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9 08:49:43
每经编辑|程鹏
据CCTV国际时讯9日消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当地时间9月8日发布视频声明称,过去2天,以色列空军已炸毁加沙地带50座塔楼,但这还仅是“序幕”,是“开市第一单”,真正的“主戏”是以军地面部队正在集结整编,即将向加沙城推进。内塔尼亚胡警告加沙城居民尽快撤离。
加沙地带民防部门发言人当天发表声明说,过去72小时内,加沙城5栋超过7层的高层建筑遭轰炸,这些高层居民楼共有209套公寓,每套容纳至少20人,这导致4000多人无家可归。许多当地民众为了躲避炮火,不得不选择住在垃圾填埋场附近。随着疾病传播,他们表示已无路可走,不死在炮火下,就将死于与疾病的斗争中。
9月7日,内塔尼亚胡说,以军正在打击加沙地带最后的堡垒——加沙城,即使付出外交代价,也要确保加沙地带“不再对以色列构成威胁”。
特朗普被曝指派其女婿库什纳
制定加沙“战后方案”
当地时间8日,据以色列第12频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已指派其女婿库什纳负责制定加沙战争结束后的重建与治理计划。
贾里德·库什纳(右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报道称,8日当天,以色列战略事务部长德尔默在美国迈阿密与美国总统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及库什纳会面,讨论停火协议及“战后方案”。美方官员表示,以色列对方案将拥有一定影响力,但该方案不会是以总理内塔尼亚胡或德尔默的版本。
同时,报道披露了美国提出的全面人员交换与停火协议的新细节。根据提案,所有仍幸存的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将在停火开始后的48小时内获释,此外,已死亡的被扣押人员遗体也将在停火期间归还;具体时间由哈马斯与以色列间接协商决定。哈马斯方面表示仍需时间寻找所有遗体。
该提案设定停火期为60天或直至谈判结束。谈判内容包括哈马斯解除武装、战后加沙治理机构的组成,以及以军分阶段撤军的安排。最终,以军将完全撤出加沙地带,包括边境缓冲区,撤军节奏将取决于所谓未来新的民事机构维持安全的能力。
报道称,以色列方面认为哈马斯内部对该提案存在分歧,部分领导人质疑特朗普的承诺,并担心以色列在撤军安排中掌握过多的控制权。但报道援引以色列高级官员的话称,哈马斯必须从卡塔尔和埃及方面明确了解到,达成“部分协议”的路径已不复存在。
批评停火提案,哈马斯称 美方目的并非促成战争终结
当地时间8日,总台记者获悉,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级官员巴塞姆·纳伊姆在一次采访中表示,美国提出的所谓停火提案仅为初步构想,尚不构成真正的停火协议。而美方的目的并非为了真正促成战争终结,而是希望哈马斯拒绝该提案。
纳伊姆指出,哈马斯及巴勒斯坦其他派别致力于达成一项真正终止战争的协议,而美方构想却要求哈马斯在协议首日就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同时将组建一个以色列认可的民事机构作为以军撤军的前提。此外,提案还涉及哈马斯领导层的命运,并要求解除哈马斯武装,却未提及加沙地带的重建问题。
以总理称以军部队正在集结 准备进入加沙城展开地面行动
当地时间8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其在以色列空军指挥中心录制的视频讲话。
内塔尼亚胡在讲话中向当天在耶路撒冷枪击事件中死亡的以色列人表示哀悼。他同时表示,仅打死两名袭击者远远不够,必须追查其支持者与协助者,并以强硬手段打击相关据点。
内塔尼亚胡透露,以军已经在三个巴勒斯坦难民营摧毁了“恐怖组织”的据点,清空当地居民,夷平了所有“恐怖组织”的基础设施,他还下令在其他所谓“恐怖组织”的据点继续实施清剿行动。
内塔尼亚胡强调,过去两天内,以色列空军已摧毁加沙地带50座塔楼,但这仅是“序章”,真正的重点行动是即将展开的地面进攻。
内塔尼亚胡表示,以军部队正在集结,准备进入加沙城展开地面军事行动。
在讲话最后,内塔尼亚胡还警告加沙城居民尽快离开。
内塔尼亚胡7日说,以军正在清除加沙地带巴勒斯坦武装组织的基础设施和建筑楼体,正在打击加沙城这一哈马斯在加沙地带最后的堡垒。随着以军扩大行动,已有约10万名平民离开加沙城。
另外,以色列国防军发表声明说,以军4名士兵8日早晨在加沙城附近遇袭身亡。这起事件发生在以军已展开数周地面行动的加沙城外围。以《国土报》援引以军初步调查结果报道,这些士兵结束夜间行动,乘坐一辆坦克返回在加沙城北部谢赫·拉德万社区外的营地时,遭到3名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武装人员袭击。武装人员向坦克舱门内投掷一个爆炸装置,并与其他以军士兵交火。
据《国土报》报道,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已有459名以军士兵在加沙地带身亡。其中,自以色列3月中旬撕毁与哈马斯的停火协议以来,已有54名以军士兵在加沙地带身亡。
以军空袭加沙城 又一高层建筑被夷为平地
连日来,以军持续对加沙城中的高层建筑发动袭击。当地时间8日,以军又袭击了城中的一栋12层建筑,建筑在轰炸中被夷为平地。
8日,以军在针对加沙城一栋高层建筑及周边数百顶帐篷区域下达撤离令三小时后,对该建筑实施轰炸。据悉,这栋12层建筑内安置了数十户流离失所家庭。
以军当天在声明中称,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武装人员曾在该建筑附近 “布设情报收集设备及爆炸装置”,并“在整个战争期间利用该区域策划、推进针对以军的袭击”。
以军称在空袭轰炸前已采取相关措施减少对平民伤害,包括向加沙城民众提前发布警告等。
内塔尼亚胡:以色列正在 外交和国际舆论场上“付出代价”
当地时间9月7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他清楚地意识到以色列正在外交和国际舆论场上“付出代价”。他在当天的内阁会议上表示,应对这一挑战的最佳方式是“建立新的机制”。
据悉,本次内阁会议讨论了在以色列外交部内设立一个新公共外交机构的提案,但在该机构负责人是否需经总理批准的问题上,内塔尼亚胡与以外交部长萨尔存在分歧。
此外,内塔尼亚胡表示,尽快以胜利结束冲突才是化解这一难题的关键。他直言,即便面对不利的国际舆论,他仍会优先考虑军事胜利。
西班牙召回驻以色列大使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9月8日,西班牙外交部发布的消息显示,该国已召回驻以色列特拉维夫大使。此举旨在回应以色列对西班牙政府的诽谤指控,以及针对西班牙政府成员的不可接受措施。
此前,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宣布一系列反对以色列“种族灭绝”的措施后,以色列外交部不仅指责西班牙政府此举为“反犹太主义”,还称西班牙政府存在腐败行为,同时禁止西班牙劳工大臣迪亚斯与青少年事务大臣雷戈入境以色列。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9月8日宣布立即实施九项附加措施,旨在阻止加沙地带的种族灭绝行为,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并向巴勒斯坦民众提供支持。这九项措施包括:从法律层面巩固自2023年10月起实际实施的对以色列武器禁运,并永久性立法,禁止向以色列买卖武器弹药及军事装备;禁止所有运载以军所需燃料的船只经停西班牙港口;拒绝任何向以色列运送国防物资的国有飞机进入西班牙领空;禁止所有直接参与加沙种族灭绝、侵犯人权、犯下战争罪行的人员进入西班牙领土;禁止进口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定居点生产的商品等。
桑切斯指出,面对21世纪最骇人听闻的事件之一,西班牙政府深知这些措施不足以彻底阻止侵略行径和战争罪行,但期望能借此加大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及其政府的施压力度,部分缓解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难。
对于西班牙政府的这九项限制措施,以色列外长萨尔回应称其是“反犹主义”,并宣布禁止西班牙政府两位部长入境以色列。
多国宣布将承认巴勒斯坦国 以色列会面临怎样的局面?
前段时间,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多国宣布将在9月承认巴勒斯坦国,而以色列威胁将做出单方面回应。那么,以色列将面临怎样的局面?未来局势走向如何?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子昕: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承认,当前以色列正在国际社会付出严重的政治代价。其中最鲜明的一个体现,就是本月有多国预告将在联合国会议期间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子昕: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浪潮,从根本上来讲,还是因为美国和以色列在过去几个月,不断推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地区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人口结构、占领状态、社会管控等一系列基本情况的重大改变。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掏空实现“两国方案”所必要的社会基础,进一步削弱巴勒斯坦实现独立建国的可能性。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子昕:“两国方案”是国际社会有关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一个根本性共识,却遭到以色列和本届美国政府的公开反对,否定“两国方案”的实施前景。法国和沙特将于本月在联合国举办落实“两国方案”的高级别会议,美国和以色列都已经明确拒绝参加。但可以预见的是,在会议上国际社会仍然将再度发出要求以色列立刻停火止战、遵守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以“两国方案”推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相关呼吁。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子昕:但与此同时,美国和以色列也一定会发出立场完全相反的强硬政治声明。参与此次联合国高级别会议的国家中,不乏美国和以色列的盟友。所以美以两国可能不会贸然对所有与会国家实施制裁或采取反制,但是也不排除美国仍然会动用自身的霸权地位,对中小国家予以政治和经济上的胁迫,要求相关国家不得参会。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子昕:而以色列方面,则有可能加大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力度,加速推动吞并加沙以及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的法理程序,进一步扩张在相关地点的定居点,升级对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制裁与限制措施等。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子昕:这些都是美以惯用的在应对国际压力时所采取的一系列做法。这样的做法肯定会导致加沙局势进一步恶化,以及巴勒斯坦民众所遭受的人道主义危机压力的进一步上升。但同时,美以的做法可能很难撼动国际社会致力于通过“两国方案”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决心,而以色列所面临的外交孤立以及美以为此所付出的政治和道义代价也会进一步上升。
编辑|程鹏 杜波
校对|张益铭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视新闻、新华社、CCTV国际时讯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