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专栏

每经网首页 > 专栏 > 正文

李新:部门利益抬高了物价

2011-05-11 01:20:57

李新

    5月9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节目《聚焦物流顽疾:物流堵在最后一公里》,节目披露2010年中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18%,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过高的物流成本导致不少商品价格畸高。

    前不久,全国一些地方菜价暴跌,引发了媒体对“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现象的广泛关注。其中关注的一个焦点就是物流成本过高,导致中间环节在利益分配中过度膨胀,不仅挤压了菜农的利益,而且将高成本导致的高物价转嫁给了消费者。央视在节目中披露,西葫芦从产地到市场,价格竟然翻了20倍,主要原因就是运输费用太高。

    农民手中几分钱一斤的菜,到市民菜篮子里就变成几块钱,这在微观层面为人们展示了物流等中间环节惊人的费用。而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出发达国家一倍,不仅在宏观层面为微观层面的具体案例提供了佐证,而且为物流成本导致国内商品价格畸高提供了有力证据。因此,认真而全面地剖析物流成本的构成,并找到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当下中国经济领域诸多问题的一把钥匙。“菜贱伤农”不过是这把钥匙解开的一把小锁而已,在更广的领域,作为经济活动链条中的重要环节,物流成本的降低还关乎促进效率、扩大内需、抑制通胀等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话题。

    按照经济学常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效率的提高和市场的扩大。而效率的提高意味着成本的降低,物流成本过高,说明物流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效率低下。现代制度经济学告诉人们合理的制度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效率。通过对物流行业的分析,不难发现,物流行业的成本过高并不是因为物流行业本身在技术环节上的效率低下,相反由于国内物流企业数量庞大,自由竞争会促进效率的提升,成本应该更低才对。但事实并非如此,反而比国外高出一倍。问题就在于物流企业的生存环境以及外在制度降低了整个行业的效率,带来了过高的成本。

    除去油价以外,在央视的节目中,提到的物流企业需要承担的额外成本还包括进城难、天价过路费、乱罚款、进场费以及重复征税等。过路费和重复征税已有很多探讨,进场费属于商业规则的领域,需要另外的专门探讨。进城难和乱罚款是一个被忽略却极其重要的部分,因为它是外在不合理制度直接带来的成本。在央视的节目中,一些物流车辆因为没有入城证,经常会花钱托关系、找门路,甚至到黑市上去租。即便是有入城证的车辆,进城后由于有诸多对货车的限制,不违章根本不可能完成工作。而货车如果不超载,只能亏本。违章罚款、超载罚款和找关系弄入城证的费用变成了物流企业不可避免的成本,甚至有大型物流企业一年的罚款金额高达7000多万元。中国物流协会相关负责人在节目中也承认,物流车辆违规违法运行是个普遍的现象,不违规违法几乎无法生存。而相关的执法部门与物流企业也形成了某种默契,经常罚但不罚死,罚款成为执法部门的常规收入,也成为物流企业的常规成本,这形成了一个执法经济的生态圈。执法部门的利益转化为物流企业的成本,物流企业的成本又抬高了物价。

    通过物流企业成本构成的拆分,可以发现部门利益实际上是物流成本畸高、抬高物价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所有的消费者成为了部门利益的埋单者。当部门利益成为国民经济运行的固定成本时,其本身的强势、自保和扩充的内在倾向,决定了其必然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巨大的扭曲作用。更让人忧虑的是,这种部门利益通过法律法规取得了合法性,并长期固化了下来。

    在物流企业的成本列表上,人们看到物流企业本身运行成本,比如人工、设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优势,但诸多外在环境和制度产生的费用使其变得臃肿不堪。要使物流行业瘦身,恢复其健康,正确的途径应该是消除这些纠缠在物流行业以外的臃肿不堪的费用。其中,代表着小团体的部门利益是最难处理的,也是最应该首先被削减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