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公司快评︱万业企业买理财产品浮亏5000多万元,盲目投资非良药,审慎决策是关键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7-03 11:23:22

每经评论员 杜宇

7月2日,万业企业(SH600641,前收盘价11.30元,市值105.2亿元)的一则公告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将出现约4900万元的亏损,与去年同期的1.186亿元净利润形成鲜明对比。万业企业的业绩“大变脸”,将责任归咎于金融市场的波动和投资高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

公告显示,万业企业购入的金融衍生产品2024年1~6月累计浮亏金额为-5559.30万元,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浮亏金额为-3263.78万元。

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大背景下,万业企业的房地产板块收入减少,专用设备制造业务也受到行业验证周期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营业收入的下降。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万业企业对金融衍生品的高风险投资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净利润。

尽管万业企业声称,金融衍生品交易使用的是闲置自有资金,不会影响公司的日常运营和业务开展,但这一亏损已经明确体现在公司的业绩上。公司虽然拥有较为充沛的货币资金和较低的资产负债率,显示出较强的风险抵抗能力,但这并不能成为忽视投资决策失误的理由。

万业企业的案例给所有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在主营业务面临挑战时,公司应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的优化和创新,而非寄希望于高风险的金融投资,避免因投资决策失误而给股东和投资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此外,上市公司在进行金融衍生品交易时,应充分评估市场风险,避免因单一投资产品导致的巨大风险暴露。

对于投资者而言,万业企业的业绩预警是一个重要的警示。投资者应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和投资决策,警惕那些可能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的高风险投资行为。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投资 万业企业 房地产开发 上海市 国家大基金持股 集成电路概念 芯片概念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