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航机电明起终止上市 中航电子这轮A吃A后,已“自信”预计2023年利润翻倍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3-16 21:26:42

◎中航机电股票将自3月17日起终止上市,相关资产和人员都将转至中航电子。中航机电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达123亿元。吸收合并中航机电后,中航电子已在年报中预计,重大重组完成后,2023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294.52亿元,利润总额25.6亿元。

每经记者 杨煜    每经编辑 文多    

“电子”吸收合并“机电”一事走向收官。

3月16日晚,中航机电(SZ002013,股价10.78元,市值416.4亿元)宣布,公司股票将自3月17日起终止上市,相关资产和人员都将转至中航电子。就在前一天,中航电子(SH600372,股价17.56元,市值336.8亿元)发布2022年年报,公司主要业务及总体业绩稳定增长。

“双喜临门”下,中航电子在年报中预计,重大重组完成后,2023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294.52亿元,利润总额25.6亿元。不过,2022年中航电子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少见地由正转负,同比下降151.21%。对此,中航电子方面表示,这是由于货款回收同比减少。

业绩稳速增长,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

中航电子是国内航空电子系统的主要供应商,业务领域涵盖防务航空、民用航空、先进制造业三大领域。2022年,中航电子实现营业收入111.86亿元,同比增长13.69%。分产品看,航空产品是其毛利率最高与营收占比最大的业务,在去年带来营收98.43亿元,占比88%;除此之外,非航空防务和非航空民品的营收占比分别为4.85%、5.17%。

近年,中航电子业绩稳速增长。不过,拆分到不同产品上,走势却有不同。其中,航空产品和非航空防务两部分业务的营收逐年增长,非航空民品业务的营收却连续下滑。同2019年比,2022年非航空民品的营收减少了31.6%。

研发投入方面,2022年中航电子研发费用约为11.91亿元,占到营业收入的10.65%。相比于2021年,其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了44.04%,是近三年内增幅最大的一年。2022年,中航电子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31%,也同比增加了6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2022年中航电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为-7.94亿元,这样的规模在其近十年的财务数据中殊为少见。对此,中航电子在年报中解释称,主要是本期货款回收同比减少。

那为何货款回收会减少?3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拨打了中航电子董秘电话,接电人员表示,这是由于主机厂作为公司客户,其结算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具体情况不便透露。该人员还表示,现在是过渡期,等过渡期过去公司还是会把这些钱收回来,但过渡期持续多久也不确定。

已经预计2023年实现营收294.5亿元

中航电子吸收合并中航机电无疑是两家公司在2022年的“重头戏”。

2022年,为重组形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重要的机载系统上市平台,加快机载系统业务的发展,中航电子宣布拟换股吸收合并中航机电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据年报,该项目已先后获得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务院国资委原则同意,并通过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审核。

3月16日晚,中航机电最新公告显示,该公司股票将于2023年3月17日起终止上市并摘牌,在股权登记日(3月16日)收市后,中航机电股东持有的该公司股票将按照1:0.6647的比例转换为中航电子的股票。

在中航电子看来,两家公司的合并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中航电子在2022年年报中表示,在重大重组完成后,2023年全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294.52亿元,利润总额25.6亿元,这分别是其2022年对应数据的约2.63倍和2.77倍。

在业务拓展上,中航电子表示,防务业务方面将积极谋划延伸拓展大防务业务,重点开拓航天、兵器、船舶等领域,推动机载技术跨域应用,同时各子公司要结合具体实际合理发展防务业务;民机业务方面将作为供应商保质保量完成C919项目生产供货任务,提前布局CR929项目,并参与其他型号的配套生产需求。

与此同时,中航电子也在年报中提示,公司虽然在技术、品牌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综合优势,但随着国家推进军民融合战略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防和军队体制改革,民营企业等新竞争者的加入将使产业竞争逐渐加剧,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公司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航电子 中航机电 退市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