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更多

每经网首页 > 更多 > 正文

郭树清履新一年

新华网 2012-10-29 09:31:44

郭树清履新一年:风雨砥砺树“清”风

一年是个适合回顾的长度,起点是郭树清履新证监会主席。资本市场新政方兴未艾、轮廓初现,行业格局渐变、风生水起,未来空间广阔、期待顿生。

在旁观者看来,郭树清一年前就任的这个岗位魅力巨大,压力同样巨大。没有人可以否认中国股市的生机勃勃、空间广阔,正如没有人可以否认破解中国股市积弊之艰辛。当郭树清在就任之初透露其工作计划时,也许很少有人能想到,这些计划以闪电之势密集落地,形成郭氏风暴。

回头看郭树清上任不久后提出的“三个如何”,已挥洒出其新政的壮阔气势。如何以资本市场的科学发展来促进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如何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服务于中小企业、“三农”和创新创业活动?如何在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中体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巨大的问句之后,是多方调研和道道新政的细致工作。当我们站在一年的垭口回望,新政的步子扎实而精准,它们多方合围发力,已于阵阵清风之后悄然改写市场格局。

力促资本市场科学发展

郭树清对监管的认识清晰而深刻。他曾说:“监管很重要,但仅仅强调监管是不够的,好的金融体系不是监管出来的,机构内部的机制、市场结构体系才是最重要的。”一年过去了,可以看到,从新股发行、重组、退市,到长线资金入市,再到券商创新,郭树清以机制、结构调整促资本市场发展,成效卓著。

在发行环节,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在郭树清上任近半年时正式施行,这场以更加市场化为方向的改革受到多方赞许。之后,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从2011年的48倍降至今年1至8月份的30.2倍,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对于发行中的风险揭示更加充分,信息披露更加审慎客观,市场炒小、炒新、炒差现象明显降温。在退市环节,创业板、主板、中小板退市规则陆续发布,逐步形成市场化和多元化的退市标准体系,强化退市信息披露,健全自愿退市和正常的转板机制,促进市场优胜劣汰,令饱受诟病的“只进不出”成为历史。并购重组也低调提速,在正常情况下,平均每单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申请从受理到提交重组委审议缩短到1个月,这一优化将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调结构、转方式。

长线资金入市在这一年得到切实推进。今年以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审批速度空前,截至9月末,共有188家外资机构获证监会批准的QFII资格,其中今年以来获批即有53家,超过以往任一年度,并新增QFII投资额度500亿美元;新增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500亿人民币。此外,基金公司、券商资管等机构资金入市均获得不同程度松绑,保险资产管理计划、信托产品公平参与证券市场。

券商行业在这一年从风险控制导向转而厉兵秣马、创新进取,气象随之一新。作为资本市场中的重要主题,券商之变对于市场发展的重要性毋庸多说。今年5月召开的券商创新发展研讨会从11个方面充分讨论了支持行业创新的计划,包括如何提高证券公司理财类产品创新能力、加快新业务新产品创新进程、放宽业务范围和投资方式限制、鼓励证券公司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等。相关政策预计将于今年内出齐。

破解金融业“两多两难”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在这一年中迎来了重大突破,为破解我国金融业“两多两难”问题探索解决路径。“两多两难”问题即企业多、融资难,资金多、投资难,郭树清在多个场合对此均有所提及,显示了他对这个问题的深切关注。

中小企业私募债的破题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一步。2011年12月证监会成立了第一个专门为债券市场而设立的办公室,今年5月,中小企业私募债正式登场亮相,为众多缺乏间接融资渠道的中小企业开辟了直接融资的通路,也令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增强。

酝酿多年的新三板扩大试点终于落地。9月,津沪汉饮得头啖汤,新三板首批扩大试点企业正式挂牌。同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统一的全国性新三板交易平台正式运营指日可待。

在股票市场上,转融通业务规则于今年8月正式颁布,转融资先行启动。在近期出台的券商资管新政中,券商发展登记、托管、结算功能被列入新规,为券商柜台交易市场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多层次资本市场步子不慢,却也相当稳当。公募与私募的区分、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贯穿始终。一边是创新“踩油门”,一边是对通过区分投资者的风险承担能力来“踩刹车”。

坚定捍卫投资者利益

在捍卫投资者利益方面,郭树清的态度十分坚定。上任仅一个月,他就以“小偷偷白菜论”给市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内幕交易“零容忍”风暴袭来。

这一年中,证监会明显加大了对以内幕交易为代表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证监会共受理案件线索230起,是去年同期的1.9倍;新增案件调查180件,是去年同期案件总量的1.7倍;新增内幕交易案件96起,占新增案件的53.3%。案件破获数量也远高于去年同期。

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在2011年底正式成立,并积极回应投资者关心的热点问题,成为投资者和证监部门沟通的重要平台。本月,证监会还表示拟集中对上市公司股东、关联方以及上市公司的承诺事项进行一次清理和专项检查。

今年内证监会连续推动了三次降费,合计可减轻证券、期货市场投资者交易成本155亿元。IPO审核预披露提前、在审企业名单及进展公示,并购重组在审企业名单及进度公示等,令这些备受关注的审核流程照进了“阳光”。证监会还对自身权力进行了“瘦身”。在今年10月公布的第六批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中,证监会共取消和下放32个行政审批项目,占国务院部门清理项目总数的10.2%,数量位居首位。

当然,一年并不足以展开一位“明星”财经官员的宏图,旁观者也只能从诸多事实中条分缕析,试图管窥一二,尽力描绘已现的轮廓,试图畅想未来可能的变局。在6月举行的陆家嘴论坛上,郭树清说:“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增速有所放缓,非常正常也非常合理。我们不能不转变发展方式,这正是”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内容。在此过程中,金融体系的深入改革,承担着全局的历史的责任。”下一步,新政如何走向“深水区”,如何承担起“全局的历史的责任”,令人期待。

责编 王迎春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郭树清履新一年:风雨砥砺树“清”风 一年是个适合回顾的长度,起点是郭树清履新证监会主席。资本市场新政方兴未艾、轮廓初现,行业格局渐变、风生水起,未来空间广阔、期待顿生。 在旁观者看来,郭树清一年前就任的这个岗位魅力巨大,压力同样巨大。没有人可以否认中国股市的生机勃勃、空间广阔,正如没有人可以否认破解中国股市积弊之艰辛。当郭树清在就任之初透露其工作计划时,也许很少有人能想到,这些计划以闪电之势密集落地,形成郭氏风暴。 回头看郭树清上任不久后提出的“三个如何”,已挥洒出其新政的壮阔气势。如何以资本市场的科学发展来促进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如何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服务于中小企业、“三农”和创新创业活动?如何在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中体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巨大的问句之后,是多方调研和道道新政的细致工作。当我们站在一年的垭口回望,新政的步子扎实而精准,它们多方合围发力,已于阵阵清风之后悄然改写市场格局。 力促资本市场科学发展 郭树清对监管的认识清晰而深刻。他曾说:“监管很重要,但仅仅强调监管是不够的,好的金融体系不是监管出来的,机构内部的机制、市场结构体系才是最重要的。”一年过去了,可以看到,从新股发行、重组、退市,到长线资金入市,再到券商创新,郭树清以机制、结构调整促资本市场发展,成效卓著。 在发行环节,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在郭树清上任近半年时正式施行,这场以更加市场化为方向的改革受到多方赞许。之后,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从2011年的48倍降至今年1至8月份的30.2倍,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对于发行中的风险揭示更加充分,信息披露更加审慎客观,市场炒小、炒新、炒差现象明显降温。在退市环节,创业板、主板、中小板退市规则陆续发布,逐步形成市场化和多元化的退市标准体系,强化退市信息披露,健全自愿退市和正常的转板机制,促进市场优胜劣汰,令饱受诟病的“只进不出”成为历史。并购重组也低调提速,在正常情况下,平均每单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申请从受理到提交重组委审议缩短到1个月,这一优化将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调结构、转方式。 长线资金入市在这一年得到切实推进。今年以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审批速度空前,截至9月末,共有188家外资机构获证监会批准的QFII资格,其中今年以来获批即有53家,超过以往任一年度,并新增QFII投资额度500亿美元;新增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500亿人民币。此外,基金公司、券商资管等机构资金入市均获得不同程度松绑,保险资产管理计划、信托产品公平参与证券市场。 券商行业在这一年从风险控制导向转而厉兵秣马、创新进取,气象随之一新。作为资本市场中的重要主题,券商之变对于市场发展的重要性毋庸多说。今年5月召开的券商创新发展研讨会从11个方面充分讨论了支持行业创新的计划,包括如何提高证券公司理财类产品创新能力、加快新业务新产品创新进程、放宽业务范围和投资方式限制、鼓励证券公司发行上市和并购重组等。相关政策预计将于今年内出齐。 破解金融业“两多两难”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在这一年中迎来了重大突破,为破解我国金融业“两多两难”问题探索解决路径。“两多两难”问题即企业多、融资难,资金多、投资难,郭树清在多个场合对此均有所提及,显示了他对这个问题的深切关注。 中小企业私募债的破题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一步。2011年12月证监会成立了第一个专门为债券市场而设立的办公室,今年5月,中小企业私募债正式登场亮相,为众多缺乏间接融资渠道的中小企业开辟了直接融资的通路,也令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增强。 酝酿多年的新三板扩大试点终于落地。9月,津沪汉饮得头啖汤,新三板首批扩大试点企业正式挂牌。同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统一的全国性新三板交易平台正式运营指日可待。 在股票市场上,转融通业务规则于今年8月正式颁布,转融资先行启动。在近期出台的券商资管新政中,券商发展登记、托管、结算功能被列入新规,为券商柜台交易市场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多层次资本市场步子不慢,却也相当稳当。公募与私募的区分、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贯穿始终。一边是创新“踩油门”,一边是对通过区分投资者的风险承担能力来“踩刹车”。 坚定捍卫投资者利益 在捍卫投资者利益方面,郭树清的态度十分坚定。上任仅一个月,他就以“小偷偷白菜论”给市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内幕交易“零容忍”风暴袭来。 这一年中,证监会明显加大了对以内幕交易为代表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证监会共受理案件线索230起,是去年同期的1.9倍;新增案件调查180件,是去年同期案件总量的1.7倍;新增内幕交易案件96起,占新增案件的53.3%。案件破获数量也远高于去年同期。 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在2011年底正式成立,并积极回应投资者关心的热点问题,成为投资者和证监部门沟通的重要平台。本月,证监会还表示拟集中对上市公司股东、关联方以及上市公司的承诺事项进行一次清理和专项检查。 今年内证监会连续推动了三次降费,合计可减轻证券、期货市场投资者交易成本155亿元。IPO审核预披露提前、在审企业名单及进展公示,并购重组在审企业名单及进度公示等,令这些备受关注的审核流程照进了“阳光”。证监会还对自身权力进行了“瘦身”。在今年10月公布的第六批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中,证监会共取消和下放32个行政审批项目,占国务院部门清理项目总数的10.2%,数量位居首位。 当然,一年并不足以展开一位“明星”财经官员的宏图,旁观者也只能从诸多事实中条分缕析,试图管窥一二,尽力描绘已现的轮廓,试图畅想未来可能的变局。在6月举行的陆家嘴论坛上,郭树清说:“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增速有所放缓,非常正常也非常合理。我们不能不转变发展方式,这正是”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内容。在此过程中,金融体系的深入改革,承担着全局的历史的责任。”下一步,新政如何走向“深水区”,如何承担起“全局的历史的责任”,令人期待。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