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新媒体艺术家林俊廷:用前沿艺术表达中华传统文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22-11-18 11:33:36

◎“我的作品会因为人数、肢体、天气、时间等元素的不同而进行各式各样的改变,这个作品可以一直随着不同的人去改变,可是这个改变其实还是讲了艺术家要讲的东西。”

◎“要先找回自己是谁,可以是世界主义的,也可以是国际视野的,可是你要告诉别人我是谁,越Local越国际化。”

每经记者 石普宁    每经编辑 唐元    

初见林俊廷,有着十足的精气神和潇洒气,我和他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举办的2022亚洲艺术品金融论坛(第七届)上。

作为论坛嘉宾,他做了题为“虚实相生——以新媒体艺术的‘实拟虚境’,构建‘虚拟实境’的未来元宇宙”的主旨演讲。在茶歇时,我们搭上了话。

2.6公里

当得知我是从成都来到上海参会,且第二日就要乘坐飞机回蓉时,林俊廷特意告诉我不要担心采访时间不够。不过,由于实在分身乏术,现场的采访只能在会议结束前后见缝插针般完成,期间还多次穿插着他与其他在场人士的交流。

转机出现在会议散场后,林俊廷主动提议与我一道乘车回酒店,并表示下车之后一同陪我去做核酸,过后再走回来,他自行打车归家。到酒店时,见我手机没电,他又从浅蓝色的手提袋里掏出充电宝借我使用,并打开了手机上的地图软件,找到了附近最近的24小时核酸检测点。

一去一回,只在一眨眼,在物理空间中留下2.6公里的轨迹后,我挥手目送他上车。从下午三点说上第一句话到晚上十一点珍重道别、从一无所知到仿若老相识,等到车辆开走以后,我才真切感受到了时间的相对性。

在现代的高架桥以及呼啸而过的车辆声旁,此中情境,恰如林俊廷以宋人范宽《溪山行旅图》为灵感创作的互动影像声音装置《响》中的意境——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响》 图片来源:青鸟BluePhoenix

邀请每个观者,对山呼唤,在自己与回声中构筑了一个空谷人语、光影返照的刹那与声景,徘徊于古今、近乎似远的心理体验,耐人寻味。

0分

念研究生时,林俊廷曾得过0分。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原先学电子的他先是转专业到设计,后来终于还是选择了艺术。在他看来,艺术学院的各种机械工具与计算机,都是可以拿来创作的工具。但在某些艺术传统的背景下,使用“工具”而不是手工的技术被视为异端,被某堂课的老师说“这不是艺术”,于是那门课他得了0分。

时过境迁,在言必称元宇宙的风口浪尖上,互动二字显得过于稀松平常,人们对它如此熟悉,以至于默认到了不会刻意提及的地步。艺术创作亦然。

除了“偶然”地在二十年多前便响应了元宇宙以外,林俊廷的作品往往还带有一份“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诙谐,那是一种面对无比困境时,能够一笑处之的释然。

他的作品《鹤采》曾亮相在《而立——中国当代艺术展》上,他特别提到,自己的名字在一众接近30位的艺术家名单上是“靠后的”,同样也是鲜有关注的。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的作品受到观众的“欢迎”——毕竟,这是一件需要拍手互动的装置,手要拍得越响,屏幕里的仙鹤才会舞动得愈加昂扬。

一个有趣的点是,《鹤采》英文翻译作"Cloud Dance",读者评价,“好神奇,欢乐才能迎来欢乐。”“鹤采,原来是喝彩。”

《鹤采》 图片来源:青鸟BluePhoenix

越Local越国际化

NBD:从中国台湾到美国诸多城市,你接触、学习的大多与“前沿艺术”相关,例如,你曾在纽约吸收了美国先锋艺术家马修·巴尼的团队工作方法。你是通过什么契机发现可以用新媒体艺术表达中华传统文化的呢?

林俊廷:去纽约是一个关键,当时我是拿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奖助计划去的,申请的方向是科技艺术。我那时候做了一个作品,自以为很西方,我跟他们碰面的时候,他们竟然跟我说,你的作品充满了东方哲学思想。

一开始我觉得(作品)这么前沿,怎么会有东方哲学思想。可是,那时候开始我才突然意识到,你是中国人,血液里面就是这个基因。之后再去跟西方人交流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们在看问题的层次上可能就没有我们那么多层。

《花灵-升化》 图片来源:青鸟BluePhoenix

立轴幅式的画面缓缓垂直向上飘移,偶有落叶。观者举目看着花茎升向云雾间并缓缓画出花开的花瓣,观者离开则瓣瓣徐徐落下,蝴蝶追逐着落下的花瓣、直至花瓣掉落虚空而发出清脆的水晶空灵声响。花开数量与举目观画的人数相同。

NBD:你的简介里提到,“其擅长透过物理三维空间和第四维‘时间’的交融呈现,让观者经由身体参与、经历心理知觉变化而完成一种‘幻境体验’”,这就是你刚才提到的层次吗?

林俊廷:新媒体艺术作品强调互动,但不是“动不动”的那种互动。我的作品会因为人数、肢体、天气、时间等元素的不同而进行各式各样的改变,这个作品可以一直随着不同的人去改变,可是这个改变其实还是讲了艺术家要讲的东西。

现在有很多的互动作品是不知所措的,有一堆看不懂的、艰深的文字在堆叠,为了互动而互动,艺术家到底在想什么自己都不知道。

NBD:那这种层次或者说互动,在表达中华传统文化上,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林俊廷:又要回到纽约来讲,第一次在国外展览,觉得大家都很厉害。我的作品会放在那里,但我感觉就是焦虑,然后还是焦虑——我就在想,怎么去做出一件作品,让西方和东方的人都感受到。

所以那时候我就做了一件作品叫《蝶域》,结果就是整个轰动,当天晚上就有一堆人要收藏。那个20年前的事了,从此就奠定了我的一种信心,就觉得中国的其实不会更差。就像我现在常讲,油画画得再好,画得过(别国艺术家)吗?你画不过的,你就做他做不过你的。

要先找回自己是谁,可以是世界主义的,也可以是国际视野的,可是你要告诉别人我是谁,越Local越国际化。

《蝶域》 图片来源:青鸟BluePhoenix

卖得出去叫NFT,卖不出去叫JPG

NBD:从艺术创作者的身份出发,你对元宇宙如何看待?

林俊廷:最原初的其实还是艺术本身,它(元宇宙)只是舞台不一样,技法不一样。做艺术创作,要先去熟悉技法,才有办法服务于你的想法,比如说擅长画水墨的,你要去画油画,你一定要先去了解油画的笔或是颜料,包括油画的浓稠、厚薄、肌理。

你要对技法有感情,你才有办法做出服务。你要说我技术(条件)没有你那么好,我说为什么要技术(条件)好?白南准(注:影像艺术家,早期作品可以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的作品,现在要把它改高清吗?

我举个例子,十多二十年前我们在做所谓的传感器,那时候的传感器,没有现在这么灵敏,电脑的运算也没有这么快,软件也没那么好用。

我有一件2006年被收藏的作品,去年要展出时发现电脑坏掉,他们就跟我联系说,林老师,你这个作品要不要顺便升级,比如那时候可能是Win95,现在可能要用Win10。我说干嘛升级?那时候开一朵花,根据当时CPU的运算,比如说要一分钟,现在可能是0.1秒钟,速度感是不一样的。

《芳华》 图片来源:青鸟BluePhoenix

NBD:你主题演讲的题目是“以新媒体艺术的‘实拟虚境’,构建‘虚拟实境’的未来元宇宙”,这个题目要如何理解?

林俊廷:虚拟就是虚拟现实,我们把现实梳理出来,然后去做一个连接。我本来在做的是“实拟虚境”,现在整个可以利用元宇宙来打通。

进入数字时代后,比如说我们很希望现在的年轻人,他不一定会跑去敦煌,但是他很有可能在玩某款游戏的时候,接触到了以敦煌文化为原型的角色,他就参与了这个作品的互动。做游戏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一种传播方式。

这不是现实的平行时空,是与现实世界并存的,“虚拟实境”怎么去用?不是只在一个元宇宙的世界里面漫游,而是怎么透过超距离的方式,去打开未来的临界。

NBD:从现在看来,元宇宙概念已经时兴了一阵,特别是数字藏品还经历了“降温”的过程。我也注意到你一直没有发布数字藏品,此中是有什么考虑吗?

林俊廷:因为我现在认为NFT在中国不是这样玩的,如果你去玩,只是在“割韭菜”。你买一个数字藏品干嘛?你要,我发给你就好了。我就常笑,卖得出去叫NFT,卖不出去叫JPG。

可是你觉得NFT是错的吗?我告诉你,这个是趋势,你要去想怎么去善用它。其实,我本来今年要发一个很好玩的NFT,而且这个玩法是所有人听到的就能玩的,不是炒作。

中国的NFT一定是建立在圈层上的,就像现在讲元宇宙,实际上就是有很多的小宇宙去组成一个大宇宙。很多人都在讲说(在元宇宙里)卖土地,卖土地不就是卖网域吗?网页里面的东西你要不要去建构?就像公司的网址,内容还是要自己去建构。只是说以前只能在网站里浏览,以后是可以交互的。这一个个小宇宙打通以后,我可以去你家玩,你可以来我家玩。

《鎏莹》林俊廷×成都Pagoda君亭设计酒店 图片来源:青鸟BluePhoenix

艺术家的底气

NBD:现在也已经有很多活跃的90后艺术家了,包括他们在内的艺术家群体,在元宇宙概念下能做些什么?

林俊廷:还是刚才讲的核心想法——那只是你的工具。我儿子出生的时候iPhone也刚好推出,之后过了一年我又买了一台iPad给我爸妈,我就跟他们说这是很好用的小电脑,照片可以用手划,然后我爸妈就说这个会坏掉,不敢用。我儿子那个时候一岁,看我们这样滑,他也这么滑。结果,有一天他就爬到电视机前面那么滑,他以为会发亮的东西都可以滑,这就是他的时代。

我觉得重点不是技术,你是属于这个时代,该学的基础还是要学,可是你对于这个时代的敏感度还是要有。年轻人比我们更接近未来,所以他比我们知道未来长什么样子。只是他可能感受不到,因为他被整个世界的讯息打乱了,他的感官能力降低了。

NBD:像艺术家行业的话,现在的市场竞争其实非常残酷,头部的艺术家可能就那么几位,这或许会给很多青年艺术家增添不少焦虑。

林俊廷:文化一定是厚积薄发,很多艺术家还没到那里就开始(张扬)了,所以他只好被人家指指点点,为什么?因为出钱的人是老大,对不对?当然你要给艺术家空间,但是艺术家也要有底气。

我的工作室有接近四十人,但是没有市场部,为什么不要?当我去拜访客户的时候,你只能服务客户,艺术家怎么可以服务客户呢?是设计师在服务客户,不是艺术家在服务客户。其实好的设计师就是艺术家,你会去找一个世界级别的大师来让他教给你怎么做吗?他应该不会理你。

各行各业都一样残酷,比如说你今天在卖衣服,有那么多人在卖衣服,真正卖得好的也就那几家。如果你决定把艺术家作为一种职业,并不是说一定要靠这个为生,更不是去卖脸,我从来不会在意让人家知道我长什么样子,我更在意人家知道我作品长什么样子。

《灵兮》林俊廷×豫园 图片来源:青鸟BluePhoenix

以豫园、城隍庙片区的祈福文化及亭台楼阁别具诗意的名字为灵感,透过艺术想象与虚实光影,连结天地的万千气象与人们的美好祈愿。

NBD:有趣的是,你在20多年前开始的创作就被视作“前沿”,但直到现在你创作的作品,依旧会得到类似的评价,你自认为缘由是什么?

林俊廷:你今天会发现我早就在做这件事,可是我不是为了出名去做这件事,而是我觉得为什么艺术不应该是最前沿的?现在我们依旧有绘画和雕塑,我的意思是为什么只能有绘画和雕塑?

我被老师打0分,他说这不是艺术,就是因为我超前20年了,因为他守着他原本的东西,这就是问题,所以我认为未来一定是年轻人的时代,可是年轻人怎么去找出属于他的时代?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是引导社会脉络的,是他引领在前面的,所以一定要超前,不是流行什么就跟风(什么)。

何为艺术家?有时候现在你被认可,不见得你以后被认可,你现在不被认可,以后也不见得不被认可。我的作品不是在做复制,复制的意义是什么?在做制造商吗?在做加工吗?如果这样叫艺术家,你去当就好,我不当,因为我想当的是创作者。

封面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新媒体艺术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