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AI时代如何造就创意之城?伦敦市政府创意产业大使约翰·纽必金:三大要素至关重要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0-16 20:39:43

◎ 伦敦市政府创意产业大使纽必金告诉每经记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离不开三个重要元素:创意人才、优惠政策和创造性的城市氛围。

每经记者 文巧    每经编辑 兰素英    

10月16日,以“创意产业的跨文化合作”为主题的2023世界文化名城全球大会在成都拉开帷幕。本届大会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世界文化名城论坛主办,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支持,太和智库、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联盟联合主办,成都传媒集团、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承办,这也是疫情后世界文化名城论坛会员城市和国内外文化名人、头部企业高管首次聚首蓉城。

伦敦市政府创意产业大使、世界文化名城论坛顾问约翰·纽必金出席了本次大会,并在现场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的专访。在采访中,纽必金就文化和创意展开了许多创想。他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对人类的未来极为重要,城市应当思考如何以创造性解决方式应对全球性挑战,诸如气候变化、资源枯竭和来自新技术的冲击等。

而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是纽必金谈及文化创意发展时的关键词之一。他认为,AI会带来冲击,但文化创意产业可能比其他产业更能抵抗这些冲击,因为它依赖于人类的情感敏感度、文化创造力和参与度。不过,从长远来看,纽必金认为,科技是一种积极的力量,人类应该积极拥抱它。

在谈到对成都的印象时,纽必金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成都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的诗歌、音乐和文化中心之一。如今,伴随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成都也正在将自己转变为(面向)未来的文化城市。”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摄 
 

文创产业发展有助解决全球性难题

纽必金提到,在伦敦,20%的工作都与创意经济相关。作为伦敦市政府的创意产业大使,约翰·纽必金曾见证并参与了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崛起的许多历史性时刻,他和伦敦政府的智囊团成员揭开了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的最初篇章。

在纽必金看来,创意对于城市的身份和核心非常重要,创意经济应该成为每个城市甚至国家战略的核心。

“我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对我们的未来极为重要。当前,全人类正在应对前所未有的公共难题,诸如气候危机、资源枯竭、人口老龄化、失业率上升以及AI技术的冲击等。对于每个城市来说,他们应该思考的不仅仅是创意产业(的发展问题),还包括为以上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以气候危机为例,其可能带来包括空气质量、水质、交通、废物管理等在内的全球城市共同面临的问题。“在我们的城市(伦敦)市政中心会有设计师,专门为城市设计各种不同的场景来缓解这些问题,从而间接推动社会的平衡和稳定。”纽必金表示。

与此同时,纽必金认为城市的创意经济能为年轻一代提供很好的机遇。“创意随处可见,问题的关键是为有创造力的年轻人提供表达创造力的机会,能成功做到这一点的城市将在这个世纪中繁荣发展。”

在英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多年经验中,纽必金总结出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重要元素:创意人才、优惠政策和创造性的城市氛围

“发展创意经济必须要有创意人才,我认为每个城市一定都有非常充足的人才。”纽必金告诉记者,“政府也需要积极参与,并思考能为创意产业和人才提供哪些政策举措或是税收优惠等。此外,一个创造性的城市氛围也非常重要。”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摄
 

创意经济更能抵御AI冲击

在纽必金看来,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创造力和发展创意产业

“不过,在某些城市成功试行的一些政策或倡议,可能对其他城市有借鉴作用,我们需要相互分享和学习,这是每个城市找到自身独特的路径的方式之一。这也是我出席这次大会的意义所在,成都是其中非常活跃的成员。”

在提及成都当前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时,纽必金认为绕不开的一个关键词是数字化技术。

当前,随着OpenAI的ChatGPT引领了新一轮的AI浪潮,AI已经对各行各业产生了可见的影响。那么在文化创意经济中,人类如何在人工和机器之间达成平衡呢?

“我认为人类的创造力始终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创造力,它总是会激发出意想不到的想法。AI的确会带来很多冲击,但创意经济可能比其他产业更能抵抗AI的许多冲击,因为它依赖于人类的情感敏感度、文化创造力和参与度。而在这个领域,人类仍然具有独特的优势。”他说道。

不过,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科技的进步是无法阻碍的。纽必金认为,从长远来看,科技是一种积极的力量,人类应该在教育和经济上积极拥抱它。

“尽管现在说AI对文化创意经济的影响还为时过早,但是在过去200年中,每一次重大的工业革命都带来了各种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和风险。 ”纽必金说道,“AI也不例外,它会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有些人会发现工作受到威胁。但我确信,从长远来看,它会创造许多新的机会,并使全人类获得更多的可能性。”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文化 城市 Ai 创意经济 成都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