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转移性胃肠间质瘤患者怎样治疗?北大肿瘤医院专家答每经:胃肠间质瘤已成实体瘤靶向治疗标杆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7-13 22:15:24

◎李健告诉记者,二十年来,胃肠间质瘤从一个手术难以根治、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极差的肿瘤,已经发展成为实体瘤靶向治疗的标杆。

◎在医保方面,如今胃肠间质瘤一线到四线标准疗法都已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加之患者援助项目和各地的“惠民保”,患者的治疗负担已大大减轻。

每经记者 李宣璋    每经编辑 陈旭    

7月13日是全球胃肠间质瘤患者关爱日,由中华慈善总会发起的“2023年胃肠间质瘤患者关爱日活动”在北京举行。

胃肠间质瘤是一种主要长在胃肠道且较为少见的肿瘤,发病率约为1~2/10万人,但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每年新发病人数约为2万~3万,一般发病年龄在55岁~60岁,男性女性发病率接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活动现场注意到,参与本次活动的多名胃肠疾病领域专家为患者代表解答了胃肠间质瘤的治疗、用药等多方面问题。

胃肠间质瘤治疗领域的专家参与患者关爱日活动 每经记者 李宣璋 摄

胃肠间质瘤逐步成为实体瘤靶向治疗的标杆

胃肠间质瘤早期通常无特异性症状,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世纪之交,手术切除一度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但只有不到一半的原发性肿瘤可通过手术治愈,更多病人在手术后往往出现肿瘤复发,有的患者只能生存数月。

国内较早接触胃肠间质瘤的医生之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李健在活动现场表示,现在业内已经不再使用晚期胃肠间质瘤这一提法,“晚期”主要是以前的叫法,现在一般将其称之为转移性胃肠间质瘤。

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手段,一直是转移性胃肠间质瘤患者高度关注的话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就此向李健提问。

李健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原则上来讲,转移性胃肠间质瘤患者一般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胃肠外科、影像科、肿瘤内科、肝胆外科等,具体治疗过程当中,有的患者需要先吃药,有的因为出血,需要切掉外科病灶,如果吃药的过程中出现其他问题,还得采取其他治疗手术,包括肝脏介入治疗等。

李健进一步表示,病人的治疗需要有一名医生负责主线,在众多学科参与转移性胃肠间质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一般由负责药物治疗的医生来负责这条主线。“毕竟药物治疗从头至尾,都穿插在转移性胃肠间质瘤治疗的过程中。”据他介绍,因为药物治疗效果特别好,所以现在很多外科医生都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

关于转移性胃肠间质瘤的药物治疗效果,李健表示,光靠药物,转移性胃肠间质瘤总的生存时间大约为6~7年,10年生存率能达到20%~30%,相比于胃癌、肠癌的药物治疗,因为转移性胃肠间质瘤靶向药精准的靶点更加突出,所以效果更好。

回顾胃肠间质瘤的治疗历程,李健表示,二十年来,胃肠间质瘤从一个手术难以根治、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极差的肿瘤,已经发展成为实体瘤靶向治疗的标杆。临床上,不乏生存超过5年、10年甚至是20年的患者。随着医学的进步,胃肠间质瘤患者一定能活得更长、活得更好。

胃肠间质瘤患者治疗负担已大大减轻

胃肠间质瘤的药物治疗效果良好,但价格昂贵,需要各级政府、企业、社会力量等多方共助。

在医保方面,如今胃肠间质瘤一线到四线标准疗法都已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加之患者援助项目和各地的“惠民保”,患者的治疗负担已大大减轻。

在社会援助方面,中华慈善总会秘书长边志伟表示,2003年,中华慈善总会与相关药企合作,开展了国内首个患者援助项目,受益对象包括胃肠间质瘤患者,并通过慈善药品援助的形式切实为广大患者减轻了治疗负担。

“随着胃肠间质瘤逐渐步入慢性病范畴、患者生存时间变长,中华慈善总会积极探索创新型的患者援助模式,2021年,开展了爱无间-胃肠间质瘤患者全程关爱社区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的患教活动,推进胃肠间质瘤患者的规范诊疗。”边志伟强调。

事实上,转移性胃肠间质瘤患者只要接受规范化的治疗,有很大机会实现带瘤生存。即使胃肠间质瘤发生了转移,治疗效果通常也好于其他消化道肿瘤。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CSCO胃肠间质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叶颖江表示,中国胃肠间质瘤专家达成了共识,已经开始强调全病程管理和长期随访,这就是专家对治疗胃肠间质瘤有信心的最好证明。患者千万不要轻言放弃,建议确诊后前往大型医院的胃肠间质瘤专病门诊接受规范化治疗。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李宣璋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医保 肿瘤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