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稳就业要稳预期和信心,减少各种不确定性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3-06 01:09:45

每经记者 李可愚    每经编辑 陈旭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过去一年和五年工作回顾后,李克强提出了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

记者注意到,在社会高度关注的全年经济预期目标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为何提出这一预期目标?这一目标实现的路径是什么?针对上述话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进行了专访。

谈工作重点:不同行业有不同关键词

NBD: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及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时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5%的GDP预期增速确定,您认为释放出了一个怎样的信号?

张燕生:我们注意到,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对今年经济的预期增长普遍采取了比较谨慎的态度。

比如说,刚刚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今年发展的一个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而在地方层面,统计显示,约三分之二的省份GDP增速目标设定在5%~6%,一些主要的经济大省基本将经济增长率定在5%左右。

这种谨慎的态度,可以理解是为今年的发展留出足够空间,也是适应疫情考验结束以来的现实需要。

在目前的特殊背景下,各个经济部门、各个企业和每个个人在相关的生产、经营和生活中都采取了一种“三步走”的方式:第一步是止损,第二步是修复地方、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状况,第三步才是扩张。

从这个角度来说,相对谨慎的经济增速可以说体现了这样一层意思:今年的工作重点,在很大程度上与“修复”有关。

具体到不同的行业来看,在2023年,房地产等受各方面因素冲击较大的行业,其关键词基本上就是“止损”;服务消费等行业的关键词则是“修复”;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新兴行业,在这一年的关键词就是“扩张”。

谈稳就业:要尽可能稳预期和信心

NBD:2023年我国要实现5%左右的GDP增速,需要推进哪些方面的关键工作?

张燕生: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可以说这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因为扩大消费最符合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需要,也能够体现出中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当前国际主要机构都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形势会比较艰难,这意味着我们如果要让中国经济走出一条独立上行的轨迹,关键就在于扩大内需、稳定消费。

对于直接服务消费市场的广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来说,如果消费市场得以稳定,他们就可以用汗水和努力换来好日子,市场主体的稳定对当前的经济来说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稳定消费?我认为过去常常提到新创造的“蛋糕”这一概念,主要指的是资本积累、资本形成,扩大新增的生产能力,但这与最终的消费端仍有一定距离。

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应该更多地把新创造出的生产能力用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满足消费。具体来看,这一点还体现在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的提升上,我认为这是当务之急。

同时,我们还要努力提升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解决老百姓花钱的后顾之忧,这主要体现在有针对性地改善社会保障、住房等领域。

此外,要扩大消费,关键还是要实现中等收入人群占全体人口比例的倍增,这可以说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NBD:今年就业形势引人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也继续在就业领域提出多个量化指标,您对此有何解读?

张燕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城镇要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

这个目标也体现出了一个相对谨慎的态度。2020年前,我们每年能够实现的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基本能超过1300万人,从这一点来看,新增1200万人左右就业这个指标应当说还是比较谨慎的。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觉得关键还是在稳预期和稳信心。

从目前情况看,我们已经进入了16岁到24岁年轻人密集进入职场的关键阶段,他们是“Z世代”的第一批年轻人,第一份工作对他们的人生影响很大。

此外,我们还要关注到农村的外出务工人员。此前的疫情对他们的资产负债状况伤害很大,他们迫切需要走出去、能正常找到工作,恢复正常的生计和家庭的收入。

对于2023年来说,稳就业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目标。但是现在这样一个现象也不容忽视:有部分大企业开始选择持有现金、开始选择减员,也就是准备“过冬”,这是基于其对行业的未来仍有不确定性。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不能够及时改变市场的预期和信心,我们的稳就业工作可能就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要最大限度减少各种不确定性,尽最大可能来稳预期和稳信心。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过去一年和五年工作回顾后,李克强提出了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 记者注意到,在社会高度关注的全年经济预期目标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为何提出这一预期目标?这一目标实现的路径是什么?针对上述话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进行了专访。 谈工作重点:不同行业有不同关键词 NBD: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及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时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5%的GDP预期增速确定,您认为释放出了一个怎样的信号? 张燕生:我们注意到,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对今年经济的预期增长普遍采取了比较谨慎的态度。 比如说,刚刚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今年发展的一个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而在地方层面,统计显示,约三分之二的省份GDP增速目标设定在5%~6%,一些主要的经济大省基本将经济增长率定在5%左右。 这种谨慎的态度,可以理解是为今年的发展留出足够空间,也是适应疫情考验结束以来的现实需要。 在目前的特殊背景下,各个经济部门、各个企业和每个个人在相关的生产、经营和生活中都采取了一种“三步走”的方式:第一步是止损,第二步是修复地方、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状况,第三步才是扩张。 从这个角度来说,相对谨慎的经济增速可以说体现了这样一层意思:今年的工作重点,在很大程度上与“修复”有关。 具体到不同的行业来看,在2023年,房地产等受各方面因素冲击较大的行业,其关键词基本上就是“止损”;服务消费等行业的关键词则是“修复”;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新兴行业,在这一年的关键词就是“扩张”。 谈稳就业:要尽可能稳预期和信心 NBD:2023年我国要实现5%左右的GDP增速,需要推进哪些方面的关键工作? 张燕生: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可以说这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因为扩大消费最符合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需要,也能够体现出中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当前国际主要机构都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形势会比较艰难,这意味着我们如果要让中国经济走出一条独立上行的轨迹,关键就在于扩大内需、稳定消费。 对于直接服务消费市场的广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来说,如果消费市场得以稳定,他们就可以用汗水和努力换来好日子,市场主体的稳定对当前的经济来说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稳定消费?我认为过去常常提到新创造的“蛋糕”这一概念,主要指的是资本积累、资本形成,扩大新增的生产能力,但这与最终的消费端仍有一定距离。 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应该更多地把新创造出的生产能力用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满足消费。具体来看,这一点还体现在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的提升上,我认为这是当务之急。 同时,我们还要努力提升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解决老百姓花钱的后顾之忧,这主要体现在有针对性地改善社会保障、住房等领域。 此外,要扩大消费,关键还是要实现中等收入人群占全体人口比例的倍增,这可以说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NBD:今年就业形势引人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也继续在就业领域提出多个量化指标,您对此有何解读? 张燕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城镇要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 这个目标也体现出了一个相对谨慎的态度。2020年前,我们每年能够实现的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基本能超过1300万人,从这一点来看,新增1200万人左右就业这个指标应当说还是比较谨慎的。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觉得关键还是在稳预期和稳信心。 从目前情况看,我们已经进入了16岁到24岁年轻人密集进入职场的关键阶段,他们是“Z世代”的第一批年轻人,第一份工作对他们的人生影响很大。 此外,我们还要关注到农村的外出务工人员。此前的疫情对他们的资产负债状况伤害很大,他们迫切需要走出去、能正常找到工作,恢复正常的生计和家庭的收入。 对于2023年来说,稳就业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目标。但是现在这样一个现象也不容忽视:有部分大企业开始选择持有现金、开始选择减员,也就是准备“过冬”,这是基于其对行业的未来仍有不确定性。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不能够及时改变市场的预期和信心,我们的稳就业工作可能就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要最大限度减少各种不确定性,尽最大可能来稳预期和稳信心。
时政要闻 GDP 经济数据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