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刘国辉承诺成立“清债小组” 称将回购智能稀土原始股

2011-03-30 02:03:48

对四川智能稀土的渊源,他和助手都表示自己也被忽悠了,这个公司是空壳公司,做这个公司的原因是之前一个有往来的朋友说可以将公司推上市。

每经记者  刘林鹏  发自成都

 

    随着西藏发展稀土项目现身的还有神秘商人刘国辉,数年前正是由于看好稀土概念,购买了刘国辉旗下的四川智能稀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四川智能稀土)原始股的投资者,时至今日却变现无门。昨日(3月29日)上午,刘国辉的助手致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刘国辉将于下午从西昌飞到成都向记者当面解释四川智能稀土原始股的相关问题。

    刘国辉下飞机后立即与记者见面,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做出承诺,将成立“清债小组”解决此问题。

刘国辉称自己被“忽悠”

 

    “我专程从西昌飞过来向你解释四川智能稀土原始股的相关问题。”刘国辉向记者表示,“你看,这是我的机票。今天下午2时10分的飞机。”

    刘国辉表示,目前忙于西藏发展、西昌志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德昌志能稀土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新公司的运作。对四川智能稀土的渊源,他和助手都表示自己也被忽悠了,这个公司是空壳公司,做这个公司的原因是之前一个有往来的朋友说可以将公司推上市。

    刘国辉透露,“合作伙伴当时向我做出承诺,我不出一分钱,就可以帮助实现四川智能稀土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我们曾约定好,如果上市成功我给他36%的股份。当时还找了几个美国人过来,签署了一个协议。”刘国辉表示,已经有几年没有经营四川智能稀土。他坚称,四川智能稀土的运作和他没有关系。

    那么,目前投资者手中的四川智能稀土的原始股又是怎么回事?“当时我不了解他们  (四川智能稀土原股东)已经把四川智能稀土卖出了1000多万股。”刘国辉表示,2007年他获悉该情况后,决定出钱回购四川智能稀土的原始股。据刘国辉透露,当时发过公告,但应者寥寥。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刘国辉凭借成都市广地绿色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2005年5月进入四川智能稀土并坐上大股东的位置。当时有公开报道称,“成都富豪驱两川企赴美上市”,报道核心即指出刘国辉将携四川智能稀土和广地绿色在美国上市。

    “整个赴美上市的情况都是金龙(记者调查,“金龙”全称为四川金龙投资有限公司,刘国辉在2005年从这家公司接盘四川智能稀土)在运作。“刘国辉表示,“自己也是受害者,被‘忽悠’了,对金龙的运作并不知情。”

    刘国辉透露将找四川智能稀土以前的股东追诉责任。不过,记者多方联系四川金龙投资有限公司,但未有结果。刘国辉真是被“忽悠”了吗?

成立“清债小组”

 

    “我郑重澄清没收到过四川智能稀土的原始股股民的一分钱。我愿意为自己说过的话负法律责任。”刘国辉强调。其实无论刘国辉是否“被忽悠”,接下来的问题是,刘国辉的  “旧粉丝”——持有四川智能原始股的股民如何解决手中的股权问题?

    刘国辉和助手昨日表示,“据统计,四川智能稀土共卖出过1602万股。我现在的态度很明确,就是妥善处理好这个问题。”刘国辉承诺,“马上成立清债小组,登记股民的信息,然后把钱退给他们。”

    “当时四川发行的原始股是1元/股,我们将回购。”刘国辉称,有些股民从一些理财公司买了高价股票,他们不可能按照理财公司的价格退钱。如果投资者不接受这个回购,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

    记者把刘国辉承诺成立清债小组处理四川智能稀土的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几位智能稀土的原始股股民,他们非常高兴。北京的朱女士在获悉该消息后异常激动,“这几年四川智能稀土音信全无,我们一直没联系到相关负责人。慢慢我们就对四川智能稀土股票变现不抱任何希望了。这是我的养老钱呀,现在终于有希望拿回来了。”

0.5元/股的原始股无人要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成都市金仙桥13号的成都托管中心,在大厅内公示的名单中找到了“智能稀土”的名字,智能稀土的代码为30093。

    在大厅内,记者与多位“票串串”(原始股倒卖者)交谈中获悉,智能稀土的原始股曾经相当红火,一度卖到每股近5元。

    “2003年~2006年间,智能稀土的股票相当火爆。”一名长年从事股票交易的知情人士表示,当时有些人想买还买不到。

    记者在成都托管中心的公示栏上看到,智能稀土曾经于2003年和2004年分过两次红。

    “现在智能稀土即使卖0.5元/股,我也不敢买。”从事股票交易近十年的李先生表示,他们找到股票的购买者时才会去收购股票,从中赚取差价。

    “如果找不到买家,我们自己也不会买,如果买了万一找不到买家我们就赔了。”李先生表示,最近两年内也没有投资者前来购买过智能稀土的原始股。

相关新闻

 

西藏发展停牌核查  稀土矿风险亟待认清

 

每经记者  刘林鹏  发自成都

 

    “西藏发展  (000752,SZ)临时停牌了。”昨日(3月29日)等待西藏发展股价继续上冲的投资者有些遗憾。西藏发展宣布拟出资2亿元进入稀土领域后,近日股价连续暴涨,而公司两大股东的减持也引发不少投资者质疑。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西藏发展近日的停牌公告中暗藏玄机。

公司股票停牌核查

 

    迅速上冲的西藏发展股价牵动着投资者的心,而昨日公司临时停牌“核查”。

    西藏发展发布“股票临时停牌公告”,公告称因公司股票价格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幅偏离值累计异常,为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公司拟对有关情况进行核查,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自2011年3月29日(星期二)起停牌,待核查情况公告后复牌。

    3月15日西藏发展公布拟投资稀土项目后,股价连续上攻,在上述这份不到100字的公告发布前,3月16日和3月18日,西藏发展连

    发两次“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

    告”,在3月17日和21日这两天,分别停牌一小时。

    这两次公告均提到:“经询问,公司第一大股东西藏光大金联实业有限公司和公司实际控制人范志明先生并自查后认为:公司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相比前两次密集的“停牌公告”,昨天的西藏发展公告要简单许多。

大股东悬疑

 

    西藏发展连续两个交易日(3月15日、16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异常波动,接下来的3月17日和3月18日,西藏发展的股价继续上冲。

    回顾上述两次公告,其中暗藏玄机,3月16日的公告提示了投资者风险,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份公告均提到,“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本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以及股票异常波动期间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未买卖公司股票。”

    西藏发展此公告不免让人对比股东减持的背景:大股东西藏光大金联实业有限公司从2010年12月31日至2011年1月24日,密集减持3756万股,累计套现4.2亿元,持股比例从29.41%降至15.17%。2010年11月16日至2011年3月21日,西藏自治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合计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283.0572万股,减持占总股本比为1.07%,西藏自治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西藏发展第二大股东,减持前,西藏自治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占西  藏  总  股  本  比  例15.25%,减持后持有14.18%。

    西藏发展3月18日异常公告发布时,到底谁是公司真正的大股东?二股东3月21日才将股份减持到14.18%,而公告前是15.25%。大股东接连减持后到1月24日所持股份为15.17%。波动公告里提到的“股票异常波动期间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未买卖公司股票。”而在1月24日~3月21日期间,实际控制人到底是谁?这也是一个疑问。

    昨日,记者多次致电西藏发展、西藏自治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西藏光大金联实业有限公司希望采访未果。

    熟知这次项目运作的人士表示,目前该项目正在运作中。对两大股东的减持,这位关联人士则表示,此次项目运作比较突然,原计划是和另外一个上市公司合作,但后来临时和西藏发展对接上,至于西藏发展两大股东为什么减持的原因并不清楚。

被忽视的风险

 

    稀土概念让兔年第一牛股西藏发展股价迅速上冲,然而西藏发展虽然提示其中风险,投资者似乎都不在乎。

    3月18日,西藏发展的公告对目前运作的项目陈述了5大风险:一是该公司目前尚处于初创阶段,稀土矿的回收率尚未达到评估报告预计的水平  (现有工艺正常生产时综合选矿回收率约40%,评估采用精矿综合回收率为75%),即便按照计划对现有的稀土矿处理生产线实施技改,最终能否达到评估报告预计的水平具有不确定性;二是对该稀土项目,公司仅参股26.67%,由合作方控制,公司并不能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三是该稀土项目的采矿许可证需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后才能转移到新公司,如无法获批,则存在项目投资不成功的风险;四是该稀土项目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截止到2016年,如到期后无法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进行续期,则评估报告中预计的采矿权到期后能顺利延续的假设无法成立,该项目的投资价值将大幅度贬值;五是如评估报告所言,“该矿经多年经营建设,矿山现已具备一定的采选规模,有七个采矿点,根据资料,剥离量达48万立方。2008年生产原矿约5万吨,2009年因经济原因未生产,2010年因稀土价格上涨,生产原矿量为8.6万吨,但由于多种原因,自建矿起从未连续正常生产。”请投资者关注此矿过去从未连续正常生产这一事实。

    对上述风险,参与上述项目的人士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选矿回收率约在30%左右,项目启动后,需要投入较大资金进行技改。至于“从未连续正常生产”,该人士表示,主要是考虑回收率和相关手续在办理等因素,尤其是回收率低,容易造成浪费,所以是做一阵停一阵。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