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 2014-11-10 09:06:58
国际卡组织谋动
建立第二家卡组织的呼声由来已久,今年9月份以来,央行层面的监管层人士也屡屡放风将会开放银行卡清算市场,直到上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的公布方始明确,而这距离世界贸易组织(WTO)裁定中国开放人民币转接清算市场的时点不足一年。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可以预计的是,相关细则的出台将会加速。
“对于第二家,甚至第三家获得卡组织牌照的机构,不是开拓一个新市场,而是在原有市场、客户资源的基础上获得一项重要的业务领域。”有银行业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银联将很快感受到来自其他卡组织的竞争压力。”
林采宜表示,第二家卡组织将在获得牌照后几个月内就可以具备在内卡市场和银联竞争的条件。
“Visa、Master等国际卡组织进入内卡市场初期不一定要在国内建系统,可以在现有的系统运营商外包一些服务,技术周期内会很短。”林采宜对证券时报记者说,现有POS(销售终端)机都是远程联网的,卡组织只需要把卡表发给200多家收单机构,收单机构下载到自己所属的终端中,这些终端就可以读取Visa和Master卡品牌的银行卡。
林采宜表示,Visa、Master的亚洲数据交换中心设在新加坡,如果跨境交付方面没有限制的话,收单机构则可以直接将收单信息转接到新加坡。就像发电子邮件到国外一样,转接到新加坡和转接到上海时间上只差零点几秒,消费者基本感觉不到差别。
一位Master内部人士说,“Master进入中国已经26年,不管是双币卡,还是单标外币卡,和主流银行一直有很好的合作,若能够进入内卡市场,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去发展更多客户,而不是从其他卡组织抢夺客户资源”。
第二家卡组织在国内现身,不仅意味着更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还意味着国内银行卡清算安全系数的提高。
“不同卡组织在出现事故时可互为替换,一家系统出现问题,另外一家便可无缝对接,事后卡组织会根据转接笔数清算,对持卡人来说没有任何影响。”林采宜说,另外一家卡组织的出现,银行卡支付清算的安全性肯定会得到提高。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