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城市24小时 | 这个大都市圈,又变大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0-19 00:00:39

从最新信息来看,上海大都市圈范围有望再次扩大,新纳入杭州、绍兴、泰州和宣城四座城市。

每经记者 刘艳美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534506

上海大都市圈又扩容了?10月18日,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方微信发布消息,近日,上海大都市圈13个城市在上海共同举办《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联创工作营。上海市规划资源局局长张玉鑫谈到,要努力建设最全球、最现代、最江南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圈。

上海市规划资源局还透露,今年年初以来,在自然资源部空间规划局的指导下,上海市规划资源局领导带领工作团队先后拜访了南通、舟山,近期又集中赴常州、苏州、无锡、嘉兴、湖州、宣城、泰州、绍兴、宁波和杭州进行专题沟通交流,对接需求,形成共识。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施性,“1+12”城市共同开展联创工作营,充分凝聚合力,共谋都市圈发展,共绘一张未来蓝图。

不久前,上海市规划资源局工作组赴泰州等地交流,就一度引发有关扩容的猜想。当时,上海市规划资源局总工程师孙珊在与泰州方面座谈时就谈到,“欢迎泰州成为上海大都市圈的一员”。

解读:上海大都市圈堪称我国区域发展的“能级之星”,不过这个都市圈的具体范围,其实经历了多次变动和调整。

“上海大都市圈”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16年,根据这年公布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未来将构建上海与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等地区协同发展的上海大都市圈,形成90分钟交通出行圈,突出同城效应。”

不过2018年初,在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并没有给出上海大都市圈的具体范围。

上海市区位图 图片来源:《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

到了2022年,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联合印发《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下称《协同规划》),上海大都市圈的范围明确为包括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舟山“1+8”市域行政区域。相比之前,多了常州和湖州2个成员。

而从最新信息来看,上海大都市圈范围有望再次扩大,新纳入杭州、绍兴、泰州和宣城四座城市。

在此次联创工作营交流研讨会上,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规划处处长黄洁琼提出,从经济、社会、文化联系及杭州湾、杭州都市圈空间完整性来看,建议进一步深化研究大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将杭州全域纳入。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绍兴市委副书记、市长施惠芳也曾建议,把绍兴列入上海大都市圈的空间范围。

实际上,上海大都市圈扩容早有铺垫。在上述《协同规划》中,就留下了“面向未来动态调整”的口子。今年3月,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熊健向媒体谈到,“都市圈的范围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随着区域协同需求、城市扩张趋势等动态调整。”也就是说,可以根据规划评估与发展实际等在后续规划中进一步优化规划范围。

#动向

部分明年新增地方债限额料提前下达

中证报消息,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将于10月20日至24日在京举行,审议关于提请审议授权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等议案。专家认为,这意味着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授权有望延续,今年底明年初仍处于稳增长政策发力显效阶段;下达新增债务“提前批”额度有助于拉动基建投资,为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创造有利条件。

上海积极稳妥推进“工业上楼”

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18日消息,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推动“工业上楼”打造“智造空间”的若干措施》。对经认定的优质项目,按照开发建设投资总额(不含土地购置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奖励,单个项目奖励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市级奖励资金通过专项转移支付方式下达至各区,并由各区组织实施。严防后续用途转变和“炒楼”“炒地”行为,确保新增空间用于发展实体经济、支持工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积极稳妥推进“工业上楼”,合理确定相关产业目录和建设项目,避免一哄而上、盲目建设。

湖北纺织服装产业瞄准万亿目标

第一财经消息,10月17日,湖北省召开“推进‘链长+链主+链创’机制 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链)。记者现场获悉,湖北纺织服装产业位居全国第五,并计划用三年时间将纺织服装产业规上企业总营收提高到5000亿元,力争到“十五五”将纺织服装产业打造成为新的万亿产业。

重庆将实施“渝车出海”行动计划

重庆日报消息,10月18日,重庆市委常委会举行扩大会议,分析前三季度全市经济社会形势,部署四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强调,要激发消费潜能,稳定房地产、汽车等大宗消费,提升文旅消费,培育新型消费,促进消费升级,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要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创新思路和举措,推动政企合力抢订单、拓市场,实施“渝车出海”行动计划,扩大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出口。要加快推进数字重庆建设,抓好国资国企、开发区(园区)和“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重点改革攻坚取得突破性进展。

太原市党政代表团赴北大考察交流

太原日报消息,10月17日,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韦韬率太原市党政代表团在北京大学考察交流,与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举行工作会谈,出席“相约锦绣太原 共创美好未来”2023年太原市人才引进宣介会并发表主旨演讲。韦韬表示,希望北京大学充分发挥优势,与太原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医疗卫生、考古文博等领域拓展深化合作,推荐更多优秀人才和学子来并创新创业,助力太原高质量发展。

#声音

国家统计局: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4亿人

10月18日,国新办就2023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有媒体提问:近日国家统计局对外发布了公告,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2023年人口变动情况的抽样调查。想问的是开展人口抽样调查的主要考虑是什么?如何看待当前我国人口形势?

对此,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开展2023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是一个常规的例行制度安排。主要还是为了科学准确地反映人口的变化情况,为中央以及相关部门制定人口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盛来运介绍,通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前两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来看,中国的人口结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确实也出现了很多深刻变化,比如出生率下降,老龄化加快,总的人口数量也在发生变化。去年人口总量第一次负增长,但是要强调指出的是,我们总人口量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劳动年龄人口近9亿人。另外,现在人口的素质确实在提高,最新数据,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达到10.93年,近11年。另外,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有2.4亿人。所以虽然人口数量有所下降,但是我们人口质量改善速度更快,这就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保障。当然我们也希望人口数据调查能够更全面地反映这方面的变化。

#数读

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超1.2万亿元

央视新闻消息,10月18日,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辽宁沈阳开幕。会上发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报告(2023)》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功能体系不断完善,产业规模超1.2万亿元,5G基站达到313.8万个,培育50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目前,工业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覆盖工业大类的85%以上,全国已建成近8000个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同时,百余所院校增设工业互联网职教专业,全国建设近20所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合作中心会员单位超1100家,产学研用金高效联动的新生态不断壮大。

#放榜

又一“国家队”名单出炉,山东超过广东浙江

工信部网站18日消息,工信部中小企业局日前发布2023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全国100个产业集群入选,集群认定有效期为三年。其中,浙江、山东、广东各有8家、8家、7家入围,位居前三。截至目前,全国已认定两批共200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山东以15个居首,浙江、广东各有14个,并列第二。江苏则有11个入围,与福建、安徽及河北位居第二梯队。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是定位在县级区划范围内,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以特色产业为支柱,优势特色突出、资源要素汇聚、治理服务完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2022年,工信部首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根据工信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年度发展报告》,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在行业中均具有较强影响力,去年产值超2.5万亿元。从行业分布来看,电子、轻工、机械、有色、石化、汽车等行业占比较高。

工信部此前解读称,开展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工作,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产业优势,更好汇聚产业资源,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打造县域经济新增长极。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