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个股聚焦

每经网首页 > 个股聚焦 > 正文

外媒热评三中全会《决定》:部分改革超预期

2013-11-18 01:15:19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杨可瞻    

每经记者 杨可瞻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 《决定》)15日全文播发,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外媒普遍认为,《决定》几乎囊括全部改革领域,为中国经济未来的改革方向做出了远期规划;某些方面超出了之前的普遍预期,其中备受关注的领域有国企改革、土地改革、和放宽二胎政策。

放宽二胎政策缓解劳动力紧缺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1980年开始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旨在遏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但是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可能在变富之前先衰老。放开生育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逐渐逼近的劳动力紧缺危机。布鲁金斯学会研究中国精英政治学的专家也表示,这项政策能一定程度地缓解老龄化社会危机。

彭博社报道称,根据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今年育龄妇女(23~42岁)人数为7900万人;假设7900万人中的48%,就是3800万人将因为新政策受益,而受益人群中有25%愿意生二胎,那么新的计划生育政策将给中国带来950万新生儿。但也人口专家认为未来3年出生的婴儿数量可能在100万~200万。

另外,多位人口专家认为,放宽二胎政策可能已经无法解决人口快速老龄化的中国社会即将出现的劳动力危机。中国的劳动适龄(15~64岁)人口正在显著下降。据联合国预测,从2010年到2030年,中国的劳动适龄人口将减少6700万,超过整个法国的总人口。放宽二胎政策带来的新增人口需要再过20年才会进入劳动力大军;因此,对缓解老龄化压力可能效果不是太明显。

混合所有制阻止经济增长减缓

经济时报称,中国作为全球第二的经济体在过去两年里经济增长持续减缓,为了抑制经济增长减缓、吸引更多投资,新的经济改革政策允许更多的私营资本进入市场并且投资到国有资产中去,混合所有制体系将得到较快的发展。

彭博社称,新的经济政策,比如国企股改,混合所有制体系,设立土地交易机制等都给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当的自由度,有助于经济增长的恢复。纽约外交关系委员会亚洲研究中心主任伊丽莎白,对混合所有制体制对经济的影响也持乐观态度。她表示尽管她对在怎样的市场机制主导下,私有资本投入国有企业之后,能继续保持公有制经济中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表示困惑和怀疑,但她仍然认为混合所有制的体制或许是可以实现的,并对经济增长有正面作用。

对于经济结构调整,比利时布鲁塞尔一名资深经济学家称,中国此次经济政策调整能从以投资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转型为以消费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即使过程缓慢,也将是一件好事;中国政府的改革不会冒进,因为他们不想危及国家的发展。富国银行则发布报告称刺激服务业和提高消费支出,要达到满意的效果,需要多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短期看效果可能不太明显,中国经济会继续放缓。因此,他们将和中国内地经济密切挂钩的港股市场和澳大利亚市场从建议投资的标的中剔出,未来几个月,港股市场和澳大利亚市场的价格波动性都可能增大。

金融时报却对中国的新经济改革政策看好,认为包括国企股改,土地改革等经济改革给了大家一个很好的理由来乐观的看待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尽管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增长恢复是迟早的事。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