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机构

每经网首页 > 机构 > 正文

银行理财产品面临更严监管 “黑匣子”或趋于透明

2013-01-16 01:10:01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杨井鑫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杨井鑫 发自北京

继银监会为银行理财业务正名,明确银行理财产品不属于影子银行之后,新一轮的监管风暴也随之来临。

按照银监会1月14日在年度工作会议上的定调,今年监管层的工作重点将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规范和整顿,监管从理财产品的设计、销售及资金投向,以降低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

一位业内人士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银行理财产品背后隐藏的风险来自于信息的不对称,为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银监会可能会要求银行将理财产品的相关信息进一步公开,理财产品内部运作的“黑匣子”有望打开。

监管风暴悄然来袭/

2012年年末,银监会一直强调将在今年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然而,银行理财产品究竟是否属于影子银行范畴,业内一直存在争议。

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去年年底,银监会对银行理财产品及影子银行的相关信息展开调研,归纳了多方的意见。尽管意见并不完全同意,但最终银监会还是将银行理财产品排除在了影子银行的范畴之外。

据媒体报道,当时银监会内部已向国务院报告,称银行理财产品不属于“影子银行”,因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很清楚,信息披露也在逐步完善。具体的规模和投向监管层都很清楚,只是外界看不到。

“银监会今年的工作将对影子银行展开治理,而将银行理财产品排除在影子银行之外后,银监会会加强监管,防止风险事故的发生。”一位接近银监会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表明银行理财产品虽然已经被正名,但其中的风险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该人士还称,监管层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目前主要是加强信息的掌握。按照银监会的口径,将严格监管理财产品设计、销售和资金投向,也就是要对银行理财产品各个环节的监管工作进行细化,便于一旦有事能有更快的反应。

此外,银监会同时还强调了银行严禁未经授权销售产品,严禁销售私募股权基金产品,严禁误导消费者购买,实行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分账经营、分类管理等。

其实,银监会的态度与近期频频发生的一系列银行理财产品事件密不可分。此后,银监会还要求银行对相关产品展开自查。

目前,各家商业银行自查结果已经上交银监会,但总的结果监管层并未向外界透露。从银监会今年工作重点看,此时明确表态显示了监管层对今年进行行业规范的决心。

按照银监会的最新监管要求,银行理财分为保本和非保本两种,保本理财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纳入银行表内统计,计提相应拨备;非保本理财则放在表外,遵循“买者自负,卖者有责”原则。

“对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分账经营、分类管理的做法说明了监管层将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监管,而不是泛泛地落脚在数据上。”一家国有大行人士称。

未来可能打开“黑匣子”/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异常火爆,但是外界对其认知却非常有限。

据了解,监管层目前对银行理财产品信息的掌握,也仅限于银行定期报送的理财产品运行情况报告,及通过央行的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口径。

“几乎没有银行愿意主动打开这个‘黑匣子’,这里面涉及到商业机密。”一家外资行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每家银行理财产品的团队和设计就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非常重要。但是,这些信息的复制非常容易,银行一般不会对外界公布。

据记者了解,通常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公布的信息仅限于投资范围、风险程度、收益率等几项,但内部的运作情况外界却极少知道。

一家券商分析师称,各家银行的理财能力不同,而现在的研究只是通过银行发行的数量、风格、风险敞口及收益来推断其理财能力,内部的信息很难真实地了解。

此次,银监会明确表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将涉及产品的设计、销售及资金投向,这也就意味着银行需要披露更多的信息,而理财产品也将变得更加透明。

“不论是中资行还是外资行,从银行的立场来看,肯定不愿意公开理财产品的具体信息,尤其是产品设计和具体投向等核心内容。”上述国有大行人士称,“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这么庞大,要每一款产品的信息都非常透明地公开,难度还是很大的。”

“订悦2013”—— 《每日经济新闻》大征订活动,订报有礼。http://www.nbd.com.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