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公司研报

每经网首页 > 公司研报 > 正文

川宁生物:中间体业务景气持续,合成生物学项目逐步落地(山西证券研报)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1-18 22:40:12

每经AI快讯,2024年1月18日,山西证券发布研报点评川宁生物(301301)。

事件描述

2023年1月16日,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报。公司2023年预计归母净利润9.0亿元(+118.7%)~9.9亿元(+140.6%),23年Q1-Q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5亿元/2.15亿元/2.49亿元,分别同比+74.4%/+57.8%/+160.2%。按照预报口径,则23年Q4归母净利润为2.60亿元(+229.1%)~3.50亿元(+343.0%)。

2024年1月12日,北京微构工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构工场”)与川宁生物宣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加速生物制造产业化落地,重点推动PHA可降解材料的产业化,2024年将开启产能合作。

事件点评

2023年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川宁生物是抗生素中间体较大规模、产品类型齐全的企业。2023年抗生素市场需求恢复,公司主要产品销量上涨,产品价格维持较高水平。23年Q1-Q3营收分别为12.70亿元/11.47亿元/11.64亿元,分别同比+27.4%/+16.3%/+21.8%。公司净利润也同比上升,23年Q1-Q3分别为1.75亿元/2.15亿元/2.49亿元,预计23年Q4归母净利润为2.60亿元(+229.1%)~3.50亿元(+343.0%)。

公司现金流情况良好,财务费用下降明显。公司前三季度货币资金11.0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11.03亿元,现金流情况良好。2023年利息支出减少及汇兑收益增加,导致财务费用相较去年同期下降,23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为4414.97万元,同比-51.00%,预计2024年财务费用仍将保持在较低水平。

发酵技术、成本优势明显,产能充沛,销量增长明显。公司在新疆伊犁地域优势明显,原材料、能源、人工、地理方面成本较低,公司独创500m3发酵罐大幅提升单批产量和效率。根据招股书,公司主要抗生素中间体中,硫氰酸红霉素产能3,000余吨,市占率约44%,位居第二。头孢类中间体(7-ACA、D-7ACA和7-ADCA)产能共3000余吨,位居第一。青霉素类中间体产量约为6700吨/年,市占率18%,位居第二。从前三季度情况看,7-ADCA平均销售价格相较去年同期上涨2.33%,销量较去年同期增加368.04%。目前抗生素行业仍然保有每年4%的需求量增速,同时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态势促使当前公司硫氰酸红霉素产销两旺,为公司业绩的增长提供基础。

加码合成生物学,PHA提供成长弹性。公司建立上海研究院,已有十多个项目管线,项目逐步落地带来增量业绩。23年建设可年产红没药醇300吨、5-羟基色氨酸300吨、麦角硫因0.5吨、依克多因10吨、红景天苷5吨、诺卡酮10吨、褪黑素50吨、植物鞘氨醇500吨及其他原料的柔性生产基地。此外,公司与微构工场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利用川宁生物现有产线进行PHA材料的生产,计划向全球客户提供不低于2000吨/年的PHA原料。公司研究院每年也将交付3个相关产品,PHA以及后续合成生物学产品将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的新动力。

投资建议

抗生素需求恢复景气提升,合成生物学项目落地增量可期。预计公司2023~2025年总营收分别为47.44亿元/55.44亿元/63.16亿元,同比增长24.2%/16.8%/13.9%,归母净利润9.38亿元/11.68亿元/14.08亿元,同比128.0%/24.5%/20.5%,对应PE分别为20.3/16.3/13.5。首次覆盖,给予“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

农副产品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供应风险;合成生物学项目研发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环保风险;汇兑风险;国内外竞争对手降价带来的竞争格局恶化风险等。

(来源:慧博投研)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编辑 曾健辉)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