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机器人“赚钱养家”、人类负责“貌美如花”的时代要来了?首个基因编辑疗法获批……2023年全球科技十大新闻丨NBD年度新闻榜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2-25 15:07:04

每经记者 杨卉  杨煜  可杨  林姿辰    每经编辑 杨夏    

2eic4iblTAWEXjPzPlxBzou4caxiaqxmne9iaC45iapP0RK3DmwaogQiaaAyoOP2gRkpSibgUw4klY1P4lzkcMWnz0tTA.jpg

2023年,全球科技探索在对大语言模型热烈的追捧中开场,在B站直播复现室温常压超导体中推向高潮,在对新一代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的讨论中走入新篇章。

时值岁末,《每日经济新闻》邀请数字经济、航空航天、医药卫生等领域的七位专业人士作为投票评选嘉宾,重磅推出“NBD年度新闻榜·2023年全球科技十大新闻”。

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探索边界的次次尝试送想象入天,实事求是的原则让空想落地。无论是引众人追随的突破,还是让热情落空的乌龙,只要真理光芒不息,追寻精神不灭,人类社会就有望谱写新的辉煌。

铭记2023

2eic4iblTAWEVm1LEOQZWTeDAGZOVKswgEOWibiawZ7MhyTJNUdiaKsZBtl1w1siabnzpQWtpgAbdkLswWgWZgnrrI4A.png

NO. 1

人工智能大模型百花齐放

2eic4iblTAWEVm1LEOQZWTeDAGZOVKswgEOWibiawZ7MhyTJNUdiaKsZBtl1w1siabnzpQWtpgAbdkLswWgWZgnrrI4A.png

2eic4iblTAWEWuFYuu6s30jKuKibC2vw8BgTDW4EFjuz7eVS7n6iaWUHKhcIhQPIHibmZeXVmicHt10Bor8yfc1tficPQ.png

2023年3月,OpenAI发布了正式版本的GPT-4.0,实现了图像、文本、音频等的统一知识表示,推动了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久后,百度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围绕新一代大语言模型、生成式产品文心一言,这也是首个亮相的国产大模型。

此后,讯飞星火大模型、阿里通义大模型、腾讯混元大模型、华为盘古大模型等陆续发布,“百模大战”一触即发。12月,谷歌发布大模型Gemini 1.0,被称为是“一位更强大的‘全科选手’”。

点评:这条新闻是2023年科技领域最火的新闻,没有之一。全球范围内对于通用人工智能的追求正变得更加热烈和多元,这些模型在不同的领域和应用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和潜力,尤其谷歌的Gemini 1.0模型的发布,将多模态理解和推理能力推向了一个新高度,预示着AI技术在理解和处理复杂信息方面的巨大进步。(刘兴亮)

我们很容易看到人工智能的未来,但却要预防人工智能为少数人而非所有人服务。所以,2024年的人工智能,一边发展竞争,大浪淘沙;一边规制立法,健康发展。(盘和林)

2eic4iblTAWEVm1LEOQZWTeDAGZOVKswgEOWibiawZ7MhyTJNUdiaKsZBtl1w1siabnzpQWtpgAbdkLswWgWZgnrrI4A.png

NO. 2

量子计算机获里程碑式突破

2eic4iblTAWEVm1LEOQZWTeDAGZOVKswgEOWibiawZ7MhyTJNUdiaKsZBtl1w1siabnzpQWtpgAbdkLswWgWZgnrrI4A.png

2eic4iblTAWEWuFYuu6s30jKuKibC2vw8BgTJfgl3X5ricmqUmc3s2C1CogcviagxzKEQBP6AakNp388fbcnGPJiaysA.png

2023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消息称,潘建伟、陆朝阳、刘乃乐等组成的科研团队通过和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了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机原型机“九章三号”,再次刷新相关领域的世界纪录。

2023年12月初,IBM披露了第一台模块化量子计算机 Quantum System Two,采用三颗名为Heron的低温冷却芯片,能够显著提高纠错能力,IBM正将其量子开发路线图扩展到2033年。

点评:量子计算技术在2023年取得的重大进展,体现了科技领域向高度复杂和强大计算能力迈进的关键一步,上述进展不仅对科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而且预示着在多个行业,如材料科学、药物开发、复杂系统模拟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刘兴亮)

2eic4iblTAWEVm1LEOQZWTeDAGZOVKswgEOWibiawZ7MhyTJNUdiaKsZBtl1w1siabnzpQWtpgAbdkLswWgWZgnrrI4A.png

NO. 3

全球首个基因编辑疗法在英国获批

2eic4iblTAWEVm1LEOQZWTeDAGZOVKswgEOWibiawZ7MhyTJNUdiaKsZBtl1w1siabnzpQWtpgAbdkLswWgWZgnrrI4A.png

2eic4iblTAWEXjPzPlxBzou4caxiaqxmne9aZTYz8JemKPxxNibXgqGco6J0fyJ7XubMCNlXs9oNlGH3rZTKSyKbNA.png

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发明11年后,全球首个基于该工具的疗法上市。2023年11月,英国药品和医疗保健产品监管局(MHRA)宣布授权CRISPR/Cas9基因编辑疗法Casgevy(通用名exagamglogene autotemcel,简称exa-cel)有条件上市,用于治疗镰状细胞病(SCD)和输血依赖性β地中海贫血(TDT)。

据悉,2023年12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也批准了该国首个基因编辑疗法Casgevy,Vertex将率先推出该药物,估计约16000名镰状细胞重症患者将有资格获得该药物,费用为220万美元。

点评:先有基因图谱,再有基因编辑,我们正在接近人体的终极真相,基因编辑技术将成为人类突破细胞周期和寿命的关键技术。Casgevy的上市只是个开始。(盘和林)

自上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起步后,基因治疗一直是被人们畅想的医学方向。近年来,属于基因治疗的CAR-T肿瘤免疫治疗深刻改变了血液瘤的治疗格局,仿佛预示着基因治疗的时代的到来。

目前几百万美元的单价几乎成为基因治疗标配,不过对于众多严重遗传疾病的患者来说,基因编辑疗法虽价格高昂伴有一定风险,但收益仍远占上风,对基因编辑疗法的收益与风险分析,未来需要更多谨慎考量。(卢李康)

2eic4iblTAWEVm1LEOQZWTeDAGZOVKswgEOWibiawZ7MhyTJNUdiaKsZBtl1w1siabnzpQWtpgAbdkLswWgWZgnrrI4A.png

NO. 4

全球复现“室温常压超导体”热潮

 

2eic4iblTAWEVm1LEOQZWTeDAGZOVKswgEOWibiawZ7MhyTJNUdiaKsZBtl1w1siabnzpQWtpgAbdkLswWgWZgnrrI4A.png

2eic4iblTAWEWuFYuu6s30jKuKibC2vw8BgCH7HAI4icF9S9kUpcaEQbo6Ru3mmMqhtWswgB2OMpnqcV2Jib5MYmopA.png

2023年7月22日,韩国高丽大学Sukbae Lee等人宣称在Pb10-xCux(PO4)6O (0.9<x<1.1)中观测到127℃(400开尔文)温度下的超导转变,并将这种材料命名为LK-99。一石激起千层浪。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业余爱好者争先恐后地复制这项实验。

2023年11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发文解开LK-99“室温超导”之谜,断定LK-99中观察到的电阻下降行为起源于Cu2S的一级结构相变,而LK-99并非室温超导体。

点评:人类科技发展到今日,我们最为焦虑的还是能源,室温常压超导,是解决人类能源焦虑的重要技术,所以自然而然会引发全球关注。虽然期望最终落空,但对人类整体并没有什么损失。这个事件一方面普及了室温常压超导概念,另一方面也让更多科研人员聚拢到室温超导的研究方向。聚焦,才能最终形成突破。(盘和林)

2eic4iblTAWEVm1LEOQZWTeDAGZOVKswgEOWibiawZ7MhyTJNUdiaKsZBtl1w1siabnzpQWtpgAbdkLswWgWZgnrrI4A.png

NO. 5

脑机接口攻关步入深水区

2eic4iblTAWEVm1LEOQZWTeDAGZOVKswgEOWibiawZ7MhyTJNUdiaKsZBtl1w1siabnzpQWtpgAbdkLswWgWZgnrrI4A.png

2eic4iblTAWEWuFYuu6s30jKuKibC2vw8BgvCbs48QlmMKQcevR2PgoyWtOK9uZtPvrWpu1iaKhztAEHE8icn441Cjw.png

2023年5月,由南开大学段峰教授团队牵头的全球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在北京取得成功。试验在猴脑内实现了介入式脑机接口脑控机械臂,对推动脑科学领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我国脑机接口技术跻身国际领先行列。

2023年9月,马斯克旗下的Neuralink宣布,已获得一个独立审查委员会的批准,将进行首次人体试验,对瘫痪患者的大脑植入设备。整个试验为期6年,其中有18个月的基础研究,和为期5年的跟访。

点评:当科幻电影中的情景一幕幕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上演时,脑机接口这一未来产业一定是吸引观众眼球的。如果说我们对于一般动物的大脑交互实现一些简单动作指令还能一笑置之的话,那如今在人类“近亲”和我们自身上看到大脑和外部设备之间的高级人机互动,那我们看到的一定是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不仅可以在脑疾病治疗、残疾协助等健康、医疗领域提供“补缺”的解决方案,还可以在智能操控、体能强化等方面为工业、军事领域提供“增强”的扩展应用。这一集成学科领域将整合AI、材料、通信等技术,未来可能成为人-机、人-环境交互的基础性的平台技术。(柳丹)

2eic4iblTAWEVm1LEOQZWTeDAGZOVKswgEOWibiawZ7MhyTJNUdiaKsZBtl1w1siabnzpQWtpgAbdkLswWgWZgnrrI4A.png

NO. 6

5G-A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2eic4iblTAWEVm1LEOQZWTeDAGZOVKswgEOWibiawZ7MhyTJNUdiaKsZBtl1w1siabnzpQWtpgAbdkLswWgWZgnrrI4A.png

2eic4iblTAWEWuFYuu6s30jKuKibC2vw8Bg9yMZNbNrWAvicR0eYEPsUr1UUHVGgqicbJQlcnZbJibyaTAAnmEwvnW3A.png

2023年10月,华为宣布5G-A(又称5.5G)迎来重大进展。华为称,其已于9月11日率先完成5G-A全部功能测试,随后又全面完成5G-A技术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华为在多项5G-A上下行超宽带技术上取得重大性能突破,并且首次将端到端跨层协同技术应用在5G-A宽带实时交互上,在容量和时延方面实现关键进展。

2023年12月,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2023世界5G大会”上表示,5.5G目标在2025年全部商用,在峰值、连接密度等方面比5G改进10倍。

点评:这不仅是公司自身技术能力的体现,也是整个通信行业的重要进步。5G-A的发展将为全球通信网络带来更高的速度、更大的容量和更低的延迟,对各行各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刘兴亮)

2eic4iblTAWEVm1LEOQZWTeDAGZOVKswgEOWibiawZ7MhyTJNUdiaKsZBtl1w1siabnzpQWtpgAbdkLswWgWZgnrrI4A.png

NO. 7

民营商业航天公司屡有突破

2eic4iblTAWEVm1LEOQZWTeDAGZOVKswgEOWibiawZ7MhyTJNUdiaKsZBtl1w1siabnzpQWtpgAbdkLswWgWZgnrrI4A.png

2eic4iblTAWEWuFYuu6s30jKuKibC2vw8Bgjk2jqgwJiaia5Y8IAenyVyh3v9PQ42r4slwTqM4vpL6leLO9SbmawaUw.png

2023年4月,SpaceX“星舰”系统满载着超过4500公吨推进剂从得克萨斯州起飞,执行首次轨道级测试飞行任务,升空不久后爆炸。11月,SpaceX“星舰”执行第二次轨道级测试飞行任务,火箭级间分离后,“超重”助推器爆炸,飞船继续飞行后失联。

中国方面,2023年6月,中科宇航参与研制的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采取“一箭26星”方式,将搭载的试验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12月,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这是捷龙三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后第一次执行应用发射任务;蓝箭航天朱雀二号遥三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将三颗商业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成为全球首款连续、稳定发射成功的液氧甲烷火箭,

点评:目前全世界的商业航天,尤其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航天发展非常迅速。这些民营企业一方面研制了多型的火箭发动机,也研制了基于这些发动机的多型运载火箭,并且除了SpaceX公司以外,还有很多也都在探索可回收、可重复使用的技术。他们的技术创新也各有特点,比如在火箭的增压方式上,有使用燃气增压的,也有使用电动增压的;在小火箭的回收方式上,也有采用海上渐落回收的。(杨宇光)

不得不佩服马斯克,别人是避免、害怕失败,马斯克是在失败中成长,而在技术失败中反复迭代,似乎成为当前尖端技术的一种全新的开拓方式。而中国人,尤其是中国企业,也许该学一学这种精神。很多人都在看星舰发射,一次次的烟花中,能够看到人类这个种族整体的坚韧特性。(盘和林)

2eic4iblTAWEVm1LEOQZWTeDAGZOVKswgEOWibiawZ7MhyTJNUdiaKsZBtl1w1siabnzpQWtpgAbdkLswWgWZgnrrI4A.png

NO. 8

卫星通信应用普及提速

2eic4iblTAWEVm1LEOQZWTeDAGZOVKswgEOWibiawZ7MhyTJNUdiaKsZBtl1w1siabnzpQWtpgAbdkLswWgWZgnrrI4A.png

2eic4iblTAWEWuFYuu6s30jKuKibC2vw8BgfKuZWFtYQbfJRjoQ6ic8Cmd7255Mdicl8jUKK3h0I33ECsllsaXRwe3A.png

2023年8月末,华为Mate 60 Pro首发卫星通话功能,成为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9月初,极氪官宣卫星通信技术全球首次量产上车。

早在2023年3月的MWC2023上,卫星通信已显露出年度大热点的势头:联发科发布了支持卫星通信的芯片组,高通则官宣了首批卫星通信支持厂商,而除了支持消费级手机外,高通和联发科将卫星通信芯片扩展到汽车、物联网等终端。

点评:中国卫星通信应用的第一步,是华为迈出去的,但还远远不够,下一站的目标,卫星互联网。(盘和林)

卫星通信应当说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华为手机还只能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连接进行通信,未来一个发展趋势是低轨通信卫星和手机直连。当然这实际上还有很大的挑战,因为手机天线比较小、敏感度低、发出的信号比较弱,这就要求卫星具备更巨大的天线。(杨宇光)

2eic4iblTAWEVm1LEOQZWTeDAGZOVKswgEOWibiawZ7MhyTJNUdiaKsZBtl1w1siabnzpQWtpgAbdkLswWgWZgnrrI4A.png

NO. 9

人形机器人踏浪而来

2eic4iblTAWEVm1LEOQZWTeDAGZOVKswgEOWibiawZ7MhyTJNUdiaKsZBtl1w1siabnzpQWtpgAbdkLswWgWZgnrrI4A.png

2eic4iblTAWEWuFYuu6s30jKuKibC2vw8BgfKvFyArNiaSwibQKfX0Pbxd6ibduJ7ThMRuea2LmWevmWW1v2HjGjsLOA.png

今年的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小米、优必选、宇树科技等企业纷纷展出人形机器人产品。此外,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团队发布的人形机器人远征A1引发热议。工业和信息化部10月印发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 2025 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12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第二代亮相,展示了诸多新能力。

点评:2023年,人形机器人从概念走向实用化。多家企业展出的人形机器人产品,进一步表明了这一领域的热度和创新活力,也显示了各企业对未来机器人在服务、医疗、教育等领域应用的积极探索。从工业生产到日常生活,人形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将为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的改变。这一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创新发展,对于推动未来科技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刘兴亮)

如今,人类简单体力劳动被工业机器人替代,人类脑力劳动可能被AI替代,人类复杂体力劳动可能被人形机器人替代。机器人+AI“赚钱养家”,人类负责“貌美如花”的时代可能真的来了。(盘和林)

2eic4iblTAWEVm1LEOQZWTeDAGZOVKswgEOWibiawZ7MhyTJNUdiaKsZBtl1w1siabnzpQWtpgAbdkLswWgWZgnrrI4A.png

NO. 10

军事无人机深入参与战争

2eic4iblTAWEVm1LEOQZWTeDAGZOVKswgEOWibiawZ7MhyTJNUdiaKsZBtl1w1siabnzpQWtpgAbdkLswWgWZgnrrI4A.png

2eic4iblTAWEWuFYuu6s30jKuKibC2vw8BgOTSnQKJSrkl3FC1KdVbVgSbAqaFSJCOj4Ho8SE3diavqEqpK0LEcpcg.png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双方频繁将无人机装备投入战场,俄乌战场上的无人机装备在情报收集、侦察监视、精确打击、舆论战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此外,巴以军事冲突中,一辆以色列陆军最先进的“梅卡瓦4M”主战坦克被哈马斯武装组织的无人机投下的反坦克弹药击毁,引发坦克如何防御无人机的讨论。

点评:无人机一出,谁与争锋,2023年全球引人注目的几大地缘军事冲突:俄乌、以巴、缅北,主角都是无人机,无人机已经彻底改变常规战争的运行方式。(盘和林)

2eic4iblTAWEXjPzPlxBzou4caxiaqxmne9qPtUutla9YASMAka2xs2R41bYzTuTaHsqJKpLFrS5KwtM4icc1oRRUA.jpg

记者|杨卉 杨煜 可杨 林姿辰

编辑|杨夏

统筹编辑|易启江

视觉|帅灵茜 蔡沛君

视频|张轶

排版|杨夏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