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全国人大调研控烟立法

2012-07-13 01:06:07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杨芮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杨芮 发自北京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已生效6年,我国卷烟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却节节攀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7月12日举办的“2012年中国控烟论坛”上获悉,全国人大正在国内进行调研,为控烟立法做积极准备。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控烟工作,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已经于2006年1月在我国生效,为了推动履约,中国政府成立了履约协调机制,财政部门安排了经费,加强了控烟网络能力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当中也明确要求全面推行公共场所戒烟。

但与此同时,2010年中国卷烟产量和2002年相比增加了41%。韩启德认为,“我们应该减少绝对量,而不是仅仅减少每年的同比增长量。”

韩启德强调,“我国控烟立法工作比较滞后,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控制烟草的国家法律,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全面禁止公共场所吸烟步履维艰,烟盒包装上的‘健康警示’图片难产,烟草广告不能全面禁止的重要原因。”

当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烟草行业往往是政府财政收入的纳税大户,这也使控烟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不过有专家测算,烟草业造成的社会危害其实已远超其带来的利润。以2005年数据为例,当年我国因吸烟导致的经济损失近3000亿元,而同年烟草全行业工商税利则为2400亿元。近期发布的《中国烟草业经济和财政效益再评估》报告也明确指出,烟草业税利来源于垄断和政府定价,并非真正盈利。长远看,烟草业创造的社会价值弥补不了因吸烟带来的经济成本。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