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上海信贷吸纳能力下降 金融业或成新增长点

2009-09-08 02:00:22

每经记者  马骏骎  发自上海

        今年前两个季度,上海GDP增幅为27个省市中最小,对于上海而言,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是否已经过去?信贷增长结构同上海经济增长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对于这些问题,在上周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行的  “2009第三届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上,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给出了详尽解读,也引起了会场内专家的热议。

上海信贷吸纳能力出现下降

        屠光绍指出,信贷增长对上海经济的增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今年上半年信贷余额与上海GDP的比值为200%,而过去这一比值甚至高达300%、400%。

        与上海GDP增速垫底全国各省市的情况相对应的是,上海信贷总量占全国信贷总量的比例在下降。据介绍,上海信贷总量在全国的比例过去曾经达到过10%甚至是10%以上,但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刚刚超过4%。

        对于这样的变化,屠光绍指出,上海整个经济体系对于信贷的吸纳能力在下降。一方面说明上海融资的多元化正在展开。除了信贷外,企业和各个方面的主体越来越多地从市场寻求其他融资渠道,包括直接融资、股权投资等。另一方面,在这一轮信贷增长中,传统“铁公鸡”的需求在下降,工业需求也在下降,甚至在上半年出现负增长。

        屠光绍指出,虽然信贷份额在下降,但是结构已经出现了好转趋势。下一步将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科技产业。上海日前刚刚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牺牲”增长调结构

        对于上海GDP增速下降,屠光绍说,“我们最近的一点共识就是要牺牲一点增长,但是要服从于结构性调整。”他呼吁银行业自身进行改革,并在下一步对经济结构调整做出更大支持。

        建行董事长郭树清在会上也指出,像上海这样的城市,低增长反而是件好事情,只有这样才能调结构。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张春在接受专访时指出,目前保增长已经不是主要问题,接下去的问题是会不会出现过度信贷,并进而引发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现在应该思考上半年信贷是不是过多了?银行会有一些坏账出现,的确有必要谨慎监管资本金。”

        关于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问题,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在会上表示,关于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的意见稿还在征求意见,可能还会有一些调整、修改和完善。“资本充足率应该有一个比较高的要求。”

        银监会首席顾问沈联涛表示,上半年天量信贷是基于经济危机的大局背景,但一些长期贷款项目风险究竟有多大,如何进行管理和对冲正是银监会所关注的问题,相关银行和研究部门也在做一些压力测试。他还指出,银行应对未来潜在危机就是要增加资本充足率和拨备率。

金融业将支持上海经济增长

        张春指出,上海GDP增速下滑主要原因在于,上海传统的制造业已不再是强项,但下一步上海是否将告别GDP高增长,则取决于上海的转型。他指出,“上海已经明确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如果金融发展上有很快开放,那么这又将是上海的一大步。”

        张春表示,上海的金融服务业相比国际水平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此外包括航运、高科技等行业也有不错的前景。如果中央在上海金融发展方面给予丰厚政策支持,那么金融对于上海经济增长的支持又可以维持很多年。

        相比纽约、伦敦,张春认为上海虽然十年内不一定赶得上这些老牌金融中心,但是二三十年后他有信心中国可以赶超美国。金融中心的两大支柱主要是人口基数和GDP增长,因此中国地位的上升趋势无法改变。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