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商业精选

每经网首页 > 商业精选 > 正文

职业经理人“变线创业”人才管理加模式创新成就领袖

2010-07-23 01:35:58

每经记者  罗伦  发自上海

        他们曾在百度、谷歌等大型企业中高层留任,如今他们选择创业。毋庸置疑,行业的熟识度与资源是他们的创业砝码。

        “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曾经与那些成功的公司一同成长。他们知道一家公司如何获得成功,可以将这些成功的经验运用到今后的创业过程中。”猎头公司王李亚洲资源公司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王承伦在谈到IT行业中高层创业的优势时如是说。

        然而,不少人力资源专家表示,如何用概念包装技术,在待开发的领域升任领袖,是这批具有“变线创业者”的夙愿。只是,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管理个性鲜明的人才资源,如何寻找新的盈利模式。

        王承伦说:“那些渴望获得巨大个人成就的人,身上往往有着某种基因,决定了他们不会循规蹈矩、寻求常规职业发展生涯。他们追寻刺激、满足、愉悦与享受。”

        持有相同观点中国创业探究网理事长、南开大学客座教授郑友男说:“对于IT这样一个创意型产业,个人素质与能力往往决定其在行业中的成就高低。对于这批从业者而言,通过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来证明自己的理念、实现自我价值至关重要。若他们在一个企业中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实现自我的目标与价值,或者与团队产生了理念上的分歧,就自然会选择新的方向。

        “对于一个技术日新月异的领域,变化本身也会带来风险与困难。除了人才的留用与管理,现有行业内的众多公司,以及不断进入的新公司,都会给创业者带来竞争。”王承伦表示。

        对此,郑友男教授给出了“变线创业”的模式:“所谓‘变线创业’就是在原有的行业内,以一种概念或产品的新盈利模式为切入点,进行再次创业。对于IT界的中高端人才,只要寻找到了突破口,成功就也随之而来。”

        艾瑞咨询首席分析师曹军波同样表示,IT行业市场化程度极高,既有高风险,也有高利润。他们不需要大规模的团队,只要有丰富创造力,有效把握资源就可能获得成功。核心技术或者产品捆绑了一个崭新的概念,又或叠加一个全新的副产品,一旦这种‘再生产’盈利模式吸引了风投,创业者也就成了领袖。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