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每经记者实探生态综合治理后的乌梁素海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9-19 17:11:02

◎从2008年-2018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围绕乌梁素海综合治理一共做了30多个项目。当地把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作为生命共同体,统筹推进全流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和保护开发,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实地探访中了解到,为了促进湖区生态自然修复,乌梁素海实施了渔民上岸工程,曾经靠水吃水的渔民,如今做起了特色种植,搞起了旅游业、手工业。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旭    

9月的乌梁素海碧波荡漾,景色宜人,芦苇随风摇曳,暗蓝色的河水上漂浮着一群群赤嘴潜鸭。

谁曾想到,这样如诗如画的景色,其实是乌梁素海历经十余年生态治理后的再次重生。

近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举办的中华环保世纪行2023年宣传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正式启动。今年活动主题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跟随活动的采访团走进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探寻乌梁素海这颗塞外明珠从生态之患到重现光彩的故事。

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主任包巍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乌梁素海水的来源并无自然河域,一方面是降水,但很少;另一方面则是农田退水,这部分占比超过90%;此外还有一部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过去,我们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并没有系统性来治理,因此效果不是很理想。”

整治后的乌梁素海水域重现清澈的面貌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15年前湖区水质一度恶化为劣V类

乌梁素海,蒙古语意为“红柳湖”,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境内,是黄河改道和河套水利开发形成的河迹湖。随着河套灌区的开发,农田退水、城市生活污水、工业生产废水、沿山山洪水等排入,乌梁素海成为河套灌区唯一的“承泄区”。

包巍介绍,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重要的功能性湿地,其生态治理直接关系到黄河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河套灌区大量未被农作物吸收的化肥、农药和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进入乌梁素海,造成乌梁素海水质逐年恶化。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当地走访中了解到,2008年,乌梁素海湖区曾暴发大面积“黄苔”,水质一度恶化为劣V类。

2008年以后,随着乌梁素海综合治理力度的加大,以及生态补水和海堤工程的实施,湖面水位达到1019米左右,库容水量为4亿立方米左右。特别是2015年后通过总排干实施大规模补水之后,湖面水位基本控制在1019.20米左右,库容水量为4.2亿—4.5亿立方米之间。

包巍回忆,从2008年-2018年,当地围绕综合治理一共做了30多个项目。“我们进一步意识到,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我们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作为生命共同体,统筹推进全流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和保护开发。”

乌梁素海周边种植的作物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由单纯“治湖泊”向系统性“治流域”转变

由单纯的“治湖泊”向系统性“治流域”转变,由“单要素”生态修复向“多要素”生态修复转变,这是当地为乌梁素海综合治理开出的一剂“药方”。

在流域上游的乌兰布和沙漠,当地建设了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阻止泥沙流入黄河、侵蚀河套平原。

在城镇和工业园区,新的规划要求彻底斩断点源污染,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和管网建设,充分挖掘中水回用潜力,尽最大可能将中水回用于工业用水、园林绿化、景观用水、城市杂用水,其余部分进入人工湿地净化达标后通过各级排干沟再进入乌梁素海。

在河套灌区,当地全面开展农业“四控”,也就是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引导和推动农业绿色生产,从而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农田灌溉用水量得到有效控制。

在乌梁素海湖区,采取底泥原位修复试验示范、湖区水道疏浚、建设河口湿地、水生植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生态调控等措施开展内源治理。同时利用黄河凌汛期和灌溉间隙期进行生态补水,改善湖区水质。

谈到综合治理过程中的难点,乌梁素海生态环境保护中心生态保护科科长谢振锋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综合治理过程中,灭源污染的治理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持续治理的过程。在污染因子中,COD(化学需氧量)是最突出的,如何让COD降下来,是评价灭源污染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

“‘十三五’期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投入,也就是控肥、控药、控水、控膜。比如对养殖业做资源化利用,对村庄的生活污水进行改造等,总体看成效还是很显著的。”谢振锋说。

让渔民上岸创业 发展种植+养殖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实地探访中了解到,为了促进湖区生态自然修复,乌梁素海实施了渔民上岸工程,曾经靠水吃水的渔民,如今做起了特色种植,搞起了旅游业、手工业。

当地农业产业园用套种技术种植的辣椒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曾经是乌梁素海渔民的张海英在当地生态综合治理过程中经历了人生一次重要的职业转变,她结束了自己数十年的捕鱼生活,成为一名芦苇编织厂的职工,而且还经常参与巡海等公益工作。

张海英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前几年自己在芦苇编织厂每个月有了一定的收入。“今年,我也开始联系食品加工厂,做一些熏鱼熏鸭。身边也有不少邻居去了农牧产业园打工,就业岗位还是比较多的。”

谢振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湖区水质好了,生物多样性好了,原来的湖区渔民创业积极性也大大提高。比如一部分人开始种植蘑菇和木耳,这在过去是没有的。“当地也通过巡湖等公益岗的安置,每个月有基础工资,让居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记者注意到,就在乌梁素海的南岸,坐落着一个总面积达9800亩的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示范园,园区采用“企业+基地+科研院校+社会化服务”的运行模式,一排排油葵、辣椒、玉米整齐排列,等待丰收。

据介绍,园区按照“农牧兼具、种养结合”思路,将小麦、玉米、葫芦、辣椒、番茄、肉羊等农牧业主推技术内容布局在园区,进行试点示范、集中展示。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怀水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