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3-10-08 23:08:24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9月27日,鸿博股份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议案》。这一举动让市场意外,因为此前股东大会已投票通过了这份股权激励计划,且董事会已经确定将8月28日作为股票的授予日。按照原计划,此次股票授予的激励对象共计11人,其中包括副总经理周韡韡,拟授予100万股,授予价格18.92元。
由于全资子公司英博数科和AI龙头英伟达的合作项目,鸿博股份成为今年的大牛股,年内最大涨幅超过700%。担任英博数科总经理的周韡韡,承担了全面负责英博数科的筹建、技术研发、团队建设、业务开拓等工作,她也由此成为鸿博股份的重点激励对象。在2022年第二期股票激励计划中,周韡韡获授85万股,授予价格3.68元,目前这部分股份账面浮盈超过2800万元。
从2022年开始,鸿博股份累计推出了三期股票激励计划,但在各期激励存在利益重叠的情况下,激励的实际效果很难量化。第一期激励,以2022年5月5日为首次授予日,公司向21名激励对象授予415万股股票,授予价3.27元,这部分股份分两期解锁,解锁条件分别为:2022和2023年的营收较2020年的增速分别不低于15%、20%。笔者留意到,2020年是鸿博股份2012年以来营收的最低点,2022年,鸿博股份营收虽然反弹,但归母净利润却亏损了7506万元,2020年则是盈利2546万元。利润大额亏损,公司管理层却拿股票激励,股东们这是亏上加亏。
在上述股份激励仍在执行期时,第二期激励接踵而至,即对周韡韡单个人的激励,自2022年12月开始。周韡韡面临的考核要求分成两部分,在上市公司层面,2023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69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97亿元;英博数科2023年营业收入不低于7531.72万元,2024年不低于27258.24万元。在第一份激励计划中,第二期解锁条件即为2023年营收不得低于5.69亿元,既然公司已经为这个指标付出了第一期股权激励,为何还要向周韡韡第二次付出成本?如果说增加条件是限制了她的行权难度,而英博数科在2023年确实创造出了7531.72万元的营收增量,那第一期的其他激励对象完全可以“搭便车”。
这种激励指标上的混淆,在第三期激励上仍在延续。比如,2024年,上市公司层面的考核,要求营收同比增长至少2841万元,但要求英博数科至少增长1.97亿元,即英博数科完成考核就等于上市公司层面的考核完成,那后者也就没有了实际意义。
鸿博股份的股价因英博数科而起落,与之相关的信息就是对股价有重大影响的信息,但上市公司火速终止激励,仅粗略表述为“受宏观环境变化、全球发展不确定性增多等多重因素影响”,无论是宏观环境,还是全球发展不确定性,应不涉及商业机密,鸿博股份的激励计划不应当有秘密,相关信披应当更完备、更详细,以方便投资者作出理性的决策。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