环节的透明度、独立性和规范性等。如充分借鉴支付与结算委员会(CPSS)和国际证监会组织(IIOSCO)共同发布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FMIs)。

原中国银联首席经济学家、现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则表示,准入条件不应该设置太多标准,以使更多机构可以进入这个市场公平参与竞争。

“在我看来,最主要的准入条件应该是技术标准,信息技术(IT)配置如何?是否具有灾备系统?网络安全是否有充分保证?”她说。

 

责编 叶峰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