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网民踊跃参与“我向总理说句话”建言征集 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题积极献计献策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1-12 22:11:02

每经记者 李可愚    每经编辑 陈旭    

你对政府工作有什么建议?对于政府工作报告有什么期待?

自2015年起,每年在全国两会前,中国政府网都会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目前已经连续开展了8次,收到的网民建言数量不断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言献策助力发展,2022年12月8日,中国政府网联合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以及各省区市、相关部委政府网站,再次启动“我向总理说句话”建言征集活动,活动将持续至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这条通道将直达国务院,你的看法和建议或有机会转达《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

本次建言征集活动共分14个话题大类,包括: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主体和营商环境,教育和人才,科技与创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完善分配制度,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文化、旅游和体育,其他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连日来,广大网民通过每日经济新闻APP、每经网等渠道,踊跃参与建言,提出了大量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话题方面,不少网民更是提出了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为国家的发展献计献策。

乡村振兴需要留住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报告还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此次“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中,广大网民也围绕这一议题,发表了一系列真知灼见。

例如,网友“有容乃大”留言建议,乡村振兴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和领导,不可否认现在很多农村地区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城市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但现在大多数乡村依然缺少支柱产业,很多乡村仅剩老幼妇孺,没有多少有学问有抱负有担当的有志青年肯扎根农村,村干部也是劣中选优,自身发展没有问题,但是难以带领全村人共同致富。

这位网友建议,对一些欠发达农村,上级政府部门要在人才、资金、产业项目、培训等方面再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在产业项目上要予以倾斜,让更多的农村青年人口能够实现家门口就业。“只要留住了农村人口,乡村振兴就有希望。”

此外,网友“梦入云水间”则留言建议,放松年轻人户口迁回原籍政策,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条件。

这位网友写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首要的是要吸引人才尤其是年轻人才回乡工作、生活。中国人的家乡情怀尤其浓烈,这是我国乡村振兴天然的文化土壤优势,但是现实中的一些政策却显得格格不入。

以户籍制度为例,很多乡村大学生读大学时户籍都转到了就读大学时所在的城市,现在要回原来的乡村却有诸多的限制条件,各地限制政策五花八门,有的要求必须毕业时才能回原籍,有的要求投靠父母,这类规定严重伤害了大批年轻人的家乡情结。试想一方面要吸引年轻人参与乡村振兴,一方面在年轻人愿意返乡时户籍又不能方便地迁回来,心理上的落差可想而知。

该网友建议,针对目前的情况,至少对于那些从乡村出去又想返回原来乡村工作生活的年轻人来说,应当为其提供便利,允许他们把原来的户籍方便地迁回来。人丁兴旺,乡村才能兴旺,这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网友“镜”则提出建议要加大农业人才培养力度。这位网友写道:乡村振兴关键靠人才,在国家人才支农的基础上,希望能加大“新型农民”培养力度,尤其是基层县域能够开展农业科学种植、营销市场调研、数字科技应用等方面的培训,让农民懂技术、懂市场,促进产业化发展。

保障粮食安全成关注话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完成脱贫攻坚之后,如何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注意到,就这一主题,广大网民在此次“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中,对此有许多高质量的回应。

例如,网友“sunny”就建议,要避免疫情下出现新的返贫。这位网友写道:我国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2022年各地都出现疫情影响经济和民生发展的情况。在疫情冲击下,脱贫后的乡村居民今年生计如何,会不会发生返贫的情况,各地应该做一个回访,要保证相关工作不出现烂尾,保证乡村振兴取得持续性的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对于保障粮食安全,鼓励农民积极性的有关话题,不少网民也发表了他们的观点。

例如,网友“农民工在城市”写道,当前农村的田地出现了不少弃荒的情况,根源上是单纯依靠农业收益相对较少,导致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较低。

这位网友建议,国家应当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补贴力度。比如,对农村种植业按品种和实际亩数进行补贴,同时对农村的养殖业给予一定额度的贷款等政策倾斜,以调动农民致富的积极性。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只有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才能更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此次“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中,不少建言就是围绕着如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这个主题展开的。

有网友“辜壹”在建言中提出,实现产业振兴是解决乡村发展的前提。近年来,村里的水电路网住房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大幅度提高,每个村都有自己特色的产业园。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发展养殖业破坏了生态环境,部分乡村没有结合当地实际气候、地形等要素发展适合的特色产业等等。

这位网友建议,乡村除了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当地特色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外,国家要大力培养产业技术人才,将更先进的技术、科研成果运用到乡村产业发展中去,攻克一系列病虫害难题;推动乡村建立生态养殖体系,推行养殖准入标准,在养殖厂必须设置净化设施,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站,时时监测水文,确保养殖不危害人们生产生活。此外,还应鼓励更多大学生带技术带知识到乡村一线发展,以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

网友“心无挂碍”则建议,要加大力度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这位网友写道,产业振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很多农村之所以发展滞后主要是缺乏产业带动,建议国家应加大力度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切实根据当地特点挖掘出适宜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从而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解决当地劳动力就近就业问题,使他们不用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留守儿童、乡村空心化等问题。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此次“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中,不少网民还围绕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等主题发表了他们的建议。

例如,网友“欢乐马”就在建言中写道,推进乡村振兴,新能源大有可为。

这位网友认为,当前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并已在农业种植、农民养殖、农村交通、农村家庭生活等多种场景中得到应用,新能源融入“三农经济”是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科技兴农的重要途经,希望进一步细化落实《“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提到的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政策,能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计划,积极研发相关产品,明确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农民等的利益分享政策。

而另一位网友则写道,建议通过“黑科技”推进高寒乡村厕所革命。高寒多年冻土,常年低温一直影响东北、西北地区偏远乡村“厕所革命”的难题,目前对低温排污净化技术科技创新不足,成果转化率较低,希望能加大对相关科研的支持和普及,有效提升低温寒冷地区乡村人居环境。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乡村振兴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