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范区 2022-10-12 18:36:15
节后A股开盘大跌,股民一片哀嚎,又开始打响3000点保卫战。各种段子层出不穷,还有老股民哀嚎:再也不炒股了!
消息面上也没什么特别,就是国际上俄乌战争似乎要失控,俄罗斯导弹袭击乌克兰包括基辅在内的多个城市,乌克兰也开始袭击俄罗斯的城市。俄乌战争已经进行多时,我大A股早就有了免疫能力,几个导弹怎么能打下来呢。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最大的负面消息还是在半导体层面。10月8日,美国又公布了一系列出口管制新措施,其中包括禁止向中国提供使用美国设备在世界各地生产的某些芯片等内容。
媒体评价这些政策是“拜登政府迄今为止最激进的措施”,“可能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出口技术政策的最大转变”等。
越来越严厉的管制措施自然引发中国科网股的恐慌。在10月10日的跌幅榜上,半导体等科技股是重灾区,其中,长川科技(300604.SZ)跌停20%,北方华创(002371.SZ)开盘直接跌停10%,中微公司(688012.SH)大跌19.4%,年度牛股拓荆科技-U(688072.SH)暴跌17.58%,智能加速概念股长光华芯(688048.SH)暴跌11.44%。至于人工职能龙头寒武纪、CPU龙头股海光信息等也跌得一塌糊涂。
10月11日上午,A股暂时止跌了,但是香港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扩大至3%,哔哩哔哩跌超10%,美团跌超6%,蔚来、百度、京东跌超4%。
当然,美股也好不到哪里去。最新禁令公布后,美国三大股指高开低走,芯片股率先开跌,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3%,刷新2020年11月份以来盘中最低位至2285点下方。芯片股中,拉姆研究跌超7%,纳微半导体和迈威尔科技至少跌6%,应用材料和科磊等跌超4%。
AMD股价跌超13.8%,市值蒸发151.8亿美元。英伟达跌8.03%,英特尔跌5.37%,苹果跌3.67%,市值蒸发858.19亿美元……
当然,影响最大的还是在中国的芯片公司。网上流传一张芯片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国籍信息,这些在国产芯片公司的创始人、法人代表清一色都是美国国籍,虽然都是华人!
比如,博通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就是由来自美国硅谷的技术团队创立的,聚焦智能交通和智能家居应用领域芯片设计的公司。作为我国最早在AIoT领域布局的芯片设计公司之一,博通集成已成为众多细分赛道的行业领导者,拥有国际领先的RF-CMOS集成电路设计能力,以及完整的无线通讯产品平台,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上百种低功耗、高性能的无线连接系统级芯片。
以前禁令管的是美国公司,现在“美国人”也被列入,也就是说这些获得了美国籍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创业的话就面临选哪边的问题。有律师在内部分享会中分析,半导体所有流程美国人都不可参与,包含14/16以下逻辑、128层以上NAND存储以及18nm DRAM;无论下游为消费、汽车、服务器,都不允许参与。是否可被应用于超算/军事需case by case审核。先进制程与军事在法律上挂钩,因此即使设计用于手机的芯片也可被认为可被军事使用。
英伟达是美国出口管制新规中所涉芯片的最大制造商 图源:nyt
显然,美国籍的创始人(董事长)、高管只能放弃国籍。如何认定高管/老板的国籍问题呢?该律师认为有以下几点:有罪推定,涉嫌刑事指控,因此可能需要放弃绿卡,或申请第三方国籍逃离指控。
美国专职律师哈里克拉克表示:“如果这些人实际上已经不再是美国公民,或者不再具有永久居民身份并且在美国境外行事,那么这些规则将不适用于他们,但任何特定的此类个人是否已获得这种身份(不是美国人)将取决于根据美国移民法进行的评估。”
律师分析,如果这些高管不停止在中国的活动,可能会被刑事指控。中国半导体的所有流程,美国人理论上都不能参与,即使是手机芯片的设计也可能被认为可被军事使用。
我们认为,从国内市场机会来看,相信有很多留学生会选择留下来,为了国内的芯片事业,与祖国共进退。
简单而言,美国新一轮出口管制有以下要点:
1、对于支持中国的先进数据中心、先进云计算、高端Al、量子应用、高性能计算的项目,美国人、美国企业都需要取得许可证。对于最终用途是上述项目的外国产品,修改外国直接产品规则。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公司自己设计的AI芯片、量子芯片等产品无法流片。
2、针对中国大陆工厂,用于开发、制造14nm及更先进工艺所需要物项,如果该工厂为中国实体,需要申请许可证;如果非中国工厂,许可证一事一议。
3、针对中国大陆工厂,用于开发、制造128层及更高层数NAND产品所需的物项,如果该工厂为中国实体,需要申请许可证;如果非中国工厂,许可证一事一议。
4、针对中国大陆工厂,用于开发、制造18nm DRAM产品所需的物项,如果该工厂为中国实体、需要申请许可证;如果非中国工厂,许可证一事一议。
5、UVL清单企业,如中国商务部不能配合美国对清单企业进行实地核查,UVL清单企业将为转入实体清单。
6、GPU出口管制的技术限制设定为A100的指标,超过标准需要申请许可证,但许可证一般不会批准。
7、前述提到的受管制项目中,美国人、美国企业都需要申请许可证才能提供支持。对高管为美国国籍、在美国有研发中心的企业造成严重打击。
看完美方最新禁令,半导体产业的分析人士不无忧虑,因为这些禁令从针对单一中国企业蔓延至中国半导体产业,从逻辑芯片扩展至存储芯片,从针对中国本土的半导体厂家扩大到外资在中国设立的芯片工,不但对中国半导体形成了锁喉之势,而且也捏住了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命门。
就最新禁令来说,受影响的不仅是半导体产业,下游相关的人工职能、无人驾驶也将面临发展的困境,因为没有高端芯片,这些领域的智能化研究无法展开。中国电动车领域有一些人则非常悲观,在一篇《团灭中国自动驾驶》的文章中认为,中国汽车的智能化会被无限期延迟。
从近来美国政府一系列政策来看,美国确定了未来十年三个至关重要的技术,包括计算相关技术(微电子、量子计算、Al);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新能源等。这几次的制裁措施都是很针对计算相关技术,下一步针对生物技术、新能源的手段也会随之而来。
不仅如此,美国还会协调盟国对华政策,以保证管制政策的效力。看来美国对中国高科技的打压正在升级。
由于10月13日,美方芯片法案开始生效,国内一些芯片公司的美籍高管开始撤离,其中包括长江存储、合肥长鑫DRAM厂等。
对此,中国对美国损人不利己的政策进行了严正的驳斥。10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答关于美国等西方国家鼓吹“脱钩断链”是否会对中国的科技发展造成阻碍的问题时表示,中国的科技发展成果有目共睹,为人类进步做出贡献。
如何规避管制风险,是在华科技企业需要从整个供应链来认真对待的问题。因为只要产业链上只要一个环节被卡住,那么都将对企业经营造成冲击。
说到供应链管理,苹果公司就在这方面提前做好应对。对于在中国有庞大代工业务的苹果公司来说,从芯片到传感器等部件,都要考虑政策影响,尽管苹果产品只是消费级。
为防范可能的供应链风险,苹果公司把一些配件生产逐步向印度、东南亚等地转移。近日,日经新闻与东京研究公司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合作,对苹果9月开卖的iPhone 14系列3款机型进行了拆解,发现iPhone 14系列中的旗舰机型零件(BOM)成本较去年开卖的机型上扬约两成,创下历史新高纪录,而就国家/区域别情况来看,美制零件所占比重大跃进,超越韩厂居冠,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所占比重萎缩。
就国家/区域别情况来看,受半导体价格上涨影响,在iPhone 14 Pro Max整体的零件成本中,苹果自有零部件所占份额不断增加,导致美系零件比例上升,占比高达32.4%、比去年的iPhone 13 Pro Max(22.6%)暴增近10个百分点,跃居首位;去年居于首位的韩国比重从30.4%萎缩至24.8%、日本从14.5%下滑至10.9%、台湾地区从8.4%萎缩至7.2%、中国大陆也从4.5%下滑至3.8%。
国内也在几年前加大力度扶持国产芯片,推进国产替代步伐。在芯片领域,中国目前国产CPU有6大公司,分别是华为海思鲲鹏、中科龙芯、上海兆芯、海光信息、天津飞腾、成都申威,分别从不同的技术线路来发展,如龙芯中科与成都申威,走的是自主指令集+自研的架构,天津飞腾和华为鲲鹏走的是基于ARM指令集授权的架构,海光信息与上海兆芯是基于x86架构的授权。
其中,海光信息是国产CPU龙头企业,主营业务为研发、设计和销售应用于服务器、工作站等CPU,公司第一大股东为中科院旗下的中科曙光。
当然,前两年由于半导体行业的投资过于疯狂,相关的股票估值过高,结果今年以来因为市场整体不景气,叠加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速出现担忧,PC、手机等消费需求和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投资需求下滑,导致半导体行情不断下行。经过几轮下跌后,又开始有资金悄然布局半导体赛道。
毕竟,半导体是现代社会的刚需。美国近期推出的芯片法案,势必将加速我国芯片产业的国产替代进程。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1374581230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