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IPO

每经网首页 > IPO > 正文

回报率是A股的根本问题 关键是抑制恶意做空

证券日报 2012-08-31 08:51:23

 

 

林耘

回报率是A股的根本问题

央视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林耘昨日在其微博上表示,A股的制度设计不能靠信心,要靠机制,要有良心。A股的根本问题是回报率的问题。整体看目前仍无投资价值。局部看,市场配置原则仍偏投机。A股的出路在于设计出多元化的、具有不同风险属性的交易机制和交易品种。做大规模和做实资金池,靠低风险、确定性回报品种;活跃度和弹性靠杠杆,靠独俱慧眼。

钮文新

关键是抑制恶意做空

著名财经评论员、CCTV证券资讯频道主编钮文新在其博客上表示,转融通业务的“融资先行”体现了中国证监会对目前市场状况的关照。但是,我们不能不关注到市场的一些说不清楚的问题,比如,到底是否存在“恶意做空”的行为?尽管中国目前的市况,做空要比做多容易得多,而且理由十分充分。但这是不是意味着所有空头都不带有恶意或敌意?就算没有,特殊市况之下,政府是否也该干预?毕竟市场存在失效的可能。

很多专家、尤其是管理者经常误以为,想做空沪深300指数成本巨大,没那么容易;更认为,股市下跌是市场自然的选择,与市场做空力量无关。

做空沪深300指数真得代价巨大吗?错了。当下市况之下,100亿元资金要是做多把股市推高,按照现在的股市体量几乎没有可能性。但是,如果100亿元打压股市,把市场压低那可是轻而易举。为什么市场多空会出现如此不均衡状态?这不是制度建设上已经出了大问题?所以,不要凭借自己的想象主观武断地下结论。我们必须承认,如今做空股市的成本远比做多股市小得多的多。

中国股市现在却是资金短缺,于是我们看到大量审批QFII。我们且不说谁在“抄底”,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能力控制境内外投机资本的合谋?同一个母体,一手以QFII的身份伸进A股,另一手在境外操作有关A股的衍生产品,翻云覆雨地洗劫中国股市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

我们必须对“做空”这件事慎而又慎,因为这是全世界市场监管的难题。

王剑辉

股市需要的不是救急是“救穷”

首创证券研发部副总经理王剑辉在其微博上表示,股市需要的不是救急而是“救穷”需要从下面三方面入手,通过持续努力,真正摒除导致积弱的病根。

首先要做的是多一点需求。股改以来,股市在供需方面的结构性错配日益严重:1.股票投资者群体增长速度持续回落。2.然而市场融资力度却在短暂减弱之后持续增大,这种错配的实质在于,融资活动已经成为整个企业界的一致行为或者愿望,融资要求与日俱增,但是投资资金的来源经过几轮震荡却没有显著增加,这些投资资金不仅要面对新增融资需求,还要应付庞大的现售股解禁浪潮,结果当然是疲于奔命,节节败退。

解决错配的正确途径是持续增加有效需求。股票和股权作为长期资产配置应当广泛进入企业薪酬、居民养老金体系之中,通过税收政策的限制来优化投资者的持有行为,鼓励长期投资,减少频繁进出导致的市场波动;逐步将小部分人炒股转变为全民持股的局面;在养老金方面,大力增加企业年金的市场份额,而年金计划不仅包括本企业,还大幅增加其他行业企业的股权资产。

其次是少一点负担。中国的股市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载了太多的责任和义务,不论是帮助引进和扩大现代企业管理机制,还是支持国企的市场化改革,乃至目前的推动创新发展,都至少在某些阶段让股市不堪重负。应当让市场轻装上阵,通过向买方的适度倾斜,回归资源配置的本源,尽量减少非市场因素的干扰。此外,税收负担也亟待减轻。减负的另一层含义是减轻股市的融资责任,让债市成为大多数企业融资的首选。

最后是添一点自由。中国的股市在技术层面上的限制过多,行政管制色彩浓厚,需要报批的事项过多,大中型券商、基金、信托甚至连高管都是部委或省市相关部门安排的;虽然理论上说,民营机构、私募的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但实际运作时还是会遇到很多的审批门槛。如果企业、中介机构和投资者能够在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平台上“自由恋爱”,市场肯定具有持续的成长动力。

 

责编 何剑岭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